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疯文学”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成为人们表达情绪和态度的一种独特方式。这种夸张且自嘲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人们在压力和矛盾下寻求自我释放的一种方式。
到了2024年,这种“发疯”趋势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盛行。品牌们纷纷采用这种营销策略,因为它能够打破传统内容营销的限制,以更贴近消费者、更人性化的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系。
在这个快速变化和充满挑战的时代,“发疯”不仅是一种营销策略,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它既反映了现代人对生活压力的自我调侃,也是品牌与消费者寻求共鸣的一种方式。
“发疯文学”在互联网上的兴起,体现了年轻人对个人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追求。他们通过这种反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给品牌营销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了解年轻人的喜好是品牌营销的基础。当“发疯文学”成为与年轻人沟通的一种方式时,品牌应当结合这一趋势进行营销。虽然“发疯式”营销是一种打破常规、制造反差的手法,但要真正做好并不简单。稍有不慎,就可能从“假疯”变成“真疯“。
以下是恪尔为大家提供的一些”发疯“建议:
1.建立平等、真实的沟通桥梁
“发疯文学”展现的是一种真实自我的表达,品牌在运用这种营销方式时,应去掉过度包装,展现真实的品牌形象。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更倾向于与亲近、接地气的品牌互动。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高冷形象并不适合这种营销方式。
2.选择合适的时机
“发疯文学”是用户的一种短暂宣泄,而非常态。品牌在进行“发疯式”营销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花西子在79眉笔的危机时期选择了“发疯”这一营销方式并不明智,因为此时消费者更期望品牌能迅速解决问题,而非通过高调的营销吸引更多关注。最后只会加剧危机,引发消费者的反感。
3.结合产品创新玩梗
在产品快速迭代的环境中,品牌可根据流行文化迅速推出新品。瑞幸咖啡就是一个例子,它根据当前的热门IP或文化推出相应产品。乐乐茶则根据“发疯文学”趋势,推出了“一拳打爆”系列新品,与热门梗相呼应。这种结合产品创新的“发疯”策略非常适合快消品,但需要品牌有开放态度并能快速决策。
4.适时展现脆弱面
品牌展现脆弱的一面,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脆弱,能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例如,白象、鸿星尔克和蜂花在网络上的舆论走向,并未展示强大的一面,而是以弱者姿态出现。鸿星尔克年亏损超2亿,却捐出5000万;白象1/3员工是残疾人;蜂花则因价格低被传将倒闭而引发网友同情。示弱营销给人的印象是“我非常努力,只不过运气不好而已”,这与很多人的经历相似能够引起共鸣。品牌说自己“廉价”,对于市场营销的普遍原则来讲,绝对是一种发疯,但蜂花正是这么做的。
蜂花在2021年面临倒闭传闻时,他们推出了洗发水和护发素新品,但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包装和营销。在蜂花官方抖音账号上,有网友评论表示产品的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包装盒都是别人的”、“看起来好简陋”。蜂花则以幽默的方式回复称“要花钱吧”、“我们本来就很廉价”,让人觉得既逗趣又心酸。
5.与粉丝共创
“发疯文学”起源于社交网络中的普通用户,这表明普通用户可以创造趋势。品牌可以放下身段,与用户一起玩梗和共创内容。例如,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活动鼓励消费者创造内容,许多创意和幽默的段子在全网流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星期四v我50请你吃KFC的梗。这种与粉丝共创的方式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让营销活动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从文学到社交媒体,“发疯文学”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心理状态,它证明了真实、幽默和共鸣是沟通的核心要素。品牌营销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需要把握这些要素,以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通过展现品牌的真实一面、适时地运用幽默和共鸣,以及与粉丝共创内容,品牌不仅能够吸引市场的关注,还能深入消费者的内心。这是一个全新的营销时代,品牌不再仅仅是销售的工具,而应该成为消费者情感世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