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换刹车油会导致刹车失灵吗?20年维修师傅告诉你答案

汽车百科号 2024-06-12 15:51:29

车子跑的很快能够刹住车,需要的刹车力是很大的。我们脚去踩刹车,并不是像自行车一样通过一个拉线传递力量,而是通过刹车油传力。刹车系统有很多的油管,从总泵通往四个车轮的刹车分泵上,油管里面装的就是刹车油。我们踩刹车的时候,如同一个活塞在推动刹车油前进,因为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就可以建立比较高的油压,推动刹车分泵的活塞前进,去挤压刹车片实现刹车。因此刹车油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我们脚的刹车力。

那么刹车油是否需要定期更换?如果一直不更换会导致刹车失灵吗?

先说答案,需要定期更换,如果一直不更换,在极限情况下会导致刹车力不足。

刹车油需要更换也是厂家的要求,任何车辆的刹车油都需要更换,它如同机油一样,都有保质期,到期了就要更换。多久换?不同车型的要求会略有差别,具体需查看本车保养手册,上面有明确写明。一般来说3年6万公里的居多,也是其他大多数油液的更换周期。如果不知道自己车的更换周期,也不愿查保养手册,那就6万公里换一次即可。

有人说,我从来都没换过刹车油,都跑了十几万公里了,没有任何异常。这是因为刹车油即使变质了,它不会完全失效,在刹车负担小的时候的确没有什么影响。刹车油性能降低分两方面,一是吸水。它的密封性不是特别好,时间久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当超过一定数量后性能就下降了。因为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具有可压缩性。当在一些山区开车,遇到十几甚至二十公里以上的长下坡路段时,需要经常踩刹车控制车速,就会使整个刹车系统温度很高,此时刹车油中有水就会变成水蒸气,导致刹车力不足,感觉就像刹车失灵一般。

第二方面刹车油也会变脏,主要是在刹车分泵附近的刹车油。因为刹车分泵的活塞经常需要前移后退,踩刹车活塞就要往前移动,松刹车再往后移动。也会存在一定的磨损,磨下来的脏东西都存在刹车油里面。换刹车油的时候也可以明显看到,刚刚放出来的刹车油是很黑的。当刹车油变黑了后还不更换,除了传递刹车力的能力下降外,也会导致刹车分泵提前损坏,出现卡死的情况。

刹车油性能下降导致制动距离变长,车主可能并不一定能感觉到,因为它是渐渐的一点一点变化的。假设车速60时,原来20米就能刹住,现在23米才能刹住,你可能认为原本就是这个刹车距离。正常开车还好,需要停车可以提前踩刹车。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距离差一米可能就是撞上和撞不上的问题,可能就是轻微事故和严重事故的区别。

因此,关于刹车系统的任何部件都要认真对待,刹车问题不是小问题,车子可以跑不动,但不可以刹不住。任何部件到了寿命或保养周期都不得拖延。刹车片和刹车盘也是一样,到了磨损极限必须立即更换。实际中大多数人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4S店保养遇到需要增加项目的,凡是涉及到刹车系统的任何部件,一般都会同意更换。

如果说车辆开的很少,到了时间不确定刹车油是否已经变质,可以去4S店检测一下含水量。4S店都有检测含水量的小仪器,如果含水量不超标,可以继续使用,如果超标了,不管开了多少公里也是需要更换的。

2 阅读:2503

汽车百科号

简介:专业养车用车知识科普,看得懂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