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1997年2月19日晚21时08分,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当晚,新华社夜班值班室收到了早已准备好的讣告,得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立即中断了正常的新闻播出,发出了讣告。
次日凌晨,播音员用沉重的声音播发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全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邓小平离世令全世界为之动容。全球所有的主流媒体连夜撤换报纸的头版,全世界的新闻关键词只有一个,即“邓小平”。
邓小平的逝世令许多国人深受触动,其中也包括淡出政坛的华国锋。
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里,大家都觉得邓小平和华国锋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两人之间感情并不深厚。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在国家大事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在思想理论方面存在分歧而已。除去这些,他们私下的关系还是很和谐融洽的。
邓小平去世后,华国锋决定将自己推拖了十年的事情重新做起来,因为他意识到,如果再不去做,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华国锋计划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这件事又跟邓小平有什么关系呢?
早期,华国锋在地方任职期间,邓小平已经被调往中央工作,可以说,两人几乎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国锋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受到冲击,但在毛主席的信任和欣赏下,华国锋得以重新恢复工作。
1971年初,华国锋调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此后,华国锋作为后起之秀,正式进入中央,并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
1976年4月,华国锋同志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与此同时,邓小平被撤销一切职务,仅“保留党籍”。
毛主席逝世后,国内政治局面十分严峻,在这一背景下,华国锋团结党内老帅、老一辈革命家,在他们的支持下,一举解决了困扰中国多年的问题,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10月7日,在玉泉山9号楼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正式当选为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加之他当时本身就是国务院总理。因此,这时的华国锋是真正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为了尽快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回到正轨,一大批老干部重新复出并得到重用,这时,便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中央领导的面前,即邓小平的复出问题。
有一个至今都很盛行的说法是华国锋坚持阻挠和拖延邓小平复出。但从近些年来披露的一些资料中看,事实却并非如此。
1976年10月,邓小平的待遇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叶剑英曾交代其办公室主任王守江说:“根据中央的指示,为了邓小平今后工作的方便,由你负责给邓小平传阅中央文件。”
此外,在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回忆录里,也提到了邓小平看文件是“中央的指示”。
这就说明,“中央”的意思自然就是华国锋的意思。
除了恢复阅读文件的权力外,叶剑英、李先念、陈锡联、吴德等还亲自去找邓小平介绍了当前的政治情况,这样高规格的面晤,对邓小平来说,不仅是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更是政治方面的松动。可以推断出,华国锋和高层很有可能已经知会邓小平让他重新出来工作了。
邓小平在闲居西山时,多名政治局成员先后前往探望,还明确向他表达了中央请他出来的愿望。
苏振华和倪志福在探望邓小平时,曾直接说道:“现在的形势很好,你出来工作的条件也成熟了,请你尽快出来领导我们工作吧。”
“我也老了,前台工作还是由华国锋同志和叶帅他们做吧,我可以给你们当个顾问。”邓小平推托道。
“你如果出来肯定不能当顾问,你水平高,经验丰富,毛主席也早有评价,我们都拥护你。”苏正华和倪志福急忙说道。
政治局成员去西山看望邓小平,一定是在中央高层决定恢复邓小平工作的背景下采取的行动,否则,他们断然不会有这样直白地表示的。
不过,尽管中央已经有了让邓小平复出的打算,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要暂缓一段时间,这并非阻挠,而是策略考量。
当时,由于中国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动,海外不断有中国在搞“非毛化”、“政变”这样类似的舆论,高层不得不考虑推迟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否则极有可能被人抓住把柄,坐实了这些荒谬的言论和说法。从而引起外界关于华国锋和中央高层背离毛主席遗志的更多非议,对新的权力核心的巩固和国内政局的稳定构成威胁。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提到解决邓小平的问题时,才有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说法。一直极力主张邓小平复出工作的叶剑英也表示:“现在一下子马上出来也不行,得有一个过程。”
可见,“拖延”邓小平的复出并不是华国锋一个人的意思,而是高层在一点上达成的共识。
邓小平和华国锋在这一时期的交集是比较频繁的。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恢复了原来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不久后,华国锋和邓小平在政治思想方面展开了争论,一直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应激烈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后,华国锋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于是,他开始渐渐淡出中国的政治舞台。当时,华国锋还很年轻,一些人对他退出政坛的选择不解,并询问他“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华国锋却看得十分淡然,他表示:
“党内再斗争,老百姓遭殃。我坚决辞掉一切职务,事先就跟叶帅沟通过。有的说我糊涂,有的说我老实。我没有后悔!”
正因为有了华国锋这样的高风亮节,中国才能够在历史转折期得以平稳度过。
华国锋在退下来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不少人都曾鼓动他撰写回忆录,或是留下一些相关的材料。
对此,华国锋一概婉拒,从不提起往事,更不会谈论国家政治和中央高层领导。
1997年,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华国锋突然意识到,当年亲历那段特殊历史的老革命家们年纪大了,一个接一个地逝去。自己作为亲历者,要是不把那段历史说清楚,是对后人和历史的不负责,甚至还会让后世误会当年的事情。
想到这里,华国锋当即下定决心要完成自己拒绝了多年的事情。
此后,但凡文史相关部门的人上门采访,华国锋总是有问必答,实事求是。如果收到相关书籍,他也会认真阅读并提出意见。
交城县志研究会会长田瑞曾先后拜访过他近20次,每次谈话时间长短不一,长则半天,短则一两个小时。
根据对华国锋的采访和翻阅资料,田瑞先后编写了《华国锋在湖南》《华国锋在北京》等诸多书籍。
这些书籍都经过了华国锋亲自翻阅和修改,每次修改时,他总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写出集体领导,少突出个人。”
在华国锋眼里,他把这些当做了党史,而并非自己的回忆录。
书籍出版前都会经过组织审查,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请求的华国锋,竟然破例向中央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将自己亲历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
很快,中央下达指示,要求有关方面积极配合,整理资料,在中央的支持下,与华国锋有关的资料整理进度明显加快。
中央的支持让华国锋深受感动,他再次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表达感谢:
“我给中央写的信,希望整理工作资料,特别是在中央工作这段时间。毛主席那段历史已写了,现在这段历史还在发展。不少人劝我写作。我想找熟悉的同志,把这段历史搞好。这段历史也是党史很重要的一段。中央重视这件事,我很感谢。”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在退出中国政治舞台后,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以大局为重,他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令人敬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