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首五言送别诗,仅有前两句流传于世,十个字尽显豪放之气

执笔读春秋 2023-07-23 23:55:13

一九一九年的冬天,毛主席和他的好友一行人到天津市一个海港,送同乡赴法国留学。

同乡们在登船之前,大家冒着寒风在海滨“找了一处背风朝阳的地方围坐在一起,讨论祖国的未来,个人的理想”。这个时候有人提议以海为题,每人赋诗一首。

当时毛主席也写了一首诗,但是全篇没有流传下来。后来他生前的好友罗章龙回忆起了其中的二句,这就是《五言诗·大沽观海联句》。

一、《五言诗·大沽观海联句》赏析

《五言诗·大沽观海联句》

苍山辞祖国,弱水望邻封。

这两句诗平仄合律,对仗工整,尽显豪放之气。首句是一个动宾倒置句,意思是辞别了祖国的苍山。末句是说站在海岸线上,随着流动的海水,远眺邻国的疆域。

“弱水”是古代河流名称,因为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弱水位于神仙之地,“鸿毛不浮”,所以“弱水”也是在暗示海上的征途遥远,充满了不可预测的艰难险阻。“封”,就是疆界的意思。

毛主席的好友罗章龙,一九八〇年发表在《湘江文艺》上的一篇文章中提起了这两句诗。当时毛主席写的是一首完整的诗,这两句诗只是诗的首联。

罗龙章是毛主席在长沙时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征来的首批三位友人之一,他还有一个别名,就是“纵宇一郎”。

一九一五年,罗龙章在长沙读书的时候,看到了“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于是他找到了毛主席,两人通过深入地交谈,成为了知交好友。

毛主席当时对罗章龙说:“我们谈得很好,愿得管鲍之谊,以后要常见面。”接着,二人就结伴游历了长沙附近的名山胜水,去过楚原的故居,到过贾谊的旧宅,还去了王夫之的家乡。

毛主席那个时候已经很会写诗了,之后他单独外出游历,返回长沙时,总要把自己的见闻写成诗歌拿给罗章龙看。还曾经邀罗章龙和自己一道,步行去自己的老家韶山。

就这样,罗章龙和毛主席、蔡和森、萧子升等人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他们还组成了一个“新民学会”,在学习之余一起畅谈天下事。

一九一八年前后,蔡和森、萧子升二人决定去法国勤工俭学,罗章龙也准备到日本留学。因为这个原因,毛主席还专门给罗章龙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从这首七古和前文中提到的两句诗来看,毛主席本人是非常羡慕朋友能出国留学的,但是他自己最后却选择留在中国。

后来毛主席的同乡好友们,能出国留学的都留学去了,不能留学的,像罗章龙这样的也考进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而他却去北大当了图书管理员。

二、毛主席好友罗章龙

前面我们说过,罗章龙即纵宇一郎。他本来在一九一八年就打算去日本留学,但事实上最后未能成行。因为他刚要登船走的时候,就听到日本那边爆出军警殴打中国学生的事件。

罗章龙出于气愤,于是就放弃了这次留学的机会。后来,罗章龙考进了北大哲学系,不久之后转入了经济系学习。

由于罗章龙最早学习的是西方哲学,所以他的德语成绩是相当好的,读过很多德国哲学家的书,较早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一九二〇年,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成立的时候,罗章龙和李大钊等人同时成为了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一九二一年,中共一大召开时,罗章龙就成了最早的党员之一。

接着,罗章龙参与领导了陇海铁路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在内的多次罢工活动。由于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中的杰出表现,他很快就进入中共中央的领导层。

一九二三年,二十六岁的罗章龙在中共三大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当时毛主席担任中央局的秘书、陈独秀任委员长,罗章龙任会计。

一九二八年中共六大召开时,罗章龙走向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但很可惜的是,一九三一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时,他就因与共产国际“对抗”被扣上“分裂”的大帽子,开除了党籍。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于李立三等人机械照搬苏联的模式,想要通过“进攻中心城市”的方式革命,结果给党和红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中共中央内部关于革命路线的问题,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于是决定请共产国际的人来召开一个研讨会议。

不料共产国际派来的人,蛮横无理地干涉中共内部的政治,强行扶持没有任何经验的王明上台。最后罗章龙等人组成了一个五人小组,与王明一派对抗。

因为当时中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依仗共产国际的支持,所以最后整件事以罗章龙被“开除”收场。其实,罗章龙一生都没有背叛过共产主义革命理想。

离开党组织后,罗章龙去了多所大学教授经济学课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九七九年,罗章龙进入政协工作,撰写了许多关于我党早期历史的回忆录。

当毛主席还是“二十八画生”时,他比较亲近的几个同学大多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只有罗章龙和他一样留在了中国本土。

罗章龙最后走过的道路,以及他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虽然不能说给毛主席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但是也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示范。

事实证明,要想在中国干革命,去国外留学,固然可以学到一些思想与理念,但是留在国内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后,未必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追求理想是艰难的,干革命是艰难的,去海外求学也是艰难的。这种艰难在于对前途的未知。就像是毛主席在诗中写的那样——苍山辞祖国,弱水望邻封。

在山与海之间漫游,中间经过的水域是“鸿毛不浮”的一片死海。鸟毛都浮不起来,舟楫就更难渡过了,因此渡海的人很有可能会葬身鱼腹。

毛主席把这两句诗用在了赠友人诗篇的开头,是想劝退留学的乡友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么,他当初写的那首诗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虽然我们已经看不到这首诗的全部原文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毛主席在一九一八年送给刘章龙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找到答案。

在这首诗后的半部分毛主席写道: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意思就是大丈夫心胸要宽广,不要被一些琐事乱了心神。既然决定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要把宇宙看成小小的一粒米。

如此广阔无垠的宇宙,尚且可以看成是一粒米。那么“弱水三千,鸿毛不浮”,又有什么可惧的呢?

所以毛主席当初写这首诗,就是鼓励同乡们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去奋进。而他自己,则打算留守在中国本土,静待好友的归来。

0 阅读:125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