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古代,广州是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最重要海港,千年商都,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近代,广州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篇地,百年屈辱史的起始点,列强瓜分中国的见证篇,也是人民救亡图存的集中爆发地,自强奋斗的创业史;在当代,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和综合性门户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交会的举办地】
1,千年商都有底蕴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岭南后,任嚣建番禺,直到现在,广州一直是岭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几乎没有中断过。南越王朝的建立者赵佗,仿照汉长安城对番禺城进行扩建,南越番禺城市面积是任嚣城5倍,从发现在南越国宫署和越王墓等遗址来看,番禺城非常繁华。
公元716年张九龄凿通大庾岭,开通梅关古道,加强番禺和中原的联系,强化了番禺城的地位。广州是当时最大港口,出口丝织品、陶瓷、茶叶、纸张等,进口珍珠、象牙、犀角等物品,各国商船竞相来广州贸易,呈现“万舶争先”、“大舶参天”的兴旺景象。开辟了从广州出发,经南海到波斯湾和东非的航线,当时称为“广州通海夷道”的商路(海上丝绸之路)。
北宋进行大规模扩建,形成三城并立格局,其中西城规模最大,是主要商业区。黄埔古港位于海珠石基村,南宋时已是“海舶所集之地”,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明代实施三城合一,再“拓北城八百余丈”,嘉庆四十三年 (1563年 )又加筑外城,修筑新南城,形成广州旧城中心区的轮廓,周长约21里,设八门,各种各样的店铺,一望无尽。
1685年清废除迁界令,设四口通商,1757年撤销江、浙、闽三海关,只剩下广州一口通商,成为我国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富商巨贾与工商业者的定居,使广州人口大幅度增长。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并在周边汇集了5000余家专营外销商品的店铺,约25万匠人专门从事外销工艺品的生产和制作,涉及漆器、银器、瓷器、纺织、绘画、雕刻等各个行业。
外国贸易者被禁止入城,在西关设置洋行,城市进一步逐渐拓展。至19世纪前半叶,以西城墙与珠江沿岸为两边,吸引了大量富商巨贾与工商业者的定居。在南关,濒临珠江河畔的优势令其商贸大兴,油栏、果栏、菜栏纷纷开设,南边城墙与珠江之间的土地至几乎被彻底开发。
这是广州历史上最繁荣的时刻。
2,近代广州风云跌宕鸦片战争大清失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打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宣告了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对广州影响更大,五口通商废除了广州一口通商的特权,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颠覆了广州十三行等传统贸易势力。加上广州所在的华南距离经济腹地较远,地利不如新兴的上海,所以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始崛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中心,广州失去主角光环。
鸦片战争后,广东主要官员长期把持到思想保守、缺乏开拓精神的满族人手中,如耆龄、瑞麟、英翰、裕宽,而支持洋务运动的郭嵩焘、蒋益澧、刘坤一等人任职较短,再加上广东财政紧张,在洋务运动前期无所作为。张之洞到来才有所改变,但张的离任,广东洋务高潮也宣告结束。
广州在经济发展虽然失去了高光时刻,由于邻近香港,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反清反帝的主要阵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北伐革命等大多由广州开始。
在实业救国的热潮中,尤其是在陈济棠主政时期,在西村和河南建起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区,初步建成广州近代工业,在广州工业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部分工厂存在至今。
西村地处古城之西,离西关不远,包括今天西场、西溪、增步等地,是旧时广州与中原之间往来的水陆要塞。20世纪初西关一带已是繁华商业区和住宅区,西村紧靠北江,交通便利,还处在广州城下风口,有利于发展基础工业。于是士敏土厂(即水泥厂)、硫酸厂、电力厂、饮料厂等纷纷扎根于此,西村士敏土厂(即广州水泥厂)是其中最主要的工厂。1932年陈济棠从西村士敏土厂盈利中提取资金,在今海珠南石头一带筹建制纸厂(今广纸集团),拉开建设河南工业的大幕,又成立省营纺织厂,选址在大元帅府纪念馆一带。
西村和河南两大工业区的建设,标志着广州近代工业开始聚集、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广州近代工业基础。遗憾的是抗战爆发后,广州工业遭受严重破坏,之后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广州经济进一步衰落。1949年广州工业总产值比1936年下降25%,近一半的工厂歇业停工。1952年在全国各省经济排名中,广东经济规模次于上海、江苏、辽宁、四川(包括重庆)、山东等之后,居全国第六位,与湖南、湖南等相差不远,可见广州经济已大幅缩水。
