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逝,十常侍宦官集团联手密谋暗杀了外戚大将军何进。这个阴谋导致了宫廷内部的巨大混乱,使得当时的汉少帝不得不被迫逃离皇宫。与此同时,来自西凉的董卓趁机控制了少帝刘辩和后来的献帝刘协,执掌朝政的实权。
董卓剧照 | 来源网络
公元189年9月28日,在西凉军阀董卓的主导下,汉少帝刘辩被废,汉献帝刘协继位。随后,董卓以献帝的名义,展开了一系列行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他采取了大肆封赏各地诸侯的策略,试图通过此举来获取人心,比如将袁绍封为渤海太守、张邈封为陈留太守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完全控制各地诸侯的野心,之后的关东诸侯联合讨董就是最好的说明。
董卓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诸侯中崭露头角,其首要原因在于何进的密令,促使他带兵进入了京城。
当时,外戚大将军何进私下密令,邀请各地军阀领兵进京讨伐十常侍,而董卓就在此列。当时,何进外戚集团与十常侍宦官集团的斗争十分激烈,汉少帝年幼无法左右全局。董卓意识到此时进京定能立下大功业。
因此,董卓果断率军赶往洛阳。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何进却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下被十常侍反杀。随即,何进的部下袁绍迅速反应,率领军队攻入宫殿,展开了对宦官的大规模清剿。
董卓在得知这些消息后,并未立即采取行动。直到获悉中常侍张让挟持了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城,朝北邙山方向逃去,董卓才匆忙率军赶往北邙山。果然,董卓在北邙山发现了被吓哭的少帝刘辩。
原本董卓可以凭借“勤王救驾”的伟大功绩,先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结果却是激怒了各地诸侯。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董卓废黜了少帝,立了献帝,这给了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讨伐他的理由。
汉少帝剧照 | 来源网络
董卓在北邙山之时就已有废黜少帝的想法。《后汉书》记录了当时董卓与少帝对话的情景,少帝吓得结巴,而陈留王刘协却应对自如。
因此,董卓认为陈留王刘协比少帝更适合当这个天子。加之,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董卓与董太后有着同族的血缘关系,董卓因此有了废黜少帝的想法。
当时少帝正处于13、14岁的少年青春期,而刘协只是一个7、8岁的幼童。董卓也只是见过两人一面,很难判断谁更优秀。董卓废黜少帝,立刘协为帝,可能并非出于评判谁更有才能,而是为了换一个年纪更小、更容易控制的傀儡而已。
进京之后,董卓通过吞并了何进的旧部,并利用手段笼络了吕布,实际上牢牢地控制了洛阳地区的全部军权。
于是,废黜少帝的计划被提上议程。他首先与袁绍商议,试图争取这位享有四世三公威望的人物支持,因为袁绍是平定宦官、诛灭十常侍之乱的功臣,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然而,结果却出乎董卓的意料。袁绍不同意废黜少帝,于是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居然同意,袁绍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官职逃往冀州渤海郡。
汉献帝剧照 | 来源网络
在逼走袁绍之后,董卓在朝会上正式提出废黜少帝的议案。但此时,尚书卢植站出来直接质问他是否有权力随意废除天子。董卓在场被公然质问,无言以对,朝会陷入了僵局。
原本董卓打算趁机杀害反对者卢植,但被强行召来的蔡邕劝阻,卢植最终也选择弃官逃亡,逃过一劫。
公元189年9月,在清除了所有阻碍之后,董卓举行了汉献帝的登基仪式。
汉少帝被废黜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不久之后,在董卓的胁迫下,何太后和少帝相继离世。
后果: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的专横举动激起了各地诸侯的义愤。这一霸权行径成为各地诸侯联合起来,以联合讨伐董卓为旗号的契机,形成了关东联盟。这一事件成为了诸侯混战的起点,中原从此进入动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