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6月中旬,湘赣苏区主力红军和湘鄂赣苏区主力红军一部合编为红6军团,下辖红17师和红18师。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为政委,李达任参谋长。早在1929年的时候,王震就来到了湘赣一带,担任过湘东独立师政委和红8军代军长,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32年冬季,萧克奉命来到湘赣苏区,担任红8军军长。
之后萧克和王震并肩战斗,两个月内消灭敌军4000余人,有力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4年8月,红6军团奉命西征,经过数十天的艰苦转战后在木黄与贺龙率领的红2军团胜利会师。由于沿途多次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红6军团付出了极大的减员代价,部队由出发时的9000余人锐减到3000多人。
会师之后,两个军团并肩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6军团的实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兵力达到了5000多人。红军的发展壮大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1935年冬季,他调集130多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起多路围攻。由于敌我兵力相差过于悬殊,红军苦战数个月未能打退敌人的进攻,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
经过大半年的艰苦转战后,红二六军团在甘孜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张国焘对红二六军团的主要领导人极力拉拢,妄图把这支队伍掌握在自己手中。贺龙、任弼时和王震等人同张国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不久后红二六军团升级为红二方面军并继续北上,于1936年10月在将台堡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红6军团与红军总部特务团一营合编为120师359旅。原红6军团军团长萧克原本是359旅旅长的不二人选,但他担任过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因此在改编后职务提了半级,担任了120师的副师长。按照常理来说,既然萧克担任了副师长,那么359旅的旅长就理应由王震来担任。
王震和红6军团的渊源很深,为红6军团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很大的贡献。现在红6军团改编成了八路军359旅,由他出任旅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王震最终只担任了副旅长,那么旅长是谁呢?他的背景王震惹不起。当时359旅的旅长是陈伯钧,他毕业于黄埔6期,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当时担任排长。
此时王震还在军阀部队从事兵运工作,从资历上来说,他是不及陈伯钧的。三湾改编后,陈伯钧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由于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很快升任红15军的军长,成为毛主席的嫡系爱将。后来毛主席受到了李德等人的排挤,陈伯钧坚决支持毛主席,因此也被撤掉了军长的职务,来到瑞金红军学校学习。
后来在毛主席的极力争取下,陈伯钧担任了红5军团的参谋长。长征开始后,红5军团作为全军的后卫,多次和追击的敌人浴血搏杀,付出了很大的减员代价。懋功会师后,陈伯钧被毛主席派到四方面军工作,担任第9军参谋长。不久后他因为反对南下,被张国焘撤职,来到红军大学当教员。
红二方面军成立后,陈伯钧接替萧克出任红6军团军团长,开始和王震搭档。毛主席一直挂念着陈伯钧,得知他担任红6军团军团长之后,十分高兴,亲自写信祝贺,称他为红军“干才”。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还请陈伯钧在家中吃了一顿便饭,对他勉励有加,这样的待遇,在红军将领中是不多见的。
由于是毛主席的嫡系爱将,又担任过红6军团的军团长,因此当红6军团改编为八路军359旅的时候,陈伯钧就当仁不让地出任了旅长,王震只能屈就副旅长。部队改编完成后,陈伯钧未能上前线,而是率领718团和旅直属营留守后方,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和毛主席的安全。
359旅剩余的部队在副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开赴前线抗日,在晋西北一带和日伪军作战。在消灭敌人的同时,部队也从2000多人发展到了12000余人,王震升任旅长兼政委,陈伯钧则进入抗大任职,为八路军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干部。抗战胜利后,王震和陈伯钧都参加了解放战争,1955年都被授予上将军衔。
实至名归
在当时,不设政委,副旅长相当于政委
👍
红二、六军团与红二六军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正常37年的团长上将,旅长大将。王震授衔给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