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有句名言"半生师笔不师刀"。一是说碑刻不是原帖 ,实际已是刻工二次创作 ;其二是说碑刻出土后, 经过历代拓印,年久剥蚀,原来初出土时的碑刻痕迹都已经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
例如《张迁碑》
(明代拓本 ,"东里润色"四字完整)
最早是于明代初年出土,出土后当时碑文字迹清晰,后来到明朝正德年间,短短百年功夫 ,人为损坏和拓印,少了5个字,然而最著名的“东里润色”4字尚好;
再延续到清朝乾隆时期,“东里润色”“东”字缺损下部半截,“润”字也模糊了半边,基本没有了,仅仅其"三点水旁"只有"中点"硕果仅存,“色”字与下边的“君”字大半部分也看不到了。
(清代乾隆本,东里润色大部分缺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文物古迹保护力度,所有珍贵的碑刻禁止拓印 还用钢化玻璃密封住,只能远观 和欣赏,尽管如此,近年经专家统计考证,此时和最初明代出土的初拓本比较,共缺失65个字,难以认读的36个字。
《张迁碑》目前广泛临习本有明代拓本、清代拓本、影印本和仿刻翻印本。明朝时期拓本为最早最珍贵的版本,而又以“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的程度为标准。现存的是故宫博物院藏本,为最上乘佳品也称“东里润色”本。
所以鉴别《张迁碑》珍贵与所处年代,"东里润色"是最重要的标准。后来有人干脆直接把"张迁碑"改称为"东里润色碑"。
不仅如此,再看下面"明拓本"的右上角"辅"字,右竖画与左竖画平齐完整,
而清乾隆本,"辅"的右边竖已经缺失一半,堪忧的是现在临习者大多选购的清代本,所以临碑帖 以为"辅"字右边不完整就是原碑,照猫画虎也写了一半。更有甚者以为这是古人神秘的用笔技巧,"东施效颦"把这种碑刻拓本的错漏之笔,发扬广大,憶造出丑书的创新笔法。
类似还有下图左边行"贡"字,初拓本上半边"工"字的横画,用笔细润,而后来拓本"工"字已经写成粗犷的横画了。可以说风格面目全非。还有"九"字一捺,也有一定的变异。
再说王羲之小楷《黄庭经》,最早是黄素绢丝本。早已失传,后来宋代人们把原帖摹刻在石碑上,才有了拓本流传。
(黄庭经 宋代拓本)
而我们现在常用大多是明拓本《黄庭经》,与最初的宋拓本比较一下,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图,最初的宋拓本 用笔细致入微,有些行笔起止转接清晰可见。飘逸洒脱,更接近王羲之笔法。
(王羲之黄庭经 明拓本)
而后来的明拓本,用笔明显厚润浑朴,似乎历经宋,元,明几代的拓印 ,笔画已经变粗了许多。初拓本书写风格有了微妙的区别。
《黄庭经》最初的是魏晋时期颇为流行的道家养生经典,王羲之此帖法度极严谨,其气象雍容清逸,意态秀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