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生与死,是人生最重大的根本问题,在古人看来,“死”甚至比“生”更为重要。
比如荀子有这样一句话——“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就是说人死之后,并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生活,所以秦始皇在世之时,就劳师动众大修陵墓,把他的寝宫搞得“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幻想死后还要继续享受人间的生活。
那么普通人去世之后,同样也不能随随便便一埋了事,而是要举办隆重的葬礼,而且有许多礼仪规矩和禁忌,比如按照传统,人死之后,有“头七”和“停尸三天”的习俗,这个所谓的“头七”和“停尸三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讲一个成语故事——起死回生。这个出通常是用来形容医术高明,它有一个小典故:战国时期有位神医叫扁鹊,有一次他听说太子突然猝死,正准备举行葬礼,于是就向出宫的大臣们了解太子的死因和症状。
扁鹊一番了解过后,将信息汇总,他对大臣们说道:你们赶紧向国君报告,我可以、救活太子!当时所有人都不信人死还能复生,但国君知道后,亲自出来迎接扁鹊。进宫之后,扁鹊发现太子虽然看似已经没有生命,但还有一丝微弱的心跳在维持,于是扁鹊施以针灸之术,没过多久,太子果然悠悠醒转过来,几天之后,就恢复到很健康的状态。
从此,扁鹊“起死回生”的美誉名扬四海。但是扁鹊却解释说:并不是我可以将死人救活,而是因为太子的症状虽然看上去没有生命,但实际上还活着,所以人死之后,一定要停尸七日,等到完全确定其死亡才能下葬,否则有可能误将活人埋进了土里。那么从此以后,老百姓就开始遵循“头七不下葬”的规矩。
所谓的“头七”,就是指人去世后的第七个日子,按照传统丧葬习俗,头七之内不可将逝者下葬入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避免假死被误埋的情况发生,因为古代的医疗技术其实相当落后,老百姓对生死的判断,无外乎就是看有没有呼吸、有没有温度,稍微专业点的,也只是通过脉搏来确定。
但是,有很多假死的症状,光是凭呼吸温度和脉搏,极有可能造成误判,所以传说扁鹊要求百姓“头七不下葬”,其实就是采用延迟下葬的方式,来提高甄别死亡的准确率。
那么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头七,又被赋予更为神秘的色彩,传说人死七日之后,他的魂魄还会回来一次,之后才能安心投胎转世。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但是,停尸七日的做法,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天气炎热,尸体很快就会腐烂,甚至带来瘟疫病毒,所以后来逐渐改成停尸三天。
“停尸三天”的习俗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给逝者家属充足的时间来处理后事,比如让身在外地的亲人回来奔丧,见上最后一面,又或者通知亲友前来商议和协助操办丧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文化也在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比如现在都是提倡生前尽孝、死后从简、厚养薄葬的丧葬习俗,不知道在你看来,过去这种停尸三日的丧葬礼仪,到底值不值得保留和传承下去呢?欢迎在文末留言说一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