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考中状元后,能当什么官?

佳霖谈历史 2024-02-14 13:15:39

古语云,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状元作为金榜上的头名,可以说,高中状元是古代每个有志青年梦寐以求的事。

那么在古代考上状元,朝廷会授予什么官职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确立于唐,成型于宋。

隋朝虽然举办过三次科考,但都是临时举办,且对报名也有限制,只有得到高官举荐的读书人,才有考试资格。

另外,隋朝也没有状元,“凡高中者,皆为进士。”

因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状元,出现在唐朝。

隋朝灭亡后,经唐朝的改进,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具体表现为三点:

一是投牒自应,所有读书人都可以报名,不必先由官吏推荐;

二是考试定期举行,基本上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科考。科目主要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统称为六科;

三是对所有考生试卷一律糊名,严格考试。

不过,当时的科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通过弥封制,虽然可以将考生的相关信息遮蔽。但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字迹的方式,徇私舞弊。这个漏洞直到宋朝实行誊录制,也就是让工作人员将每位考生的卷子抄写一遍,才算是补上了。

流程方面,唐朝考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所谓乡贡,是指自学成才的读书人。

他们需要先通过地方州县的“发解试”。

考试合格者,会得到州里颁发的“解状”,身份变为“乡贡”,也就是所谓的举人。

其中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所谓生徒,即官办学校毕业的学生。

他们可以直接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

当然,未能从官办学校毕业的人,还是要参加“发解试”。

通过“省试”的考生,谓之及第,或登科、登第、擢第等等。

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完成这一套流程后,科举及第者还要经过吏部的“关试”,也称“铨试”。

通过者才有做官资格。

接下来,便是等待朝廷安排官职了。

具体能做什么官呢?

看运气和能力。

唐朝状元没有固定官职,也没有专门的培养机制,初授通常是七八品的小官。

如大诗人王维在考取状元后,仅为太乐丞,从八品下,负责朝廷的礼乐教习。

状元尚且如此待遇,排名靠后的也就只能候补了。

如果急于为朝廷出力,也可以参加吏部的两种考试,即“宏词”和“拔萃”。

合格后,可立即授职。但也不是什么大官。

如白居易就是进士及第后,在家闲了两年,直到考中“书判拔萃科”,才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

据统计,唐朝289年(含武周),开科取士268次,已知姓名的状元148名,官至宰相和副宰相的仅有11人。其中大部分出现在唐末,初唐、盛唐一个都没有。

由此可见,虽然唐朝科举不分世庶,的确吸收了不少寒门子弟进入政权。

但在唐朝中前期,士家大族仍然把持着朝政,读书人并不受重视。

唐朝状元宰相名单

北宋建立后,起初完全承袭了唐朝科举制度。

但在开宝六年(973年),因“李仿科举案”,宋太祖亲自在讲武殿举行了殿试,重新发榜录用人才。

自此之后,科举便增加了一场殿试。

省试第一名改称“省元”,殿试第一名才能称作“状元”。

通过殿试的学子,按成绩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殿试,早期采取淘汰制。

并且宋朝的举人也是一次性的。

也就是说,如果殿试不通过,就会打回原形,从头再考。

这种“末尾淘汰制”,极为残酷。

宋人笔记里就有这样的记载: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很多远离京城的读书人,仅仅只是赴京考试,就会耗尽家财。一旦落榜,往往连回程的路费都没有,只好跳进黄河,一了百了。

也有人不想死,不仅不想死,还想继续当官,咋办?

投敌!

如宋仁宗年间的张元,因为在殿试环节被淘汰,一怒之下,叛宋投夏,为李元昊出谋划策。导致数十万宋军折戟西北。

宋哲宗时期,吸取教训,殿试不再黜落,只排定名次。

由于考试难度大,加之取消了铨试。

因此殿试后,新科进士们可以直接做官。

排名靠后的,授予地方官职。

而状元则会留京,以将作监丞(从六品)或者大理评事(从七品)作为初入仕途的起点。

不过,状元们如果想要有更大的作为,就需要外放,只有积累一定的执政经验,才会调回京城,逐步进入权力核心圈。

如宋初名臣吕蒙正,他在考中状元后,初授将作监丞,后外放任昇州通判,然后调回京城出任户部尚书、平章事,拜为宰相。

据统计,两宋118位状元,官至宰相和副宰相的有25人。

这个比例要大大高于唐朝,说明宋朝对读书人非常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最难的考试还不是科举,而是“制举”。

