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为何总能让人发出深沉的感慨?安徽桐城历来文风鼎盛,尤其以家学见长,世代相传。比如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六尺巷的主人张英,其祖上连续出现几代高级从政的知识分子,这对持续出现优秀的读书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英的祖父张士维担任过大明的按察使,叔父张秉贞更是做过清朝的兵部尚书。张英以后,家族六代共出进士十三人,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代担任大学士,被赞誉为“老小二宰相”、“门第荣耀,世不多见”。张英是在康熙二年考取第二甲第四名进士,不久被安排到弘文院庶吉士,此后成了跟从康熙最重要的侍从长达二十余年之久,是早期参与康熙政治事务的最重要助手之一。
康熙十五年,因为日讲水平出色,被拔擢为侍讲学士。年轻的康熙肯定张英学问:“所进讲章甚为精详实于学问政事大有裨益。”为了表彰张英,年轻的皇帝亲自写了“清慎勤”、“格物”大字各一幅送给他,以示表彰张英“每日进讲,启导朕心,甚有裨益。”高级文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谨慎、保密、坚守原则和勤勤恳恳。这些要求,张英做得都非常出色,甚至康熙专门亲自给吏部批示对张英的仕途培养方向:“张英和内阁学士徐乾学学问淹通,宜留在朝中办理文章之事,嗣后不要将他们列为巡抚人选。”这道旨意,最终让他一直做内廷大学士,到老也没有外放地方大员。虽然是扈从皇帝,但是按照当时规定也要“自备干粮”,因此张英此前一直是在外边租房子住。康熙十六年,暨康熙二十四岁的风华正茂的年纪,面对日趋繁重的事务,他急需选拔襄助人才,于是对大臣们说:“要在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于书写的二人,经常陪在我左右,但他们目前各司其责,且都住在城外,突然召见不能马上就到。此后在城内赐给房子,停止职务调动,几年以后优先提升。”大臣们一致推选张英出任此职让康熙觉得非常满意,于是设置南书房,由张英以正四品主持日常事务工作。在宣布任命后,康熙专门找他谈话说:“在内供奉,当谨慎勤劳,后必优用,勿得干预外事。”随即特意下发谕旨说:“俱系远离家乡,京城毫无资产,常时随朕,不免艰苦,殊为可念。”《康熙起居注》》最后决定张英的日常生活支出由大内负责。张英也成了词臣赐居内城的第一人。也就在这段张英人生的高端时期,张英收到了故乡家人的来信,原因很简单,邻居双方争夺宅基面积,张家于是给张英写信叫他出面,用官场势力压倒邻居,但是张英只是写了一首诗算作最终处理意见:“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后家人也开始清醒,邻居也感到惭愧,彼此于是各让三尺,然后留下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件事至今依旧传为美谈。
六尺巷虽小,可它却仰望到了星空。各让一步,天地都宽了。时至今日,后人们每次看到这个巷子,都会引发强烈共鸣,发出无限感慨。张英的书房挂着一副自我规箴:“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留心。”【竹叶亭杂记》】作为康熙早年最重要的贴身侍从,他给自己划了一条红线底线:“非理事决不做;费力挽回事决不做;败坏生平、不可告人事决不做;衙门中事因物付物;一事当前,只往稳处想;不迎于事前,不留滞于事后。”【国朝诗人征略》卷7】康熙三十八年,张英再次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仍兼经筵讲官。张英在经筵工作更是非常严肃负责,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凡生民利病,四方水旱,知无不言,造膝前席,多社稷大计。”但是在涉及自己一点利害关系时却能做到“终身不言”。“综理庶务,持重平恕,不为苛急之行”,“不动声色而百事就理,士大夫叹以为难。”【《名臣张文瑞公式略》】康熙四十年,(1701),由于衰病精力不济,张英遂向康熙提出退休请求。此前多次回乡的想法均为康熙拒绝,这次看着病体衰迈的张英康熙终于批准了他的请求,称赞他“才品优长,宣力已久,及任机务,恪勤益励”。离京前夕,康熙专门在畅春园为他设宴饯行,给他写了“笃素堂”匾额赐给他留作君臣数十年的情谊纪念。张英退休后,在老家六尺巷去世。他的儿子张廷玉此时也从|“六尺巷”走进了朝野,成了康熙的贴身文秘,直到后来成了雍正最为倚重的汉臣。张英成功的背后可能来源于读书人为人处世的重大智慧,而这种智慧对张廷玉来说表现的更为全面,但是这些最终都能在“六尺巷”里寻找到朴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