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2024年7月,我国与塞尔维亚签订的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两国的贸易交流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在中东欧地区,塞尔维亚是第一个与我国签订自贸协议的伙伴。
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两国已经拥有密切的往来,甚至为了支持我国的发展,塞尔维亚还偷偷转让美国和苏联的技术。
那么 塞尔维亚为什么如此支持中国?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这个国家又有多重要呢?
中苏遇冷与南斯拉夫雪中送炭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立即与我国建交,并对我国进行多项援助。
1950年以来,一批又一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帮助我们发展军事和工业,让我国的发展少走了很多弯路,也推进了军事和工业的现代化发展。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受邀参加国庆庆典。
在天安门城楼上,赫鲁晓夫开心的挥手致意,但是在与毛主席等人的沟通交流中,却处处针锋相对。
在台湾问题、中印边境冲突和释放美国人质方面,赫鲁晓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试图让毛主席同意他的观点。
这些问题涉及国家自主权,毛主席没有做出任何让步,因此让赫鲁晓夫大为不满,最终说出了要撤走苏联专家的话。
在1960年6月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赫鲁晓夫刻意用尖酸的言论指责我国,意在给中国代表团施加压力,迫使我国在台湾问题、美国俘虏以及其他问题上做出妥协。
不过,他的目的不但没有达成,还被彭真率领的代表团反驳得恼羞成怒。
加上阿尔巴尼亚也反感苏联一贯强硬的“老子党”,出乎意料的站在我国这边,导致赫鲁晓夫的孤立策略失败,一气之下决定与我国决裂。
7月份,苏联专家陆续撤走,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未完成的工程。
参加过相关工程的李家宝在几十年后的采访中表示,我国与苏联专家的合作很融洽,他到现在还记得几位苏联专家的名字。
可惜由于赫鲁晓夫的一意孤行,强行断送了这段难得的合作。
苏联专家撤走后,毛主席认为:
从1917年起,苏联走列宁主义路线,自力更生达到了现在的实力,我们也可以走这条路线。
自力更生,是我国之后的长期指导路线,但是对于那时候的中国来说,却十分艰难。
我国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人员,大多数事情都要从头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向我国伸出了援手。
南斯拉夫是以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建立的联邦制国家,塞尔维亚是联邦国家的成员之一。
1955年,南斯拉夫与我国建交,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它承认苏联的主导地位,但秉承不结盟观点,并不附和苏联的所有观点。
所以在中苏交恶后,南斯拉夫依然与我国保持友好关系。
20世纪70年代,苏联研制出了T72主战坦克。
这款坦克一经推出,很快得到了各国的关注。
它的维护成本比较低,对于生产要求也不高,更重要的是皮实耐用,在复杂地形也能发挥较大作用。
根据数据统计,T72坦克的产量累计超过了2.5万辆,使用周期也很长。
这几十年时间里,T72坦克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俄乌冲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样一款性能优秀的坦克,是很多国家希望得到的。
但由于中苏关系破裂,我国没有任何渠道得到T72坦克,同时在研制国产坦克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各种技术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购买了一批T72坦克,并偷偷将相关技术分享给我们,推动了我国国产坦克的诞生和崛起。
中国的军事发展之路我国国产59式坦克,是依照苏联T54A研发完成的,这款坦克的完成度很高,后来大量投入到军事作战中。
不过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军事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武器的迭代频率较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59式坦克正在走向淘汰边缘,我国需要新的技术研发出更符合当下军事水平的坦克。
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将T72坦克的技术分享出来,无疑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很快,我国确定了新型坦克的研究方向,并在1974年研制坦克部件。
在北方工业公司的几个主要工厂的联合协作下,借鉴了T72技术的新型坦克顺利研制成功。
这款坦克是我国拥有知识产权的新型坦克,虽然外观和结构还保留了苏式坦克的特点,但是背后的意义已大为不同。
作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坦克,80式坦克拥有不错的性能。
在火力方面,它的实力接近于日本74式坦克,但是整体的性能又比前者高一些。
可以说,这款坦克的地位是超过日本74坦克的。
80式坦克是我国在军事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也为之后的国产坦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技术上的开拓创新,我国又在80式坦克的技术基础之上,研发了90式坦克、99式坦克和99A坦克。
目前99系列坦克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部队,成为我国陆军作战的主力坦克。
2018年,美国《国家利益》曾邀请军事评论员解析我国99式坦克,并以俄罗斯和美国的坦克作为对比,赞扬了我国坦克的技术特点和研发水平。
而从当时的状况来说,如果没有塞尔维亚在前期的分享,这条路可能会充满更多荆棘和不确定性。
与陆军相比,我国空军的起步较晚,技术上的壁垒也更高。
1954年,我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升空,代表我国拥有制造飞机的能力。
之所以说制造而不是自研,是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研发飞机的能力,在空军方面的技术解列仍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初教5其实就是苏联的雅克-18教练机,严格来说是苏联提供技术,由我国组装完成。
