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市场“夺命毒衣服”,致癌物超27倍能改DNA,别再乱买!

江卿曻 2024-07-03 15:30:25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食品安全,甚至有“病从口入”这样的话,而因为现在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生活当中的吃、穿、住、行都受到了格外的注意。

而在选择购买东西的时候,性价比更好的物品都会得到我们的选择,这是特别正常的,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现在竟然出现了无良商家,为了财卖不合格的衣服。

就连央视都曝光了这些衣服,让人没到的是,甚至出现了致癌物超标的衣服!这些衣服穿的时间长了甚至有可能改变DNA,并且已经有很多人购买这样的衣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衣服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买过!

衣服也能致癌?

我们总以为,只要不往嘴里塞什么奇怪的东西,就能远离健康危险,可现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近的一次突击检查,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检查结果显示,近两成的服装样品不合格。

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有一家公司生产的女装,被检出含有一种叫“联苯胺”的致癌物质。

很多人认为超标一点点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样的想法是错的,这次检出的含量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足足超出安全指标27倍!

当你精心挑选了一件漂亮衣服,可能正在悄悄地伤害你的身体,这不禁让人感到一阵后怕,但问题来了,衣服又不是吃的,怎么会致癌呢?

其实主要就是因为“联苯胺”,这是一种常用于染料合成的化学品,,它可以让衣服的颜色更加鲜艳持久,不容易褪色,这么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可是当它的含量超标时,就会变成一个隐形杀手,它能够通过皮肤接触被人体吸收,长期积累后,可能会导致DNA结构发生改变,引发各种可怕的疾病。

想到自己每天穿的衣服可能暗藏杀机,你会不会感到后怕,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往往只关注衣服的款式和价格,却忽视了它的安全性,这次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貌似无害的“隐形杀手”

在购物的时候我们总会根据性价比来购买衣服,甚至很多家长会网购那些非常便宜的衣服给自己的孩子。

但是这个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衣服的价格甚至还没有快递费来的贵,这些商家真的不挣钱吗?

其实他们的成本肯定是小于卖给消费者的价钱的,而他们当中很多都是添加了“联苯胺”。

而当我们谈论联苯胺时,很多人可能会一脸茫然,联苯胺听起来像是什么高大上的科技产品,其实它就是一种普通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分子结构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两个苯环通过氮原子连接而成,在常温下,它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看起来人畜无害。

但别被它的外表骗了,这个看似无害的小东西,可是化工行业的“多面手”,它不仅在染料生产中大显身手,还在医学研究和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问题就出在它的“多面性”上,联苯胺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我们的衣服色彩缤纷,但同时也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的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在多年前就将联苯胺列入了致癌物清单。这意味着,长期接触高浓度的联苯胺,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更可怕的是,联苯胺的危害并不止于此。科学研究发现,它还可能改变我们体内的DNA结构。要知道,DNA可是生命的"蓝图",一旦被改变,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为什么有些厂商还要铤而走险,使用这种有害物质呢?

答案很简单:利益驱使,使用联苯胺可以让衣服的颜色更鲜艳,更不容易褪色,这意味着厂商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外观更吸引人的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语:“见利忘义”,为了一己私利,置他人安危于不顾,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谁为“毒衣”流入市场负责?

当我们面对这些潜在的“毒衣”时,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些衣服是怎么流入市场的,难道没有人监管吗?

但是事实上我国对服装产品的质量监管是有明确规定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定期开展服装抽检,而且对于联苯胺这类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有严格限制。

按照规定,服装中的联苯胺含量不得超过20毫克/千克,听起来似乎很严格,对吧?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含量超标27倍的情况呢?

答案就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逃避监管,想出了各种“歪门邪道”,有的商家采取瞒报、谎报的方式,在检查时提供虚假的检测报告。

还有些更加胆大妄为的,甚至试图收买检测人员。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是这个“对策”,却是以牺牲消费者健康为代价的。

而监管部门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漏洞,首先,抽检的频率和范围可能还不够广泛,据报道2021年的年度抽检中,仅针对休闲、纺织品类的服装进行了2062次批次的检查。

听起来数字不小,但考虑到我国庞大的服装市场,这个数字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当然惩罚力度可能还不够大。

虽然被查出问题的企业会面临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但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这些惩罚可能还不足以让他们痛彻心扉。

并且信息公开和追踪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当问题被发现时,有问题的产品可能已经流入市场很长时间了,而消费者往往难以及时获知这些信息。

早在2006年,广东工商部门就曾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大批联苯胺化合物超标的服装,当时抽检的80个品牌中,竟有51个批次不合格,这个数字令人震惊。

而2009年北京质监局对学生校服的抽检结果同样触目惊心,有的校服竟然含有可能诱发癌症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想想看这可是祖国未来花朵每天都要穿的衣服啊!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毒衣”问题并非偶然,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顽疾,它反映出我们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

如何远离“毒衣”的威胁

面对“毒衣”的威胁,我们不能只是坐以待毙,俗话说得好,“自救者天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要学会“火眼金睛”,識别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衣物,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如果一件衣服的价格低得离谱,那很可能是在质量上做了妥协。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在服装质量这个问题上,这句话往往是对的,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颜色特别艳丽的衣服。

要知道想要让衣服呈现出那么鲜艳的颜色,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染料,而一些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含有联苯胺等有害物质的劣质染料。

其次我们要注意衣服的气味,如果一件新衣服有刺鼻的化学味道,那就要多加小心了,这可能意味着衣服中含有大量未经处理的化学物质。

可是仅仅依靠我们的肉眼和鼻子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养成一些好习惯,通过清洗,去除衣服表面残留的部分化学物质,特别是对于贴身的内衣裤,这个步骤更是不能省略。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再用中性洗涤剂清洗,这样可以更好地去除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看懂服装标签,虽然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造假,但大多数情况下,标签还是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衣服的材质成分,以及洗涤注意事项等。

我们可以优先选择那些有信誉的大品牌,这些品牌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而且也更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不太可能为了一点小利就铤而走险。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可疑的服装时,不要只是默默躲开,我们应该勇于向相关部门举报,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让那些不法商家无处遁形。

结语

在这个追求时尚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忘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面对"毒衣"的威胁,我们既要依靠政府加强监管,也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只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服装市场,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智慧和行动,为自己和他人编织一个没有“毒衣”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章

北青网2023年12月27日《央视曝光“夺命毒衣物”!这种衣服劝你别穿,肝脏、肾脏都受损...》的报道

南方都市报2022年11月2日《一款女装致癌物超标27倍!深圳市场监管局:相关商品均下架》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256

江卿曻

简介: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