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雪貂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5-07 20:51:17

一八五八年(清咸丰八年)秋天。祖国江南正是一片碧绿,而乌苏里江却是千里冰封。两岸的汉族居民已经猫冬,居住在这里的赫哲、鄂伦春人利用这大好时光出猎,各显身手。

以剽悍、勇敢著称的赫哲族青年猎手德克秀,因为母亲病了没有和别人结伙出猎。现在,他要一个人出去.和他同行的是猎狗克沙、伊沙兄弟和三个拉爬犁的伙伴。

母亲把儿子路上用的一切东西都装在鹿皮行囊里,深情地看了看披褂停当、英俊威武的儿子,默默地点着了“僧其勒”香草,虔诚地为儿子祈祷。

赫哲人并不怕豺狼虎豹,母亲让神灵保佑自己的儿子千万别碰上红头发、蓝眼睛的吃人“罗刹”。因为她听说“罗刹”最近又出现在江东了。

辽阔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岸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就和中原地区在政治和经济上发生了密切关系。公元七世纪,唐王朝就在这些地方行使着有效的行政管辖权。

到了十七世纪,俄国人才发现了这富饶而又美丽的地方。于是,沙皇派来一批批“考察团”,开始了疯狂掠夺和霸占。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前赴后继,但终因封建政府的腐败而屡屡失败。

一八五八年,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秉承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旨意,强兵压境,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擅自签订了所谓《爱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给沙俄。

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中俄共管。他们单方实施尚未生效的条约,在“共管区”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激起了边疆各族人民的义愤。

德克秀手握一支锋利的“激达”(扎枪),看着孤霜的老母亲,含泪的双眼喷着怒火。他安慰母亲说:“老毛子来了就和他干!没什么可怕的,祖辈们早就领教过了。”

母亲郑重地把一支很笨重的俄国造火药枪递给德克秀,并告诉儿子,这一带又来了“罗刹”,她嘱咐儿子不要忘记这枪是怎么来的。母子俩的眼前又浮现出一幕幕过去的情景:

二三百年前,他们的祖辈还居住在牛满河边上,打貂捕鱼,和平生活,每年向博格达汗(赫哲族对皇帝的称呼)进贡貂皮、鹿茸,博格达汗每年也给进贡的部族一些赏赐。

康熙皇帝时,沙俄侵略军到牛满河地区劫掠,鄂伦春、赫哲等部族协助官军惩罚强盗,杀死了几十个“罗刹”,并缴获了敌人的鸟枪。以后,祖辈们不但用鸟枪打猎,也用它打强盗。

一八五O年,也就是咸丰皇帝登基那一年,德克秀才十三岁,他和父亲到德楞行署和庙街去缴纳年税、交换货物,正赶上俄国人攻占了庙街,在一场混战中父亲死于侵略者老毛子的枪下。

德克秀知道母亲心里的仇恨和痛苦,记着母亲的嘱咐,离开了低矮的赫哲式土房。一位很漂亮的德斗(姑娘或小姐的称呼)痴痴地望着他,他只是招呼了一下,奔正东而去。

进山,这是猎人的乐趣和希望啊,何况这银白色的世界像传说中的仙境一般,德克秀的心情开朗起来。聪明的克沙兄弟好像懂得主人的心情,撒着欢儿,颠颠地跑前跑后。

登上一座山岗,眼前的乌苏里江像一条银带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一群梅花鹿跑来,因为不是采茸季节,德克秀亲昵地呼啸一声,没有打它们。

