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秦二世实行严苛的统治政策,激起了六国贵族和平民百姓的不满。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此次起义掀起了反秦的浪潮,势如星火般迅速蔓延。
在公元前210年的十月,刘邦正从沛县押解犯人前往骊山途中(经过芒砀山山泽),发动了起义,这一行动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名叫刘太公,母亲名叫刘媪。”这段描述揭示了刘邦平凡的出身。在家中,刘邦排行第四,因此被称为刘季,相当于今天的“刘老四”。至于刘邦的父母,则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父亲是刘先生,母亲是刘女士。这样一个出身平凡的人,是如何成为秦末起义军的领袖,最终登上皇位呢?
刘邦剧照 | 来源网络
首要原因在于刘邦个人独特的领导气质和魅力。
尽管刘邦出身低微,有一段游荡闲逛的时期,并且历史上也记录了他“喜欢酒和女色”的一面。年轻时,刘邦曾离乡闯荡,与在信陵君手下担任幕僚的张耳结交。
然而,随着秦国的统一和灭亡魏国,张耳被通缉,刘邦也只得返回家乡。但他在魏国期间的所见所闻,却备受家乡人推崇,很快就被封为亭长。
尽管刘邦此前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他却拥有独特的领袖气质。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因此与县内各级官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其中最亲密的包括萧何和曹参。这些后来在楚汉之争中成就斐然的年轻人,在当时也只是地方上普通的小官而已。
刘邦 吕雉剧照 |来源网络
其次,刘邦娶了吕雉,逐步积攒成为领导者的实力。
有一次,沛县县令的好友吕太公避难到了沛县,引来众人的祝贺,刘邦也来凑热闹。然而,参加宴会需要缴纳一千钱,未缴足者只能坐在外面,而负责收钱的人是萧何。
没有足够的钱,但刘邦厚颜无耻地声称已交了一万钱。这一谎言吸引了吕太公的注意,他觉得刘邦相貌出众,当场决定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邦。
当时吕太公的身份地位远高于刘邦,他的支持成为刘邦日后反秦起义的第一份助力。
斩白蛇起义 | 来源网络
再次,是刘邦在斩蛇起义中树立了神话般的领袖形象。
刘邦奉命押解犯人前往骊山途中,有众多人逃脱。按规定,官员若让犯人逃脱会面临死刑。刘邦决定放走所有逃犯,自己也逃离了,有十余人愿意跟随他,这个小团体成为了初步的“反秦势力”。
这些人在一起畅饮后,夜晚来到一片沼泽地。夜晚不宜在沼泽中行走,但刘邦醉酒后不愿停下。考虑到前方可能有危险,他们派人去探路。探路者回报前方有一条巨蛇阻挡去路。
醉酒的刘邦毫不胆怯,一剑将巨蛇斩成两截。酒醒后,一行人回到斩蛇地点,只见一位老妇在哭泣,声称刘邦杀了自己的儿子白帝子,并随即消失。
这段传说让人觉得刘邦是不凡的存在,有如赤帝子。尽管传说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开始越来越信服刘邦,认为跟随他才有出路。
后来,沛县人民不堪压迫,起义杀死了沛县的县令。起义后要选举一位领袖,大家一致认为刘季(刘邦)应该当领袖。刘邦虽然推辞,表示自己能力不足,担心保全家乡百姓,但由于其他势力害怕灭族,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大家最终推选了刘邦。刘邦成为沛县县令后,特意选用红色旗帜,以映衬自己斩蛇的传说。
楚汉之争 | 来源网络
最后,刘邦的识时务,投奔当时实力强大的项梁寻求支持。
在起兵后,刘邦率领军队向北进攻胡陵,并以丰邑地区为主要根据地,连续攻克薛县、戚县等地,形势逐渐向有利方向发展。然而,就在刘邦在前线奋战时,却传来了丰邑地区的坏消息:原本对刘邦不屑一顾的雍齿背叛了他,投效了魏国周市。
丰邑是刘邦的主要根据地,他的亲人都在那里,因此雍齿的叛变对刘邦来说无异于重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雍齿投靠魏国,驻守在胡陵、薛县等地的刘邦部队纷纷效忠魏国。换言之,刘邦辛苦争取的领土都被魏国控制了。
刘邦立即率军回到丰邑,试图夺回控制权。但无论尝试了多少次,都以失败告终。刘邦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夺回丰邑。这时,项梁率领部队经过薛地,刘邦立即带着手下投靠了项梁。项梁提供了五千精兵和十个战将支持刘邦,帮助他成功收复了丰邑。刘邦的识时务之举,向实力强大的项梁求援,为他在乱世中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终助他称霸天下。
结果:刘邦在秦朝末期发起了起义,逐步壮大实力,成为了重要的反秦力量,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