通过《长安三万里》,很多人知道《哥舒歌》,可诗中事件少有人知

执笔读春秋 2023-07-27 23:59:13

看暑期档电影大片《长安三万里》的时候,发现影片故事中的视点人物,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

据说高适是唐代诗人里面,官当得最大的一个。他在唐代宗广德二年,当上了刑部侍郎,兼散骑常侍,是一个“文能安邦定国,武可克敌制胜”的大能人。

高适少年时代酷爱读书,在诗歌创作上很有才华,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无人引荐,直到三十多岁时,才有机会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后来高适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是却和李白、杜甫等名人交上了朋友,和他们一同结伴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写下了很多动人的诗歌。

在这段时间里面,高适一直没有得到正经的工作。一直混到四十九岁的时候,他才在朋友的举荐下,当上了一个八品县尉。

天命之年的高适,并不甘心就这样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他辞官跑到河西去从了军,还随军参与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

高适的边塞诗之所以写得那么好,正是因为他曾经亲自上过战场,在军队里面当过几年“掌书记”。

“掌书记”这个官职,在唐朝是节度使的属官,主要负责人事与军情方面的管理工作。而高适所属军队的节度使,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将哥舒翰。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因为擅长打仗,他的名字时常出现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当中。

不仅如此,唐玄宗时期西部边塞的人民也曾经为哥舒翰作过诗,歌颂他的赫赫威名。提起这首诗,最近看过《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的人都不会陌生。

甚至有很多人,正是通过电影《长安三万里》才知道这首诗,它就是和南北朝《敕勒歌》齐名的“民歌”——《哥舒歌》。

一、《哥舒歌》赏析

《哥舒歌》——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白话翻译:

夜晚星空中高悬的“北斗星”,给人间带来了勇气与希望。猛将哥舒翰带着他的军队在边境上巡逻,一把把宝刀,正悬挂在战士们的腰上。

边境的敌人,至今在偷窥我们的牧场,可是他们畏惧哥舒将军的威名,不敢进犯临洮城,只能徘徊在城外观望。

这首诗其实应当是唐玄宗年间流传在河西一带的民歌,作者“西鄙人”可能是一个化名。诗的开头用了民歌常见的“起兴”手法,以“北斗七星”起兴,带出第二句中的歌舒翰。

中国古代视北极星为天帝的象征,而北斗星则是天帝出巡天下所驾的御辇。所以诗歌首句里的“北斗七星”并非实指天上的星辰,而是指由唐玄宗派驻河西的节度使哥舒翰和他的军队。

二、《哥舒歌》中描述的事件

唐朝天宝年间,吐蕃政权还比较强大,因此吐蕃人经常入侵唐朝甘肃的边境,劫掠当地的百姓,并抢走唐朝在临洮一带饲养的战马。

古代的马匹是非常重要的战争资源,因此之故,唐朝从贞观年间起,就一直在西北边境上养马,但是吐蕃人却经常跑过来抢劫。

最多的一次是发生在唐高宗时期,从公元679年至公元681年7月,吐蕃一共抢走了一十八万匹战马,还杀死了八百多个差役。

就是在这种不断被劫掠的情况之下,大概到了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派哥舒翰去和吐蕃打了一仗。哥舒翰率部大败吐蕃,并率军留在当地镇守。

因为有了哥舒翰和他的军队在,吐蕃人就不敢进犯大唐的边境,边境也就安全了,所以西鄙人才想写诗歌来称颂他的赫赫威名。

过去很多人不知道唐朝曾在临洮一带养战马,所以看到诗歌第三句中的“窥牧马”感觉无法理解,于是就把它解释成,入侵的敌人想要到临洮一带来“牧马”。

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这首诗歌背景中提到的“敌人”是吐蕃人。吐蕃人并不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并不会跑到临洮来“牧马”。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来抢唐朝在临洮一带放牧的战马。

这首《哥舒歌》看似简单,结构却非常巧妙。作者用简洁生动的比喻,很精准地描述了哥舒翰的军队在陇右一带立下的重要功绩,即替国家守住了唐朝的重要军事资源——“战马”。

如此看来,《哥舒歌》很有可能并不是一首由普通老百姓创作的诗歌,它更像是由高适这类文人,专门创作出来替哥舒翰向皇帝“邀功”的政治诗。

三、哥舒翰的悲惨结局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唐朝有不少人都曾经把哥舒翰写进诗里,这些诗人当中,其实很多人就是像李白、杜甫这类的高适的朋友。