来到江面,德克秀凭着猎人锐利的眼睛,远远地发现在白茫茫的雪面上有一丝奇异的、比雪还白的东西在闪闪发亮,克沙兄弟很明白主人的意思,叫着奔了过去。

眨眼间把他载到近前,原来是两根很细的白色绒毛。德克秀惊喜了:这里出现了罕见的雪貂。如果能猎到一对雪貂,那、可真是百年不遇的奇迹呀。

寻迹追踪,他跑了很远很远。夜里就在岸边找个背风的地方,铺上野猪皮褥子,钻进狍皮被窝,克沙和伊沙轮换着守夜。天一亮,嚼几口大马哈鱼干和鹿肉干就匆匆上路。

从月亏跑到月圆,德克秀来到一个地方,但见一座一人多高的土黄色石碑,碑上刻着文字,德克秀虽然不识字,但从老辈人的口中知道这是好儿百年前大明帝国永乐年间内官亦失哈所树

机警的克沙首先追上了雪貂,它一边缠住雪貂不放,一边向主人发出出击的信号,当它看到主人拉满了布勒肯(水曲柳)强弓,搭上了黑熊小腿骨磨利的箭头时,轻捷地撤出了战场。

嗖嗖连发两箭,正中两只雪貂,而且不伤一根毫毛。德克秀用牛耳一样的划鱼小刀把貂皮剥下,刚要装进行囊,突然听到由远及近的人喊马嘶声。

他循声找去,只见四五个穿着破旧制服,大鼻子蓝眼睛的俄国军士正绑架一个汉族姑娘。姑娘看见有人跑来,大声地呼喊救命。

德克秀手持激达冲了过去。俄国军士吓了一跳,慌忙撒手,倒退几步。当他们看准了只有一个猎人,又背着珍奇的雪貂,才呲牙咧嘴地围了上来,嗷嗷乱叫着。

德克秀正义懔然,厉声斥问这伙强盗。一个军士说他们是俄罗斯帝国沙皇派来的考察团,又一个军士说他们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卫队,还声称这个女人违犯了俄罗斯帝国的法律。

德克秀义正词严地说:“我们祖祖辈辈是中国百姓违犯 了俄国的什么法律?”俄国军士伊凡诺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叫骂着:“根据清俄爱珲条约,这个地方现在是清俄共管!

德克秀说:“我们只知道大清皇帝,我们归黑龙江将军和乌苏里乌拉管辖,从来没听说有什么爱珲条约!”俄国士兵气急败坏地要动武,两个人上前来抢少女

另外两个匪徒和伊凡诺夫扑向德克秀来抢貂皮,德克秀只顾救护姑娘,雪貂被敌人抢去。

德克秀火了,手舞激达,一枪刺伤了一个下士,回手又打倒了一个小兵,姑娘挣开敌人也上来助战,猎狗克沙像见到野狼一样猛扑狠咬。

四个俄国兵被打翻在地,哭爹喊娘。剩余的一个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连祷告上帝也都忘了。德克秀缴了他们的枪弹,夺回了雪貂顺手掖在腰带上,正告他们赶快回到老家去。

他把大衣送给姑娘披上,让姑娘坐上狗爬犁,离开了俄国士兵。经询问才知道姑娘叫雪莲,住在离此地很远的金示河边董家沟。德克秀决定送她回家。

路上,雪莲告诉德克秀:在金子河畔生息了好几百年的董家沟屯百姓,被突然闯来的一批大鼻子闹得鸡犬不宁,大鼻子还硬让百姓们向什么沙皇缴纳赋税。

乡亲们非常气愤,纷纷表示说他们祖祖辈辈向黑水都督府和勃利州刺史缴纳赋税已经一千多年了,不能拿双份,也没听说过沙皇是什么东西。

俄国中尉雅可夫像疯子一样命令士兵强抢,和屯民们发生冲突。他们抢了几个女人和一些财物便逃走了。雪莲自己就是被这几个强盗拖着与其他小股跑散了。

雪莲说多亏遇上了好人才得了救,可是却不知父亲现在怎样了,因为她被掠走的时候,父亲还在顽强地和吃人的“罗刹”战斗。

德克秀理解雪莲的焦急心情,急于赶到金子河看个究竟,于是日夜兼程,不几日,来到董家沟。老远看见屯子里断壁残垣以及好几座新坟,雪莲早已眼泪横流。

这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屯子死一般的沉寂。雪莲回到自己家里,父亲奄奄一息,几个达呼尔和满族乡亲看着被洋枪打伤了的老人无计可施。

