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国产
一直以来,芯片制造都是工业制造领域的“皇冠”。谁掌握了芯片制造技术,谁就相当于坐上了高端制造业的霸主位置。但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越是高端的、精密的、复杂的技术,分工越细致。于是,就越需要全球各个地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比如苹果手机,拆开之后,每个零件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只有把每个地区最优势的产业联合起来,才能生产出优秀的高端产品。即使是技术领先的美国,也不能独占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只是在某些环节实现“自主”。
任何事情背后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利益。比如我们当前遇到的一些高端技术,经常被“卡脖子”。看起来是价值观念的原因,实际上还是利益在主导。目前大部分电子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整个产业链中大部分利润都被芯片等高端零部件占据。欧美等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芯片等高端技术进行限制。说到底,跟安全关系不大,他们在意的还是芯片制造这块肥肉,不能让他人给抢跑了。“安全”只是一个借口,他们连自己的总统被刺杀都不关心,更不用说跟居民八竿子打不着的“供应链安全”了。
所以,当前技术限制之所以起作用,根本还在于之前欧美等企业盈利水平还比较好,产品不愁卖。但随着经济衰退的到来,企业盈利下滑,再捂着东西不卖,最后只能被市场淘汰。比如荷兰阿麦斯,因为经营压力,开始绕过各种管制向国内出售光刻机。
因此,我不认为所谓的“卡脖子”真正会成为一个问题。反而是有不少企业,利用这些东西,加上一些情绪渲染,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谋利。企业这样宣传,也无可厚非,只是消费者狂热地为此买单,有些得不偿失。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供给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绝大多数都来自于需求。
供给和需求
中芯国际的需求来自于哪里?我们可以从它的年报中寻找答案。
如下图所示,2023年年报,中芯国际制造的芯片主要用于以下六个方面:智能手机、电脑和平板、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以及工业与汽车。同时,中芯国际中国区的收入占比为80%。所以,中芯国际的芯片主要用于国内的电子产品。
那么,国内电子产品的需求未来会如何呢?如下图所示,过去五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是不断提升的。但我们也能明显看到,提升的速度在不断下降。
如果单看手机的出货量会更明显,不但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趋势下降,全球出货量趋势也在下滑。
为什么电子产品的需求会产生下滑呢?
首先,渗透率太高,增量市场几乎没有空间。以国内为例,目前几乎没有人没有手机,即使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是人手一部手机。不少人拥有不只一部手机,两部手机成为常态。但实际上,两部手机除了绕过一些限制,或者做一些不透明的事情,并没有增加太多的用处。任何市场,从无到有是增长最快的,让没有手机的人买手机很容易。一旦从增量市场转换成存量市场,增长就乏力了,让有手机的人换手机比较困难。目前的电子消费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变成存量市场,增长率下滑在所难免。
其次,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还是收入。现在需求萎靡,归根结底还是收入预期下滑。电子需求本身并不是必要需求,与人们的生存关系紧密度不如衣食住行。现代人之所以觉得离不开手机,还是因为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已得到满足。如果让一个人饿三天,他肯定会把手机卖了换食物。如果以后收入只够温饱,除了房租、买菜、穿衣和出行外,剩不下几个钱,人们还会整天想着买电子产品吗?
收入未来会怎么样呢?从我自己个人的体验来说,收入下滑得很厉害。炒股和房产就不说了,都是50%的降幅。工资奖金也快接近打五折,金融行业主要薪资来自于奖金,这块在地产崩盘和金融整顿的双重打击,几乎归零。但是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平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持续增长。如下图所示,人均收入还是不断增长,虽然增长率不断下滑,但而且从来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抛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既然总的收入是增长的,我的收入下滑,必然有人的收入上升了,而且上升的幅度还必须大于下滑的幅度。
另外,从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数量增加的现象来看,低收入群体呈现扩大之势,经常能搜到失业者加入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大军的消息。那么,平均数的抬升,意味着,少部分高收入的人群的收入比之前更高了,而且上涨幅度远大于低收入群体的下降程度。由此,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很可能更大了。
之前有一个指标叫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每个人的收入有多有少,差距大时,基尼系数就高;差距小时,基尼系数就低。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 0.2 时,显示居民收入分配过于平均,0.2—0.3 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 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 时差距过大,大于 0.5 时差距悬殊。差距悬殊就意味着社会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如下图所示,是统计局官网上公布的数据,虽然高于0.4的预警线,但还是低于0.5的红线。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增加消费,似乎比较困难。近期,社会公布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但问题是一个人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消费呢?另外,即使这个人可以贷款消费,那也得需要他预期自己未来收入会提升,否则他不就成了老赖了吗?
所以,我不认为中芯国际未来的需求有明显的增量空间。在没有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国产替代只是一个伪概念。大家连手机都不换了,国产替代去替代谁呢?当我们问问自己今年或者明显会买新手机吗,就知道中芯国际的未来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