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说》连载十八

宁静致凡 2024-02-25 09:33:11

第十八章

物极必反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现代汉语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新说

由“道”演化而为“德”,“德”再演化而为“仁、义、礼、乐”,再由“仁、义、礼、乐”衍化而为“权术”,表示人类的心路历程正每况愈下,愈陷愈深。但所谓“术化”的妙用,亦是“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

“仁义”,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是“仁爱与正义”。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称,而且常与“道德”并称。

借此探讨一下道家与儒家的区别。

1、孔子与老子比较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谈仁义,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讲道德,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和艺术大师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

2、儒家与道家人性论比较

儒家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道家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

儒家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琐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

儒家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的图泮,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3、儒道两家思维方法比较

两者皆善于辩证思维,看到矛盾的对立运动与转化。儒家尚刚,主动贵有,善于抓住矛盾的主导方面;道家尚柔,主静贵无,善于觉察事物发展中的曲折、反复和否定因素,重视生命内在底蕴的积累培育。

儒家之所短,正是道家之所长。儒家的思维比较接近现实人生,哲学的思考不离人伦日用;道教的思维弘通开阔,调整于天地之先,探究于生死之际,是非之上。

4、儒道治国论比较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5、儒道理论倾向比较

儒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阐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道家学说也关注社会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已大大突破了社会人生的范围,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讲究天道,热爱自然。

儒道两家,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但儒家是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道家则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道。

事实上,无论在任何时候,“大道”都在,只是不一定被所有人认知和理解。有些道理让哲学家和宗教人士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便越发变得玄妙起来。单单因为“仁、义”“孝、慈”容易被百姓理解和接受,所以常常把“仁、义、孝、慈”归入道德范畴,天天被百姓挂在嘴边。

社会上重视知识与文化,尊重人才,从而使受过教育的人受益,便引起了某些不愿意或者不能接受足够教育的人的妒忌。有部分人认为靠正道不能发财,或者发财太慢,便选择了旁门左道,并美其名曰:靠智慧赚钱。一旦成功,好处来得比正道更迅速、更轻松,自然引得众人仿效。这种投机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可能引得许多人放弃正道。国家危矣!

0 阅读:4

宁静致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