唐宋时期,皇帝为了选拔非常之才,会临时下诏,设置制科。

两宋319年,共举行22场制科,通过御试者仅40人。

而这在40人中,就出了十位宰执,如夏竦、富弼、苏辙等。

元朝糅合了金国和宋朝的科举,将发解试改为乡试,第一名仍称解元。

将省试改为会试。第一名改称会元。

选才方面,元朝沿用了金国的制度,不同人群在考试中,会被区别对待。

如在乡试环节,蒙古人、色目人只试“经义”、“对策”二场,汉人、南人则要加试一场。

会试也一样。汉人、南人要加试一场。

总体而言,蒙古人、色目人的考试要简单一些。

但会试的录取名额是一样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二十五名。

殿试结束后,录取名单分为左、右两榜公布。

蒙古人、色目人名列右榜,汉人、南人名列左榜。

从流程上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无时无刻不在保护蒙古、色目人的特权地位。

因此,虽然左、右两榜的第一名,名义上都算状元。

但实际上,只有右榜的状元才会得到重用。

左榜的汉人、南人的状元,不受重视。政治前途极为有限。

如元朝唯一“连中三元”的王宗哲,若生在宋朝,大概率能登上宰执之位。

但在元朝,他只做到佥事,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元朝这种排斥科举取士,上层用贵族、下层用胥吏的仕进制度,违背了国情,注定不可能长治久安。

所以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大幅提高读书人待遇,并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

然而没过多久,朱元璋的想法又变了。

因为他发现科举选拔出的人才,很多名不副实,便宣布停罢科举。

这一停就是十年。

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才恢复科举。并于两年后公布《科举成式》,就此奠定了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根据规定,明清科举分为五级:即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最初级的童试又分为县试和府试两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举行,由知县主持,一般在每年二月进行,连考五场。

县试通过后,学子们在每年的四月参加由各府官员主持的府试,连考三场。

通过县、府考试的人,称为“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但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仍是一介童生。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

院试通常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由各省学道主持。

岁试相当于童生的“入学”考试。

考过的童生,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在明朝考上秀才,就算脱离平民阶层了,可以拥有一些特权,如免丁粮,拥有上堂不必下跪等司法特权。

科试则是对秀才的执业资格继续教育,每两年举行一次,只有成绩优异者,才能参加下一级的乡试。

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是取消秀才资格。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

录取名额不固定,朝廷会根据各省人口多少,调整录取数。少则数十名,多则一百多名。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至一千三百人。

乡试可以说是明清科举最为重要,也最为艰难的一关。

因为乡试的录取率极低。

如天启七年(1627年)的江西乡试,5300多人投考,中举者仅100人。

录取率还不到2%。

没考上的,回去继续努力。

中举的,那就发达了。

明清两朝的举人是永久身份,享有比秀才更多的特权。

而且举人也属于“正途出身”,拥有做官的资格。

这也是为什么范进考取秀才后,仍然被瞧不起;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

会试通常在乡试的第二年的二月初九举行,由礼部主持。

与乡试一样,会试考三场,每科录取三百人左右。

据统计,明代90科乡试,共取举人十万余人。通过会试者,大概有24500人左右。

也就是说,明朝举人的上岸率在20%左右。

此外,被淘汰的举人也有机会进入副榜。

录入副榜者,可以授予低级官职。

有明一朝,府、州、县学教官,多以会试副榜举人充教。

为了让这些人安心教书,朝廷还给出奖励政策:

凡任职三年以上,若学行优者,可升任国子监监丞、助教等官;

若有从政这方面的才能,可以升任推官、知县等官;