初教5制造成功后,我国第一代战斗机歼-5也在苏联的帮助下制造成功。
这款飞机是米格-17F的改款,属于当时非常热门的战斗机。
后来苏联专家撤走,我国陷入了被动局面,包括发动机、飞机系统等方面,只能从头开始研究。
70年代,飞机技术再一次升级,决定先进飞机与普通飞机的标准多了一项:火控雷达。
火控雷达是一种探测类的设备,通过发送脉冲波,该设备可以检测到目标的位置,继而实现搜索、截获、跟踪以及精准瞄准。
当时只有美苏等先进国家才拥有相关专利,可是无论苏联还是美国,都不会将如此重要的设备交给我国。
这次的技术壁垒,属于空军强国对我们的“卡脖子”。
1979年,我国14所接到研发多普勒火控雷达的任务,便快速成立专家部门,由贲德主持研发工作。
不过在过高的技术壁垒下,研发过程相当缓慢,也始终没有找到突破点。
到了80年代,塞尔维亚得到了一批来自北约的多普勒火控雷达。
这款产品由美国制造,完成度很高,技术细节丰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塞尔维亚与我国分享了多普勒火控雷达,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在火控雷达上的研发进程。
2022年,我国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示了一款名为FK-3000的防御系统。
该系统主要依靠火控雷达对目标进行锁定和识别。
新型的FK-3000雷达最小探测距离可压缩到150米,最远距离是30千米,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除此之外,这款系统还拥有复杂波束形成能力和先进的信号处理能力,在核心技术层面领先于其他国家。
如今,我国飞机制造技术早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壁垒,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技术先进性。
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是塞尔维亚在几十年前的雪中送炭,改变了我国在火控雷达方面的技术空白。
中国和塞尔维亚的深度合作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发展进程非常快。
当初塞尔维亚处处帮助我们,如今我们有了足够的实力,也为对方带来了多方面的援助。
斯梅代雷沃是塞尔维亚百年钢厂,也是本国钢铁产业的标杆,被称为塞尔维亚的骄傲。
20世纪90年代起,这家工厂的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亏损状态,而且这种亏损一直在持续,本国企业家对此束手无策。
2003年,塞尔维亚不得不将钢厂卖给美国企业,希望能让这家百年企业焕发生机。
在美国人的管理下,斯梅代雷沃钢厂不但没有转亏为盈,甚至每年还要交一笔不小的环保费。
根据《环球时报》消息,美控钢厂期间,每年的综合亏损达到了上亿美元,即使底蕴再深厚的企业,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2015年,我国和塞尔维亚签订一带一路备忘录,首先帮助对方解决的,就是斯梅代雷沃钢厂的亏损问题。
第二年,我国河钢集团以46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斯梅代雷沃钢厂。
项目负责人宋嗣海表示,收购消息让斯梅代雷沃钢厂的员工十分高兴。
由于连年亏损,他们的收入状况很差,甚至有的人因为没钱结婚,已经硬拖了好几年。
宋嗣海考察了钢厂的状况,发现了两个很致命的问题。
第一,该厂的生产线还是70年代的那批,不但技术落后、效率低,而且维护成本也高,不符合现代钢厂该有的样子。
第二,美国接手钢厂期间,对废水废料的处理方式非常传统,只是在附近建设了几个废水池。
当宋嗣海接手钢厂时,废水池已经被填满了,这不但不利于钢厂的长久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后,宋嗣海开始更换制钢生产线,并安排技术人员研究钢厂的循环利用系统,解决了上述的两大弊端。
如此,钢厂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产量和效益自然会有所改变。
斯梅代雷沃钢厂的初始员工有5000人,宋嗣海没有辞掉一人,而是派人先了解工厂的情况,再根据回馈进行专项培训。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斯梅代雷沃钢厂的效益就转亏为盈,在2018年,更是贡献了塞尔维亚2.08%的生产总值。
目前,斯梅代雷沃钢厂已经在欧洲建立了密集的销售网络,产品涉及建筑、机械制造、家电等多个领域。
继斯梅代雷沃钢厂之后,匈塞铁路是又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项目。
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下,我国承建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干线。
这条铁路的长度为341.7公里,总投资28.9亿元,大大缓解了两国往来的交通压力,也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成本。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该铁路的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未来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将从以前的8小时直接缩短为3小时左右。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便捷的交通可以刺激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地区贸易,并加强文化交流。
在我国困难的时期,塞尔维亚愿意顶着苏联和美国的压力提供军事资料,如今日渐强大的中国,也愿为塞尔维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帮助。
在地图上,我国与塞尔维亚的距离超过7000公里,但是在国际关系上,中塞之间的友谊是越来越亲密的。
总结:2024年7月中塞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后,两国的经济贸易将迎来更进一步的交流。
在农业方面,塞尔维亚的牛肉、葡萄、坚果等,会逐步进入我国市场,而中国的农产品也会大量流入塞尔维亚。
在前期阶段,这些产品的进口关税会下降5%~20%,随着贸易正常化,关税将进一步下降,最终实现零关税。
在其他行业,我国的电动汽车、锂电池、通讯设备等,也会进入塞尔维亚市场,甚至在塞国寻找投资机会。
中塞之间的友谊是经过历史考验的,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这种友谊还会不断加深。
参考资料:《苏联撤走在华专家:中苏愤然走向分裂》国际先驱报
《45载,中国机载火控雷达正青春》澎湃新闻
《走近塞尔维亚“百年钢厂”,看中国方案让巴尔干老工业基地重现生机》环球网
《环球财富故事丨匈塞铁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利好》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