父亲得知女儿得救;非常感激德克秀,老人咬着牙述说俄国人的暴行。为了给老人治病,德克秀慷慨地要把珍贵的雪貂送给他们父女和乡亲。

老人手捧着珍贵的雪貂,颤声地说:“好心的猎手,这可是世上少有的珍奇啊,乾隆皇帝的时候,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寻遍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岸,才得到两只这样的雪貂啊。

老人陷入了深沉的回忆:我记得小时候和大人一起去三姓,因为那里正是向将军缴纳赋税和向皇帝献贡物的季节,可真是热闹极了。

老人继续回忆着说,当赫哲部落首领献上了珍奇的雪貂时,不少人亲眼看见那个朝廷来的大官,高兴得手捧雪白的貂皮,面南三跪九叩首,又三呼万岁。

他说后来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向乾隆皇帝各献了一只雪貂,皇上竟然晓谕进贡地区的臣民免缴一年的钱粮。

对这样贵重的礼物,老人说什么也不敢接受,但德克秀执意非送不可,老人只好说暂时收下。

因为老人的病情很严重,德克秀要去三姓或伯力为老人请医买药。老人和乡亲们都说伯力在东北,三姓在西南,遥遥千里,实在太不易,况且又有老毛子出没,劝他不要去了。

德克秀握着手中的激达,向乡亲们表示打猎人连老虎都不怕,更不怕老毛子。他告别了董家沟的乡亲。

俄国鬼子伊凡诺夫等人被德克秀和雪莲打得缺胳膊断腿,互相埋怨,有的哭天喊地,有的喊爹叫娘,为了活命,又不得不寻找出路。

上等兵约克洛腿摔断了,站也站不起来,他央求别人看在上帝的面上千万不要把他扔在这里喂狼,可是谁也不理他,只好拚命慢慢往前爬,但是,不久他真的喂了狼。

又疼又累、又饿又渴,达丢夫臭骂起穆拉维约夫来,另一个断了胳膊的列兵却骂尼古拉一世才是真正的混蛋,是他要抢人家的地方,才让我们这些人活受罪。

伊凡诺夫跑过来,呵斥他们谩骂沙皇是大逆不道。于是又踢又打,还吼叫着要卡死他们。山间狼嗥虎叫,达丢夫和列兵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了。

漫长的路程,漫长的冬夜。爬过那个坡,爬不过这个岭,熬过昨日,却熬不过今天。已经两天没有干粮了,打野兽吃吧,又没有枪弹。饿得两眼发蓝的伊凡诺夫,贪婪地盯着达丢夫和列兵。

他心里嘟囔道:“达丢夫身上还有点肉,列兵的身上大.概只有骨头了。不能再等,再过两天连达丢夫那点肉也要瘦没了。”他打算杀死达丢夫,吃他的肉。

可是他又犹豫起来,他想起了上帝,上帝能饶恕他吗?就连他最崇拜的哈巴罗夫吃的也只是中国人的肉啊…………。他东张西望,好象有鬼就要来报复似的。

但是,伊凡诺夫为了活命,抓起匕首,恶狠狠地向达丢夫扑去,达丢夫惨叫一声,完了。伊凡诺夫吩咐着列兵快想法升起火来。

就这样,伊凡诺夫终于从死神那里逃了出来,而且终于找到了他的上司雅可夫中尉,跟他一块儿跑的五个人只剩了他和一个列兵。

伊凡诺夫向上司描述了乌苏里江下游的富庶,报告了当地居民统统早已归中国皇帝管辖、而不愿向沙皇缴纳什么赋税,更不知道有爱珲条约。

为了邀功,他说他曾经发现一对珍奇的雪貂皮,就是为了抢这对雪貂才遭了难。雅可夫一听,贼眼直翻,他正向沙皇献寿礼,如果能有对雪貂,他说不定一下子就可以成为上校了。

雅可夫眼睛里一会儿是雪貂,一会儿又变成了金黄的上校肩章和制服,一会儿又变成了金钱和美女。他命令下属,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抢到雪貂。