3,解放后经济快速恢复解放后广州进入工业建设高潮,广州钢铁厂在1950年产出广东第一炉钢水,1957年建设广东第一家钢铁联合厂,1958年7月1日第一座高炉(高54.3米)点火出铁,标志着广东现代炼钢业的开始。1954年广州造船厂建成华南军舰和万吨级货轮的大型船厂,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的水面战舰,70年代又造出华南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辽阳号,而今已成为华南最大、最现代化的综合舰船造修企业。
地铁沙园站C出口有一面“工业大道传奇”的记忆墙,讲述着工业大道的传奇故事。工业大道是一条位于海珠区西部的主干道,全长约8公里,50年代为快速恢复国民经济,造船厂、造纸厂、重型机械厂等60多个重要企业从这里崛起,成为广州工业制造史上的里程碑。
广州钢铁和造船只是一个缩影,还有不少广州制造曾是华南第一、全国第一、甚至亚洲第一、世界领先。比如广州通用机器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台离心机,成功研制亚洲最大的日榨2000吨甘蔗糖厂全套设备;广州电池厂生产的555牌电池是国内最早出口的电池产品;广州第一橡胶厂生造的自行车胎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广州锌片厂造出了中国第一张电池锌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前夕,广州的造船、钢铁、冶炼、机械、化工和轻纺等已形成一定基础,到1978年时广州工业总产值达到75.39亿元(以轻工业为主体)。
除了工业发展外,作为千年商都,服务业也在恢复中,距十三行“出生”两百年后,广州再次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交流的窗口,1957年4月25日广州流花路中苏友好大厦一楼锣鼓喧天,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此开幕。广州再次广聚天下客,广卖天下货,继续谱写海上丝绸之路的华彩乐章。
4,开放后经济进入快车道改革开放后,广州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闯出一条新路,以“珠江水、广东粮”为代表的广货迅速崛起,誉满全国。
1979年广州万宝的几位年轻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本着“实业报国”的抱负,敲打出我国历史上第一台能够运转的“家用”电冰箱,催生出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1984年万宝电冰箱市场占有率达到40%,跃居为中国最大家电制造厂,并连续13年雄踞冰箱出口量第一。
1956年珠江钢琴(当时叫广州钢琴厂)成立,到80年代时“珠江”牌钢琴已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并开始尝试“出海”,1987年产量突破1万台大关,跃居全国第一,成立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培育核心技术团队,帮助珠江钢琴连续20余年称雄全球。
电子通信行业开始发力,华南计算机公司、广州计算机公司、广州无线电厂和广州有线电厂等相继建立,五羊摩托、白云山夏桑菊与板蓝根等品牌崛起。在世界各地都能听到“广州造”。
1979年东方宾馆举办了国内第一个营业性的音乐茶座,从此到音乐茶座看演出成为一种时尚。1981年出现全国闻名的服装集散地—高第街,是国内第一条以经营服装为主的个体户集贸市场。1983年广州第一家宵夜摊—“胜记”开业,虽然简陋,但广州人的热情丝毫不减,宵夜成为广州饮食文化的重要一环。1984年广州在西湖路开办全国最早的灯光夜市,每晚都是人山人海,一派繁荣景象。
诞生于1985年的东方乐园,在营业当天创下了一天10万游客的天文数字,这个记录到今天国内没有一家游乐园可以突破。1985年广州团市委举办首个选美活动—“羊城青春美大赛”,这是追求美、追求人性解放的体现。
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动广州经济快速发展,1979-1991年GDP年均增长12.5%,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当时全国经济最活跃和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1989年广州跃居全国第三大城市经济体,仅次于上海和北京,2000年时广州GDP为2376亿,距离北京的2479亿只有一步之遥,可见当时的广州势头之劲,这是广州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29:46.53:46.18,呈现二三产业并驾齐驱之势。
5,新世纪后增长趋缓世纪之交广州迎来了改革开放的高峰时刻,之后增长逐渐下滑,2016年广州被深圳超过,多年三哥变成四弟,现在又面临重庆的追赶。
在工业上,广州实施退二进三的经济政策,虽然汽车、石化等发展明显,但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加上汽车产业没有抓住新能源趋势,发展起伏不定,同时服装、化妆品和皮具等优势传统产业失去了发 展优势。在服务业上,广州没有抓紧金融、互联网和创新等大潮,仍然依靠传统商业,服务业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
1)退二进三成为最大隐患
2008年广州市颁布《关于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的意见》和《广州市区产业“退二进三”企业工业用地处置办法》等政策,广州调整产业布局。同时意图组建大型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对汽车、造船、通信等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整合,2004年重工业总产值在历史上首次超过轻工业,占比达54.95%,并逐步形成以汽车、电子、石化等为支柱产业体系,传统优势产业受到挤压,如服装、化妆品、皮具等产业市占率不断下滑。
