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口述内容,为方便阅读部分细节进行优化)
1985年,17岁的我高中没毕业,就报名参军跑到河南省安阳市的部队服役,30年峥嵘岁月,我在部队学会很多东西最终以团参谋长和技术八级正团级待遇转业。
路不止一条,机会不止一次,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抓住他们。
我们长大的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电视机几户人家一起用,谁家有台收音机全村人都觉得他高人一等。我在七八岁时,白天和同龄人漫山遍野地乱跑,晚上回到家里听退伍回家的表哥讲军营故事。
大概在我十岁的时候,反映队第一次来到我们村,《南征北战》,《奇袭白虎团》,这些军旅电影像馋虫一个勾着我们,连做梦都是电影里的桥段,那时候饭都不好好吃了,兜里揣俩硬馍就跑去抢占前排位置。
我的军人梦也是在这段时间埋下伏笔的。
说来也巧,我念高三上半学期那会,父亲从市委下班回来就问我想不想当兵。说实话我高中成绩并不出类拔萃,一个班30多人,我的排名非常稳定,不上也不下。说考不上大学吧,还有点戏,说能考上吧,心里却没底,索性另辟蹊径报名参军,既能圆我深藏内心的参军梦,还能减轻家里负担,毕竟我们兄弟五人都处在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父母那点工资有点捉襟见肘。
12月初,我向学校提交申请后,到招兵处正式报名,之后从体检到政审畅通无碍。
12月15日,这天我记忆深刻,我和市50多名战友在武装部集合,当天的伙食还行,青椒炒肉,白面馒头和豆芽菜、酸辣土豆丝、豆腐汤。吃过晚饭后的一个小时,我们被分批送到火车站,踏上开赴军营的绿皮火车,我至今记得,因为人数太多,一节车厢非常拥挤,我只能蜷缩着睡觉。
大概是5点左右,当时没有手表,只能通过蒙亮天色判断时间。我们半睡半醒的来到军营,司务长告诉我们,新兵一人10津贴,用来买牙膏、肥皂,至于衣服被褥不用买,都有配给,此外,一天伙食是一元零五分,
我依稀记得,我所在的新兵连没有餐厅,还是用的土灶,吃饭时十人一组坐在地上,每个人两个馒头一盆菜。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分到通讯部队。因为通讯连队男女混编,战友们都说这里的桃花特别多,但我不这么想。从进入部队后,我就听很多战友讨论考军校的事。虽然我没和他们讨论过,但也萌生了考入军校的想法,毕竟和高考相比军校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低些。
每次,通讯业务课结束后,我就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一个人复习,不论寒暑冷热,连里面组织聚会我基本没参加过,除了一起学习两个女兵,和连里的其他异性基本没说过话。
时间来到1987年8月,指导员告诉我被军校录取了,这让我非常开心,那几天里战友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有羡慕,有惊讶,有好奇,他们都说我这人一天天闷的谁也不理,原来是和自己较真。
军校毕业后,我回到部队担任排长,按时候我才22岁,一个月的工资八十出头。不知道为什么从此以后我爱上学习,即使成为军官也不忘抽时间阅读,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多次回到军校进修并拿到硕士评级。
熟悉我的战友都说我是三有参谋,有学历(硕士毕业),有技术(八级工程师),有荣誉(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2013年,在部队生活28年的我,主动提出专业,其实还有两年就满服役期退休了,但我觉得还年轻,退休也没事干,索性继续工作。
转业后,我进入机关单位工作,负责进出口贸易中的机械端口,过去研究坦克大炮,现在研究起吊机运输船,最难的还是思维上的转变,有挑战才有乐趣,为了研究出更快更便捷的运输方案,我和小二十岁甚至三十岁的年轻人,一起熬夜研究。
2021年,也是我离开部队的第八个年头,这一年我被返聘回到部队,以顾问身份继续在为部队发挥余热,我的工资经过军队特批,是军区工资最高三人。
如今,我年近60,回首过往走到现在,只做最重要的事和永不放弃,是我成功的关键,过去每一点进步都让我难以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