时光过得真快,尽管北国的冬天是漫长的,但春天说来就来了。乌苏里江两岸青山绿水,阳光明媚,分外动人.一群头上已经长出二杠或三叉的梅花鹿在江中戏水。

一声枪响,鹿群受惊。一头俊俏的公鹿中弹,鲜血在清澈的江水中分外显眼,几个俄国兵像疯子一样笑着、叫着。

又一声枪响,一颗子弹正中那个开枪的俄国兵。德克秀跃入江中抢救公鹿,清醒过来的俄国兵胡乱向他开枪,德克秀受伤,潜入江中。

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正躺在雪莲的怀里,雪莲焦急地喂他水喝、呼喊他。德克秀很害羞,猛地跳起来,身子一晃,才知道原来是在一只桦皮小船上

德克秀赶忙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一个油布小包,拿出一盒盛京(今沈阳)产的红伤起死生丹,他说是从三姓换来的.让雪莲快拿回家去给老父亲治病。

她呜咽着告诉德克秀,老人已经过世一个多月了。哭了一阵,雪莲逼着德克秀自己服了药,又把他带到自己的临时窝棚.让他好生将养,并给他讲了家乡的遭遇:

雪莲讲:鬼子在春天到来以前,又到金子河边来了两趟,虽然都没有占着太多的便宜.但也把乡亲们糟塌得好苦。

有一个叫雅可夫的中尉和上次劫她的那个军士到处寻找雪貂的下落,甚至出了赏格:献出雪貂、赏俄国造自鸣钟一台,新造快枪一枝,弹药十箱。又威胁说,知情不举者,满门抄斩。

一个胆小又贪财的屯邻告了密,雅可夫像饿狼一样扑到雪莲家,翻箱倒柜把一些古老的中原磁器和金银首饰都抢走了。

夜里,雪莲乘俄国兵酒后死睡,放火烧了房子.带着德克秀送给她的激达和一条被子逃了出来,找到藏在金子河湾里的桦皮船,像赫哲人一样用桦树皮搭个窝棚以打鱼过活

说着,她用力把激达头拔了下来,在掏空了的木杆和激达头中拽出一个丝绸小包。打开一看,原来是两只雪白的貂皮,德克秀乂激动又感到惊奇。

雪莲一边用这块丝绸为德克秀包扎伤口,一边告诉他这办法是父亲临终前想出来的,并亲手掏空了木杆。临咽气时,老人咛嘱她一定要把雪貂保存下来,送给能赶走俄国鬼子的人。

在雪莲的精心照顾下,又有盛京的良药,德克秀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他要回家去探望老母亲,二人依依不舍而去。两个青年的心里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德克秀家乡的德义霍通(大屯子)有个竹深达(酋长)巴尔塔尼,他有一个女儿叫依兰尼,长得很漂亮。依兰尼早就爱上了德克秀魁武的英姿和勇敢。

德克秀回到家后,巴尔塔尼把他找去说:“勇敢的孩子啊,你的命运真不错,依兰尼相中了你,但是你必须按咱们赫哲人的风俗找媒人来说亲,按咱们的传统把她娶去。”

爽直、诚实的德克秀深深鞠躬道:

“非常感激依兰尼德 斗和尊贵的巴尔塔尼老伯,可是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最合适的人,请您给德斗另选良婿吧。

此时,朝廷为了抵御沙俄,加强北方边防,决定增兵。吉林将军派伯力副都统手下的参领来到霍通,德克秀听到这个消息,感到为亲人报仇的机会到了,决计去当兵。

依兰尼由于德克秀拒婚,又羞又愧,于是对父亲说:“既然德克秀不愿意娶我,我也不愿意再看到他了,就让他远远地离开我吧······。”