工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广州二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6%,2012年的35.8%,到2023年跌至25.61%。是全国第二产业占比最低的城市之一。形势不容乐观,广州在培育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接续发展方面,在财政、人才、成本、就业扶持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在国家工信部已公布的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广州仅位列14名,不及北京、上海、深圳,也不及宁波、重庆、杭州、成都等城市。
2)金融业风光不再
广州在金融产业上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80年代成立了广国投、粤海等机构,其中广国投在1989年就取得发债的资格,1997年广国投发展为总资产高达327亿的特大型综合金融投资实业集团,海外融资50多亿美元,在中国信托业中排名第二。粤海在1987年实现港股的借壳上市,成为港股第一家红筹股,94年选为恒生指数成分股,成为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实业旗舰,1997年粤海系总市值达到192亿港币。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广国投和粤海发生经营危机,广东决定广国投破产、粤海重组。广国投的破产,是我国第一大破产案,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广州在金融发展上趋于保守,使得深圳成了南方的金融中心。虽然广州保住了金融第四城的地位,但受到杭州的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广州认识到问题所在,在金融上开始发力,成立期交所、组建大湾区银行,着力甚猛,不过全国金融格局形成,广州突围不容易。
3)房地产用力过猛
2009年开始广州房地产爆发,2011年至2015年房地产投资平均增速更是达到20.4%。2013年上半年广州一口气在全市规划了九座“新城”,包括天河智慧城、海珠生态城、广钢新城、黄埔滨江新城等等,一连串规划带动周边地价、楼价上涨,推高了工业用地成本和人民的购买成本,抑制了工业和消费发展,本来是四个一线城市中最号称宜居的城市,在2016年开始的新一轮房价猛涨中,安家定居在大多数眼中也变更遥遥不可及。
4)电子信息产业错失良机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目前行业产值约15万亿,遥遥领先于其它产业。产业发展红利被广州邻居深圳和东莞抓住,尤其是深圳,从曾经的山寨货、仿制品发展成全国创新中心,202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大约为2.4万亿,东莞约为1.1万亿,深莞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华为、中兴、大疆、Vivo、OPPO等知名企业,还有富士康、立讯、龙旗、华勤、闻泰等制造型公司。
与此同期,广州在进三退二的政策指导下,没有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的红利,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大约为2600亿,只是深圳的十分之一略强一点。2018年广州提出IAB计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加大了对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支持政策,失去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但电子信息产业巅峰期已过,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广州要改局殊为不易。
5)互联网产业花落别家
从电子信息产业步入稳定期以后,互联网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又扛起了经济大旗,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北京,涌现出百度、美团、京东、字节跳动、快手、携程、贝壳、小米、58同城、360信息等科技公司,形成我国最大的互联网产业集群,让北京庞大的教育资源找到最大的宣泄口,带动北京获得快速发展,以前经济和广州相差无几,现在却是并肩上海。除北京以外,在互联网大潮中得利的还有杭州、上海和深圳。
广州在互联网上一度落后,勉强拿出手的只有唯品会、网易、37文娱、津虹网虹等二线企业,网易还要跑到杭州去,近几年有希音、森大等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起来,但就整体互联网企业来讲,广州的机会并不大。
6,广州发展结语20年间广州失去了工业、金融和互联网三次发展机会,经济呈现疲态,被深圳和重庆超过。不过广州目前已反应过来,呈奋起直追之态,相信领先重庆的机会还是很大(这有重庆自身产业结构的问题),苏州、杭州和成都等城市要想超过广州怕是不容易。
坦率的讲,广州的一线城市地位还是很稳固的,重庆、杭州、成都等城市在短期内难对其构成影响,不过由于前有香港的超然地位,近有深圳积极进取,广州作为岭南第一城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但要一城独大、领袖群雄是不可能的了。
祝广州经济越来越好!
关注@蚕丝观下,探讨城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