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之败,李鸿章犯了战略方针错误,掌握制海权或许不至惨败

奇谈史话 2020-04-09 19:24:53

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论著之一的美国人马汉的《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以雄辩的事实论述了制海权思想在军事战略体系中的重要性。

当年英国舰队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争夺制海权,而西班牙的败北则导致了大英帝国的崛起——这就是制海权的威力。二战中美国对日作战的胜利转折,也是1942年中途岛海战先控制主动权、1944年莱特湾大海战后控制太平洋制海权。

《孙子兵法》名列十大军事论著之首,李鸿章无疑是熟读兵书的。与孙武同时的军事思想家伍子胥更是倡导水军建设的先驱。这二人皆提倡重视战前准备(包括物质和精神),这一点李鸿章恐怕未曾学到。中日甲午战争中我国海军的失败及最后覆没,与李鸿章的军事战略有最直接的渊源。 在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并无明确的战略方案,一直不敢出击去争夺制海权。而日本则非常明确:陆军入朝鲜牵制清军,海军与北洋水师决战夺取制海权,最后登陆渤海湾,在直隶平原与清军主力决战占领北京。

中日宣战时,清廷才拟定海守陆攻的战略:即陆军赴朝作战,各舰分守各防区内海口,北洋舰队游弋于黄海,拒守渤海海峡保卫京畿门户。 从战略眼光看,舰队一方面保卫门户,一方面策应陆军,还不失为正确。但丰岛海战后,李鸿章却放弃了他制订的控制仁川、大同江口的策略,训示丁汝昌率舰往巡时“惟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这时他完全不要控制制海权,而提出了“保船制敌”的愚蠢战略。

中日宣战后,李鸿章的包袱更重,他既担心舰队远出有失,又忧虑日军袭击北洋防区。所以8月9日日本舰队佯攻威海、旅顺港,实则诱北洋水师回航让出制海权。李鸿章本也不想要制海权,即令“全队回防”,让出制海权。光绪帝更担心沽口有失,也电谕丁汝昌“不得远离”。从此,北洋水师再无远巡之举,仁川、大同江海口的制海权悉由日本舰队控制。 8月26日,因此北洋水师机动舰队多次出巡无功,朝野愤然,光绪将丁汝昌革职“戴罪自效”。

李鸿章则为丁汝昌辩护并正式提出“保船制敌”的战略方针,认为“海上交锋,恐非胜算”,“论海军功罪,应以各口能否防护,有无疏失为断,似不应以不量力而轻进转相苟责”。

光绪本不是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他一直想亲政后显示出有所作为,但因胸无韬略,故对日宣战后一直在自相矛盾,战守不一。至此,他最终同意了李鸿章的错误战略,从此北洋水师放弃与日本争夺黄海制海权,主动退守“北洋各口”,即不远离口岸,不出渤海一步。

在这一错误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日本顺利从海上支援侵朝陆军,导致清军在朝鲜的全面失利。 其后,黄海大战再次失利,不能不说是李鸿章战略思想的失败,但尽管如此,北洋海军仍有实力。黄海大战中日双方胜负悬殊不是太大,李鸿章如果改弦更张,坚决出击控制制海权,鹿死谁手也仍未可知。但李鸿章反而更加信为“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在刘公岛之役,他更主张陆、海军坚守龟缩,“不得出大洋浪战”。后来由于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攻占辽东岛,护送2万陆军在成山角登陆,李鸿章才有所悔悟,几次电令丁汝昌“出海拼战”,但由于丁汝昌未执行命令,终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实际上,李鸿章早在《筹议海防折》中就早已提出“守定不动之法”。其实,这是一种愚蠢的战略思想,舰队应具有机动性和进攻性,李鸿章只把舰队当成要塞的活动炮台和辅助炮台,这样还要海军干什么?

但是,李鸿章虽败,却败得明白,刘公岛之役丁汝昌倘若坚决执行李鸿章“出海拼战”这一新的战略方针,大局仍有可为,起码不致全军覆灭。北洋水师之败,李鸿章犯了战略方针的错误,尽管战局之末他才明白,但毕竟是太晚了。

0 阅读:13

奇谈史话

简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带你深入品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