德克秀被派去当兵了,穿上了大清帝国的士兵服装,背上了官兵的火枪,更显得神气了。队伍出发前在霍通里住了几天;筹措军粮和做长途行军的准备。

乡亲们都来看望和送行,依兰尼也躲在人群里。此时.她真的后悔起来:德克秀这一走,不知要到哪里去。为此,她竟然得了一场重病。

依兰尼的病稍好之后,还总是心慌意乱,所以经常到江边散心。天长日久,病也就渐渐好了。

德克秀应征以后被派到伯力驻防,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伯力城下。已经非常疲惫的这支小队伍多么希望赶快进城,好生地吃顿饭,痛快地睡一觉啊。

远远地就听见城内外枪声炮声很激烈,长官骁骑校命令德克秀前去打探情况。听到命令后他振奋起来,忘记了饥饿和疲倦,跑到城下,躲在一棵大树下窥探。

只见一群洋鬼子嗷嗷乱叫,向城头胡乱开枪放炮,他赶回队伍报告了情况,骁骑校明白这是老毛子兵在强攻城堡,面有难色,撤退吧,此地离最近的卡伦也有好几自里,上前吧,又怕吃亏。

德克秀等士兵猜出骁骑校的心情,一致请战,他在大家 的激励下最后下了命令,分三路从左右和后面包抄过去,因为德克秀请战最强烈和坚决,长官就命令他带十几个弟兄抄敌人后路,

德克秀带着弟兄们像打猎一样,偷偷接近狼群,到了跟前,出其不意地掩杀过去,杀得敌人丢盔卸甲,

德克秀和弟兄们集合起来,与城上通话,交了关防,才被放入城内。城内官兵和居民正与敌人打得难解难分,忽然神兵天降.无不欢欣.杀猪置酒款待这支长途行军来到的队伍。

由于德克秀的勇敢和战功,佐领委任他当了十夫长,可以出入衙门。过了几天,正在他当班话岗时,城下来了三个俄国人,德克秀怒火燃烧,就要开枪,俄国人举起一块白布,并高喊请接文书。

原来是俄国鬼子见硬来不行,把雅可夫派来打算讲和伯力城里的佐领答应谈判,让德克秀去带来使,他用黑布蒙上来 者的眼睛,把他们带到议事厅来.

会谈开始,佐领严正指出自唐朝以来这一带就归中国所有,设行署、收赋税、赈饥贫,先朝大明设奴尔干都司府管辖,本朝又设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行使中央权力.你们为何出 兵骚扰?

俄国中尉却抵赖说中国的边界是在盛京附近的柳条边,这一带应归尼古拉皇帝.佐领大笑道:“如此说来,你们就更没有理由犯我疆土,你们的国界岂不应该是莫斯科大公的院墙!”

佐领奉告他们要遵守中俄尼不楚条约,各守已定边界,不要滋事生非,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雅可夫中尉理屈词穷,但突然以攻为守,从皮包里掏出一份公文摔在案子上。

他指着有吉林将军奕山签字的文书,说按此条约,此城归沙皇俄国,你们必须离开这里,或者匍匐在沙皇脚下,成为伟大的俄罗斯臣民。

佐领从容地拿出一份金黄色文书,义正词严地说:“本官承大清皇帝之命,镇守此地,并不知沙皇何人。今有皇帝敕书在此,请过目。如不识中国文字,用耳静听!”

