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派建筑美学鉴赏--水墨诗画之“马头墙”

行走的五花石 2023-12-27 09:22:02

从泰和县城沿赣江顺流而下,过印霞江和石虎塘水利枢纽,来到滨江千年古村--江畔村。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山水村庄,连片赣派风格水墨画式的古老民居,铺展在眼前。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马头墙,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既古朴又清远......

这些民居,有的坐落在河岸边,触目皆是,鲜明又清朗。有的建在山脚下,隐藏于葱郁的林木之中,若隐若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但,最瞩目的和最令人振奋的,还不是青墙灰瓦。

而是,那高高耸立的,错落排列的马头墙!

它,扑面而来,翘起的尖角刺破天空!

你会惊叹于这种艺术创造和它所带来的张力!

江畔村是典型的赣商文化古村。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传统建筑的重要特色。

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古时候,江畔村人数众多,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马头墙不仅仅是一种防火功能,它还是一种审美学,一种文化的象征。

畔村的古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使得宅院整体,方正严谨,不怒自威。

因为有了马头墙,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同时,又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古时,江畔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外出闯世界,马头墙也成为了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

马头墙更是江畔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江畔人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

江畔村的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或六叠式,其中五叠式俗称“五岳朝天”。

江畔马头墙的“马头”,有“金印式”,或“朝笏式”,也显示出古时江畔人对“读书出仕”这一理想的追求。

从正面看,江畔的马头墙,一排排威武雄壮,象一匹匹急待出征的战马,昂首挺胸,脱僵欲出,隐喻着一代代江畔人,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从侧面看,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昭示着旧时整个村庄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景象。

今时今日,每每走过一栋栋古老的房宇,我仿佛仍能听见千马嘶鸣,感受到万马奔腾,眼前呈现出一幅扬鞭呐喊、群英逐鹿的雄壮场景。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