杜甫就在他的诗中写道:“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这首诗中称赞的人,就是哥舒翰。

李白也在自己的诗中写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王维则干脆写了一篇《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的散文,来吹捧哥舒翰。

正是由于有这些唐朝文化名人的追捧,哥舒翰在当时的名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把他奉为一代神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哥舒翰后来会在“安史之乱”里栽一个大筋斗。因为他的失误,导致唐朝的都城长安失守,唐玄宗也扔下众多的王子、王孙们,仓皇西逃。

那个时候,杜甫刚好就在长安,他目睹了唐玄宗车驾离开都城时“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的惨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风诗歌《哀王孙》。

在这首长诗里面,杜甫描述自己遇到了唐玄宗的一位后代。在与之攀谈的过程中,他向对方汇报了昨晚见到的情况。

杜甫诗对这位王孙说:“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这里的“朔方健儿”,指的就是哥舒翰。

很显然,杜甫认为过去的哥舒翰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将军,但是他在镇守潼关这件事情上的表现,简直只能用“愚蠢”来形容。正是由于他的“愚蠢”,于是才导致了长安失陷的悲惨结局。

看到这里,有人就不禁会联想到,这个哥舒翰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为什么在和吐蕃打仗时他表现得这么厉害,到了和安禄山叛军作战的时候,他直接就投降了呢?

因为哥舒翰是西突厥突骑施人,而安禄山是粟特族人,在唐朝时期他们都属于蕃将,基于这层关系,所以还有人怀疑他可能是故意在关键时刻倒戈。

不过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安史之乱”发生之时,哥舒翰已经“身患中风”,导致智力下降,他是被唐玄宗的圣旨逼着上阵的。

临战之前,哥舒翰手下的一些人已经打算投降叛变了,所以他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识时务为俊杰”选择投降。这一点和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描述,几乎差不多。

有人说,在潼关失守这件事情上,哥舒翰应当负主要责任。而高适身为他身边主管军事情报的“掌书记”,也应该负有重大责任。

但是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高适不但没有受到朝廷处罚,反而还当了大官,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是因为唐玄宗的继任者,并不认为哥舒翰当为潼关失守负主要责任。

当时哥舒翰已经“中风”了,是被头脑发热的唐玄宗,用圣旨硬逼着去的。所以他走的时候还捶着胸口,嚎啕大哭了一场。

想想看,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中风”后遗症的老人,身体四肢都不协调,有些还眼歪嘴斜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你还要他去指挥打仗,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整件事都是因为唐玄宗自己糊涂,听信了杨国忠的话,非逼着人家去造成的。所以说“潼关之战”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哥舒翰“愚蠢”,而是因为他“中风”了。

本来哥舒翰这把年纪,又生了病,就该好好退养在家,结果唐玄宗赶鸭子上架,一道圣旨给他弄上去打仗,反倒害了这位名将的一世英名。

后来,哥舒翰被安禄山次子安庆绪杀害了,唐王朝原谅了哥舒翰的“过错”,并且还追赠他为太尉,还给了一个谥号为“武愍”。

愍这个汉字的意思是:痛心、忧伤。唐王朝用这个字当作哥舒翰的谥号,是在替这位一代名将“晚节不保”感到可惜。

结语

在中国古代当将军的人,不管前半辈子过得多么风光,到了晚年,往往都会遭遇不幸。比如秦将蒙恬,汉将韩信、李广这些人,最后的下场都很不好。

不过蒙恬、李广都是死于“自刎”,虽然想起来十分憋屈,但是却赢得了身后的好名。韩信是被吕后诛杀的,但是他自己也说不上无辜。

只有哥舒翰,他在晚年“中风”的情况下,被唐玄宗用圣旨硬逼着去前线,又被自己手下的人裹挟,被迫当了“降将”。

《哥舒歌》中书写的哥舒翰前半生的荣誉,由此一朝丧尽,最后还落得一个横死他乡的悲惨下场。一代名将晚节不保,怎能不让人感叹: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0 阅读:67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