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始于周朝腊祭日,唐玄宗将其定为九月初一,宋朝后演变为十月

史海撷英 2024-11-01 12:04:17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授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旨在纪念祖先、缅怀先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以示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

据史书记载,寒衣节始于周朝人的腊祭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关于寒衣节的起源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灵信仰。古人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因而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其中神灵大致分为天神、地祇和人神。天神包括主宰宇宙、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人畜生命等天上诸神;地祇包括山川河谷、江海湖泊、生活资料等所有地面上自然物神灵;人神则为圣贤闻达、先祖先师等功德彪炳的祖先神灵化身。

而祭祀,在古代有着严格等级,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左传・僖公十年》有“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诸侯大夫祭山川江河,士庶祭祖先和一般鬼神。后来发展为全民多神崇拜,祭祀就合在一起,意为崇敬鬼神,祈福禳灾,祭拜祖先。

祭祀的日期,因神灵不同,场所和日期也各不相同。就拿祭祀祖先来说,最早有“四时祭”,《礼记·王制》说:“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到了周朝以后,则改为春曰祠,夏曰礿,秋冬不变,称为“禴祠烝尝”,亦作“禴祀蒸尝”和“礿祀蒸尝”。关于祭祀日期,古代一般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之日正时祭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之间的割据争霸与相互交流,思想异常活跃,文化倍加繁荣,各种祭祀活动层出不穷。于是在上古时期的祭祀基础上,又演变出众多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毫不夸张的说,在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和行为都有神灵,日月变幻、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们生老病死、劳作收获、出行游猎等等,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祖活动中,规模隆重的诸如“四时八节”,其他的诸如先祖和帝王先贤诞辰忌日祭祀等,而寒衣节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在古代,衣服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不单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还在于衣服是生存之必须,在秋冬尤其重要,用以抵御自然风霜的必要的生存用具。在劳作之余,提前预备御寒物件,是从有人类社会就是一种自发传承的行为,如贮存树叶以及动物皮毛等;而自有编织、纺织以来,准备衣裳则是人们生活的大事件。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是先秦时代劳动人民的诗歌,反映当时的生活:“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那么农历九月,天气转凉,正是需要下一季或两季衣服的时候。

在唐朝以前,授衣和祭祀日期并没有明确确定,把授衣和祭祀结合起来变为律令,是在唐朝天宝二年(743年)八月。《唐大诏令集》卷77记载唐玄宗下诏《九月荐衣陵寝制》,其中有:“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在十月上旬会有专门的对将校赐予锦袍,就是高级棉衣的仪式,以鼓励他们戍卫之辛,所以宋朝有十月授衣的说法。

而随着授衣仪式就是皇家的祭祖延伸到民间,唐朝的九月授衣,就演变成十月寒衣节。此时民间准备好了自己的秋冬衣裳,天地冷暖人间心,开始了给先人祭祀,烧寒衣。所以农历的十月一日叫寒衣节,给先人烧衣裳,称之为送寒衣。成为清明、中元之后,又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寒衣节逐渐发展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其中,最为流行的习俗便是“送寒衣”。在这一天,人们会烧纸制的寒衣、纸钱等物品,以示对先人的关怀与敬仰。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特殊的祭祀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与纪念。并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

十月初一,也就是十月朔,是秦朝的岁首。岁首祭祀是古代规模隆重的全员祭祀,由于诸侯国不同,岁首也各不相同,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颁布历法“颛顼历”,此历法以十月为每年的首月,但不称为“正月”,仍称“十月”,而第四个月(即正月)因避秦始皇嬴政名讳,称为“端月”,九月为一年的终止之月。南北朝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因而十月初一作为岁首,一直到汉代初期都没有改变,直到汉武帝时才改到正月为岁首。而岁首是朝廷隆重的祭祀节日,因而岁首祭祀习俗逐渐演变成正月初一和十月初一两种祭祀并存,并且以正月初一最为隆重。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是月也,命大史衅龟策,占兆审卦吉凶,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龠,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荀子》所谓:“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

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

《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南宋时,民间开始兴起在十月朔日扫墓,并焚烧衣物。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云:“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至元代,将十月一日祭先上坟称之为送寒衣节。

《析津志辑佚・岁纪》云:“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明代北京有专门售卖寒衣的纸店。寒衣上印有文字、印章,写明亡者的籍贯姓氏字号,仿佛邮寄信件一般。这一天晚上,家家准备齐全,出门祭奠,叫着亡者的名字将纸衣烧掉。家有新丧的,要用白纸来做。贫家无力购买,则自行制作。有谚云:“十月一,送寒衣。”寒衣有的在坟上焚烧,也有的在家中烧寄。北方也称之为“烧包袱”。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由此可见,清代人送寒衣,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

寒衣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承载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敬仰与思念和缅怀之情,更是一个回顾历史、传承文化、缅怀先辈、珍惜生活、珍视亲情的日子。

0 阅读:1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