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看是一个分裂战乱的时期。王朝的频繁更迭,上层社会的倾轧动摇了一切固有的权威,反而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了。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反映在书法艺术上,则是空前的昌盛:大批士族王公大臣们都“殚精以赴,疲神靡辞”地投入书法艺术,以此为荣,争雄斗胜;收藏书法蔚然成风。我们从“钟繇掘墓盗笔法”,“齐高帝与王僧虔比书法高低”等传说中,可以窥见朝野宝爱书法之一斑。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这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书法遗迹。可以看出,在高手云集的魏晋南北朝,书法不仅有王羲之,几位皇帝贵族大臣书法丝毫不逊色于"二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东晋士族之首的望族,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伯父王导,叔父王敦、堂兄王恬、王洽、王劭、王荟等都工善书法。正是由于家族书法氛围的传承,才成就了“书圣”出类拔萃艺术成就卓越。
王敦 蜡节帖
王导 省示帖
再看看魏晋时期几位皇帝的书法,更让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书家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
晋元帝,名司马睿,字景文。是东晋第一位皇帝。(公元276-323年),在位六年。
对这位工于书法的皇帝,南梁庚肩吾《书品》列为“品下之上”,论曰:“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
唐宝臬《述书赋》:“元帝天然后杰,豪翰英异,如发硎刃。”
宋陈思《书小史》:“帝善正行书。”
晋元帝 中秋帖
晋元帝 安军帖
晋哀帝 司马丕,字干龄。成帝子。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41-365年)。在位4年。
清代书法家王澎谓晋哀帝《 中书帖》:“四行笔力古劲,绝有元帝风格。”
晋哀帝 中书帖
晋明帝 司马绍,字道畿,河内温县人。元帝长子。晋惠帝元康九年(公元299-325年),在位3年.
清王澍谓:《墓次安隐帖〉乃明帝葬元帝后,慰守视文武之书,故墓次字越行,而书法亦绝端谨。
墓次安隐帖
晋武帝 司马炎,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36-290年),在位26年。
宋代陈思《书小史》:“帝善行草书。”
宋〈宣和书谱〉:“武帝喜作字,于草书尤工,落笔雄健,挟英爽之气“。
晋武帝 省启帖
晋简文帝 司马昱,字道万,元帝少子。晋元帝大兴三年(公元320-372年),在位2年。其行书“庆赐帖”在晋帝书法中尤为工整,堪称一绝。
晋 简文帝 庆赐帖
可以说,正是魏晋时期从皇帝到百姓平民,品评钻研书法成为社会风气;书法理论也空前发展;国家设书学博士,出身寒门的也可以书进仕加爵;道教、佛教大兴,也给书法注入了新的气息,才奠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基石,更令人至今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时期甚至一步登天,高屋建瓴的抢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制高点,其所创造的高度,让后代千百年来无法超越,只有顶礼膜拜,叹为观止的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