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死,焉知生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到尽头。然而你可曾想过,当生命走向终点时,你会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
是坦然接受还是懊悔遗憾,抑或是对死神充满恐惧?
前段时间追了一部剧《去有风的地方》,陈南星陪闺蜜许红豆去做胃镜,她自己也顺便做个检查,结果却查出胰腺癌晚期。
去云南旅行说了三年,因许红豆工作忙而一直被耽搁。在陈南星生命的最后,许红豆也是因职位晋升而疲于奔命。
陈南星带着莫大的遗憾离开了,大龄剩女,没有好好地谈场恋爱不说,就连想去的地方也没能去看看。
许红豆在对好友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中仍拼命工作,最终晕倒被送往医院。
病好后她终于想通,决定去实现闺蜜的宿愿,也是放松自己的心情,去曾经约定的云南放风。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当你觉得生活很难时,就去医院走走,去墓地转转。
其实这也是一种“以终为始”的理念,提醒着你生命最终将走向哪里,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一切都只是擦伤。
上个月回老家驻足于母亲的墓地,她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般闪现在我脑海之中。
她在弥留之际曾对我说:“我梦见两个黑衣人拿着铁链要带我走,你外婆在跟他们吵架……”
我知道母亲的话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她将不久于人世,然而我却以一句“莫瞎说”草草收场。
如果那时懂得对临终家属的关怀,我应该不会对“死亡”这个话题避之不及。
我会平和地跟她聊聊天,告诉她:这一生都勤劳善良,对亲戚朋友也都那么好,只会被人抬着大轿请走,怎么敢拿铁链呢?外婆大概也是想您了,您是不是也想见她一面?
我忽视了对母亲心理的宽慰,更害怕碰撞“死亡”这个词语,不是这个话题有多沉重,而是我们内心充满恐惧。
我记得儿子第一次说“死”这个字的时候,我告诉他:“这样说不好,我们换个词语,比如‘离开’……”
然而他还是童言无忌,“妈妈你是不是会死得比我早……” “奶奶如果睡着醒不来了,是不是就是死了?”
孩子的思想不受束缚,言语中没有丝毫的不安和恐惧,他只是感到好奇而已。那些不安和恐惧笼罩在我们心头,责骂孩子说话不吉利。
无论是因为生活或工作让我们变得麻木,还是因为心中的恐惧让我们自我麻痹,我们就是不肯去讨论“死是什么”!
《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作者,一个见证过无数生死的医生,乔丹·格鲁梅特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更好地死去,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活着。
如果我们想学习如何活得更好,我们必须知道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知道如何定义“财富自由”这类话题。
2
有目标,有对标
你是否想要过一种“财务自由,提早退休”的生活?如果赚了足够多的钱,你会做什么呢?
等我赚了足够多的钱,我就可以带着家人游遍大江南北,踏遍海外异域。
等我赚了足够多的钱,我就可以清空所有的购物车,实现报复性消费。
等我赚了足够多的钱,我就可以衣锦还乡,羡煞邻里。
等我赚了足够多的钱……
然而,这是你对生活最大的误解!
生活是一天又一天的现场直播,不是过去到未来的过渡,你不能等到“赚了足够多的钱”时才快乐。
当“赚钱”成为你生活的目标时,你便不会去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和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你习惯了在路上拼命奔跑,却永远也无法赚到足够多的钱。
你甚至不知道“足够多的钱”到底是多少。
你的欲望从不满足,与此同时,你也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如果你足够幸运,且愿意与人为师,学会对你的人生进行复盘,你也许能尽早过上快乐无憾的生活。
乔丹·格鲁梅特的《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讲了他挣脱主流“谋生”思维,选择成为临终关怀医生,在感悟生死的同时,给了年轻人关于金钱、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建议。
书中关于“胖财务自由,提早退休”、“瘦财务自由,提早退休”、“副业式财务自由,提早退休”和“平稳滑行财务自由,提早退休”的定义,会颠覆你对以往生活的传统认知。
乔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对工作进行筛选后,人生目标也唾手可得。
你也只有在澄清对金钱、工作与财务自由的误解后,才能看到内心所需,进而有真正的人生目标。
在有目标和实现目标之间,你还需要至少一个对标,让你知道如何行动。
就拿作者乔丹为对标对象来说,他每天早上4点45分起床,雷打不动。
他会起床锻炼、阅读、处理一些工作,直到早上7点, 完成了一天中大部分最重要的事情,此时距晚上睡觉还有15个小时。
早起让人感知富足。
想要时间富足还要求你会做减法。
工作任务接连不断,消耗我们的事情永远都存在。
想要成事,你就要学会集中精力做最有价值的事情,不断精简优化生活的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发挥更大的能量。
看到了对标人物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你是不是也该知道如何去做了吧!
[美] 乔丹·格鲁梅特 著 万灵芝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3
实现财务自由你需要多少钱?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写了富有的3个条件:出身、运气和努力。你能自主决定的也只有“努力”。
如果这3个条件你觉得太矫情,也有一个更具体一点的衡量标准:在一线城市有一套以上的房产;年入百万;月入1.5万以上。这3个条件满足1个就够了。
这是从收入的角度,给大多数普通人一个泛化的标准。
如果从支出的角度,量入为出的衡量标准,也许更适合普罗大众。
很多人对于收入的期待是“越多越好”,而实际的支出通过记账很容易观察。
你观察自己最近一年或半年的每月支出情况,就可以算出你每月的平均支出。
你需要储蓄每年支出额25倍的金额。
在退休后每年从你的投资组合里提取4%,便能获得舒适的生活。
没做过国民人均消费水平的调查,就以我为例吧。
假如我家的平均每月支出为7000元(实际不止),那么在当前消费水平下要实现财务自由需要的钱就是7000×12×25= 210万元。
我退休后每年可以安全地提取多少钱呢?210×0.04=8.4万元。
这个公式很简单,数据看起来似乎不太对。我如果提早退休呢?可能需要存续30年以上更加大额的钱。
但我现在的消费支出里包含房贷和子女上学的费用,而这两项在退休后的一段时间或许不存在,那么相应所需要提取的钱就会变少。
这是在不考虑人民币贬值和赚钱能力增长以及有养老金的情况下,做的一个估算。
你也可以根据你的支出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前提是你要通过记账去了解你每月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多少。
当然,你知道了实现财务自由要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财务自由之路。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真心建议你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来源:爱芬学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