他宣读了敕书,原来是吉林将军奕山被俄国强盗穆拉维约夫威胁利诱.不经理蕃院和皇上批准,擅自将国土割让,不但是不生效的,而且被朝廷捉拿问了重罪。

俄国中尉雅可夫自知无趣,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伯力。德克秀送他们出城的路上,恨不得一刀宰了他,才解心头之恨。

不久,一年一度的征收赋税季节到了,因为这年正是咸丰皇帝登极十年,各地都要有特殊的贡 品献到皇宫,德克秀被派去寻找索取最珍贵的贡品。

他带了两个弟兄走了许多嘎深(屯),跑了不少霍通(较大的屯子或小城),但得到的除一般的黑貂,鹿茸之类,并没有找到更珍贵的东西,限期眼看就要到了,他和两个弟兄十分着急。

一日,他们走到一个地方,眼看天快黑了,决定到隐约可见的一个小房子里借宿,弟兄们加快了脚步。

走近房子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庙,庙内有一幅对联,上写着“昔日汉朝救国相,今在人间福禄满”,一位粗通文字的弟兄高声叨念着。

这不是金子河边吗?德克秀想起他送雪莲回家时曾经到过这里。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雪莲了,不知她现在在哪里,怎样生活。忽听婴儿啼哭之声,三个人大为吃惊,便循声找去。

在庙附近的地窝子里发现了一个年轻妇女和一个婴儿。德克秀一眼便认出这正是雪莲!二人上前相见,悲喜交加,两个弟兄开始还莫明其妙,继而恍然大悟,接着向他们道喜。

德克秀抱起孩子,心里充满了对逼迫亲人无家可归的敌人的仇恨。雪莲又向他述说了近几个月的悲惨生活。

当雪莲知道他正为寻找珍奇为难时,便把藏在扎枪里的雪貂拿出来,交给德克秀,他俩决定就把这对雪貂交上去。

过了几天,德克秀就要启程回复上司去,他告诉雪莲在这里暂时住几个月,等他交了差以后便把她和孩子送回自己家里。

在返回驻地的路上,德克秀遇上好几伙俄国哥萨克以及携家带眷的武装人员,打听遇到的中国老百姓,都说是俄国人正往这里移民。

还有人说不但爱珲条约已经生效,这一带已经从两国共管要变成俄国独占了。德克秀将信将疑,因为人少力薄也不能轻易和俄国人交锋,只得寻捷径快些赶路。

又行了几日,听见人喊马嘶,远远望去,只见大清的黄龙旗毫无精神的在瑟瑟秋风中发抖,他们便赶过去打问。

为首的人告诉德克秀,不知为什么皇上真的同意了《爱珲条约》,又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都归了老毛子。皇上还晓谕说“洋情紧急,进贡貂皮,免其缴纳。”

德克秀离开这支队伍,继续寻路赶往伯力。可是到了伯力城下一看,城头已经换上了沙皇俄国的旗帜.伯力,已经被俄国人占领了。

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德克秀只好带着两个弟兄又回到金子河畔,打算把妻子安置一下,免于落入异帮。可是董家沟也火药弥漫,俄国人抓住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正在横加摧残。

雪莲和孩子也在内,侥幸活命的伊凡诺夫在人群中发现了她,又逼着她交出雪貂来,中尉雅可夫也想得到雪貂立功求赏,更是凶狠百倍地逼问和毒打雪莲。

德克秀躲在暗处,此情此景,更加激起深仇大恨。夜里他们偷偷地摸到关押乡亲们的院子,杀死了哨兵,放出了乡亲让大家快逃。

他带着雪莲和乡亲们一直跑到乌苏里江边,一却找不到船只。正在焦急之时,敌人追兵已经赶到。情急之际,雪莲主张泅水过江。

德克秀帮助雪莲把孩子背在背上,把一个鱼皮口袋套在孩子头上,又把雪貂掏出来重新装进激达,嘱咐雪莲要把它保存下来。他自己要留在江东和敌人干,寻找上司和队伍。

向沙皇邀功心切的中尉和伊凡诺夫的贼眼,老远就看见德克秀往激达里藏雪貂,便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德克秀带来的两个弟兄拦住他们撕杀起来。