若教官任职满九年,府学教授可升任国子监监丞、助教、学正等官。

其中年四十以上、五十以下的举人出身者,再行考试,考中授予知县。

与现代类比,副榜举人充教大概就相当于事业编制的老师。任教满一定期限,经考试后,可以直接授予县长等行政实职。

所以,明清两朝举人出任县官的比例并不低。

很多小县的县令,多由举人充任。

当然,由于举人不是皇帝钦点的“天子门生”,升官有门槛,极难坐到高位。

所以,举人们大多会再接再厉,参加会试。

通过会试后,接下来的殿试只排名次。

虽然不黜落,但这个环节依然非常重要,因为这将决定未来的升迁。

殿试只考一场,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多道,临考前呈皇帝圈定。

前三名由皇帝钦点,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殿试结束后,状元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榜眼、探花则授翰林院编修,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其余进士则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

最优秀的50多人进入翰林院,靠近中枢吃肉。

落选的二甲进士留京啃骨头,三甲扔地方吃土。

翰林院修撰这个职务,虽然级别不高,只是从六品。

但这是清要之职,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皇帝有很多秘书。所以状元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政治成就,还要看其表现。

表现优异的,如商辂、李春芳、申时行,二十年便可入阁,甚至是做到内阁首辅。

表现一般,但身体硬朗,活得久的,也可以混个尚书再退休。

如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高中状元,为官二十余载,好不容易熬到入阁的年纪,结果因为不愿攀附宦官刘瑾,被明升暗降,调为南京吏部尚书。

至于表现不好的,就默默无闻了。

如成化二年(1466年)的状元罗伦,毫无政治城府,屡屡得罪权贵,最终只做了四年官便称疾辞归。

还有更倒霉的,如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

凭本事考上状元,但满朝文武非说他是关系户。

张居正死后,张懋修怒愤至极,投井未死,绝食数日仍不死,最终被削籍为民。

据统计,明朝276年,产生90位状元,官至大学士的有17人。

清承明制,新科状元产生后,授翰林院修撰,被朝廷当做栋梁之才进行培养。

不过,清代吸取了明朝翰林院系统过于封闭,导致内阁成员缺乏实务经验的教训。

所以清代的状元,多有都基层工作经验。朝廷从中选择人才,出任督抚、大学士等要职。这与宋朝类似。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清朝中后期的捐官现象极为严重。豪绅花钱就能买官。加之八旗子弟又是特权阶级。

因此,清朝读书人的上升空间远不如明朝。

根统计,清朝114位状元,最后能做到大学士的只有区区11人。

即便算上协办大学士,也只有14人。

纵观历史,从唐朝的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到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中国大一统王朝一共产生了508位文状元。

这五百多人,分摊到一千多年里,也就平均两年一个。

状元本就稀少,功成名就者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状元的成材率如此之低呢?

这是因为历朝历代统治者对科举存在的意义,有着清晰认知。

用朱元璋的话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甚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联,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

文章写得好,就能当好官?简直是笑话。

所以洪武年间,一度停罢科举。

可是,没有科举也不行。

在朱元璋看来,虽然科举很难选出真正的实干型人才。

但科举制度可以将民间的聪明人龙落到朝廷。

此外,科举还可以分配权力。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晚年要死磕“南北榜案”的原因。

如果按人才标准,南方士子的水平明显比北方高。

可如果只从南方取仕,北方人会怎么看?

所以说,科举的核心价值其实是笼络人才、分配权力。

而掌握分配的人是皇帝。

皇帝说你是人才,你就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皇帝说你狗屁不是,也可以让你朝为宰相,暮为死囚。

实际上,这也是古代帝王对贪污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科举舞弊,要重拳出击的原因。

官员竟敢与皇帝争夺权力的分配权,找死!

至于那些考不上的人,科举对于他们,就相当于大饼。

虽然这张饼,可望而不可及,但为了鲤鱼跃龙门,无数落第者,只会觉得考不上,是自己不够努力,继而一心读书,支持皇权。

对此,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一句露骨的话: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让真正的人才把时间浪费在考试里,谁还能与我为敌?谁还能撼动朕的江山。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当科举制度在宋朝成型后,农民起义军的整体素质便每况愈下。只有元朝这个看不起科举的朝代,才涌现出大量高素质义军。

2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2024-03-09 01:30

    只有乾隆皇帝才懂得怎么驾驭文人[得瑟]

  • 2024-02-27 23:52

    资料祥实,见解独到,好文章[鼓掌][鼓掌][鼓掌][点赞][点赞][呲牙笑]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