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事实上,从常玉打定主意,要去刘管事家布庄试工的那一刻起,她便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被留下来。
当然,无论是为了,让他们这个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不愁温饱的未来;
亦或是,为了能够分担一部分,丈夫肩上的生活的重担,她都必须让自己被留下来。
所以,即便此刻,房里只有他们夫妻二人,他们却默契般的,都没有生出任何别样的心思。
于长生而言,妻子刚刚做了这么一个,可以说是超出她一直以来的,承受范围的决定,这对于妻子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妻子是很需要时间来消化的。
若是,在明天去刘管事家之前,妻子能够完全克服那般惶恐的心理,长生觉得已经是很好的了。
于常玉而言,她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专注的向丈夫打听着,布庄那边的相关事宜,争取不漏掉每一处,好让自己能够尽可能的多做些准备。
于是,常玉道:
“阿生,你对刘管事家布庄了解多少?如果可以,你尽可能的多告诉我一些。”
面对妻子的提问,长生仔细想了想后道:
“其实…我对布庄那边…并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从未去过那边。只是…曾经听工友们聊起过,说刘老爷家的布庄,所产出的布料都是上等货,一般人是买不起的。
但是,我还听说,即便刘老爷家的布料昂贵,依旧能够卖出去很多,城里人管那叫…对了,叫供不应求。”
面对丈夫的回答,常玉再次疑惑道:
“阿生,既然…刘老爷家的布庄,单单是生产出的布料,就已经不够卖了,那为何…刘管事会看中,我这做针线活的手艺呢?”
常玉的话,顿时让长生无言以对。于是,长生只得如实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是,上个月我穿着你帮我缝制的衣服的鞋子,去做工时,当天,刘管事就突然把我喊去粮庄做工了。
然后,去粮庄的途中,刘管事让我和他一起坐在马车里。之后,他便盯着我当时穿的衣服和鞋子看了一会儿,随后就问我,我穿的衣服和鞋子在哪里买的。”
我如实告诉他,说‘这是我媳妇做的’之后,刘管事当场便说了一句‘你媳妇的手艺不错’。
又过了一会儿后,刘管事又问我,你做我那一身衣服和那双鞋子,一共做了多久。
我说,鞋子是你从下午,一直做到差不多凌晨才做好的。
而衣服,我不知道你做多久。我只知道,上个月我买了一匹布回去,这个月再次回去时,你已经将这一匹布,全部做成了大小不一的十套衣服。
听完我的描述之后,刘管事就没有再说任何话了。
这一个月里,我都没有再见过刘管事。
直到,今天早上我回来时,在粮庄门口遇见他,他便让我明天把你带过去找他,然后他带你去布庄试工。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长生事无巨细的,将整件事情描述结束后,常玉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阿生,你觉得…刘管事为什么会选中我去布庄试工呢?”
面对媳妇的问题,长生立马自豪道:
“那还用说,不就是看上我媳妇上好的针线活手艺了,刘管事都亲口夸赞了。”
“我觉得…不全是这样。”
“为什么你会这样说呢?小玉。”
常玉分析道:
“阿生,你想啊,刘管事家,家大业大,他们家肯定是不缺乏手艺精湛的裁缝的。人家为什么会让我去布庄做工,我觉得…可能是刘管事看中我做衣服的速度。”
面对常玉的话,长生竟一时语塞了,常玉继续道:
“阿生,你再仔细想想,刘管事家的工钱给得高,那么,他们家肯定是能留住好的裁缝的。
所以,为什么现在让我去试工呢?我相信我的手艺,比起那些专业的裁缝来说,肯定是有差距的。
而人家之所以会选中我,除了我的手艺尚可,应该…就是看中我做工的速度了。”
不得不说,常玉的这番分析全对。
长生则一边听着常玉的分析,一遍连连点头,临了,还不忘对常玉的话肯定道:
“嗯,听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呢。”
当然,常玉也在经过和丈夫这一番分析之后,也算大致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能够被刘管事,选去他家布庄试工了。
这下,常玉在心里,对这件事有一定认知后,基本上已经没有之前的那般惶恐了。
如此,明天她去试工时,就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使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