德克秀将雪莲推入江中,雪莲还要回头上岸,一个浪头打来,卷进激流。一瞬间,她窜出水面,回头深深地望一眼江东又看看背上的孩子,紧紧握住激达,奋力击水。

一群俄国兵把德克秀三人围住,中尉和伊凡诺夫乘机溜了出来跳入水中,使他们眼红的不单是水中的雪连,更有那价值连城的珍奇雪貂。德克秀一见,虚进几招,闪身夺路,也跳进江里。

伊凡诺夫像鳄鱼一样,追上雪莲,从后面冷不防拽过激达的木杆,抢在手里就朝雪莲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德克秀从侧面扑上来,一把攥住锋利的激达头,鲜血从虎口涌出,瓦蓝的江水中一片通红

两个人用力争夺激达,因为木杆有一段被挖成半空,咔的一声木杆断了,雪白的貂皮被江水冲走,伊凡诺夫红了眼,抛下德克秀向雪貂窜去。

伊凡诺夫拚命撵上雪貂,一把抓住。他正在得意,德克秀冲了过来,锋利的激达把伊凡诺夫的后胸穿了个透。

此时,雪莲也赶上来了,德克秀把雪貂掖在孩子胸前,又去截住正往这边游来的俄国兵。

却说依兰尼这天又来到江边,划着小桦皮船。突然发现江水中有人泅渡,已经非常吃力,再仔细一看,原来也是个女人,她使劲划桨前去抢救,被救的正是雪莲。

雪莲被救后,述说了家乡被人占领的情况。依兰尼也很同情,就把她们母子领回霍通,去见她的父亲。

老竹深达仔细地打听了江东的遭遇,回忆起一二百年来老毛子给大江两岸带来的灾难,非常气愤,对雪莲冒死保住了婴儿和雪貂,很是赞赏,便收留了她们

聪慧的雪莲和依兰尼相处很好,雪莲常给她讲些江东的故事,教她学做针线。依兰尼的精神也更加好了起来。

老竹深达很是高兴,让雪莲和依兰尼结拜姐妹,雪莲这才说出自己的丈夫是谁,老竹深达和依兰尼更加看重这母子了,

竹深达父子帮助雪莲找到婆母,老人悲喜交加。大家共同给孩子起了一个名子,意思是江东生的孩子。

雪莲度日如年地惦记着江东和丈夫的音信。转眼十儿年过去了,她的儿子已经长成小伙子了,和他的父亲一样英俊,威武、慓悍、勇敢。

小伙子已经能用激达打住黑熊,还能用父亲从俄国侵略者千中夺来的火枪打虎。

有一次他进山打猎,遇到一个人,经过攀谈.他把这个陌生人带回霍通,来见母亲和竹深达。

从来者口中得知,当年雪莲离开正与敌人在江水中搏斗的德克秀以后,德克秀又杀死了儿个俄国兵,自己也受了伤,潜入水底,才又回到东岸。

他找到了两个弟兄的尸首,含泪掩埋了他们,又朝深山里走去。

在深山里,他联络了一些不甘屈服的汉族、达呼尔农民和鄂伦春、满族等猎人,组织起来和敌人坚持斗争。

在一次袭击俄国人的移民屯时,德克秀又受了伤,弟兄们把他抢回到山洞里,但伤情却越发严重了。

德克秀在临终前对弟兄们说,如果有人回到江北,请替他找一找雪莲,告诉她好生把孩子拉扯大,等孩子长大要告诉孩子,并让孩子记住他的爹爹是怎么死的!

来人还说德克秀临终时仍念念不忘那对雪貂,请人转告妻子,务必好好保存,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记住富饶美丽的家乡。

这个人还述说了十几年来江东的人民一直没有忘记斗争,直到现在仍然在和吃人的“罗刹”战斗着的情况,他这次过江就是和吉林将军来取得联系的。

听了这些,雪莲并没有哭。她把激达头拔下来,拿出珍藏了十几年的雪貂,像是对儿子,又像是对乡亲们说:“我们要世世代代不忘这笔血债,不忘家乡,千万、千万不能忘啊!”这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0 阅读:253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