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浅谈几点逻辑!
我们常听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AI的尽头是生物技术!
多少人因为这话,而选择了生物和医学专业,但后来却感觉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这话并没有错,但这些话都是老美巨头们说的,如果你懂得老美的经济体系,那么自然就明白这话的真谛。
去看美股,科技巨头会不断轮动,但美股医药股却不断穿越走强,比如礼来、默沙东等。
好了,说这么多,其实想跟大家聊聊创新药。
关于创新药,国内其实存在巨大分歧,分享市场中创新药的几点逻辑。
创新药对利率更加敏感
创新药、生物科技都是烧钱很多、融资不少的企业,因此对美国利率最敏感的,就是生物医药板块。
只有融资成本低,他们才能融钱做实验,融钱做并购;倘若融资成本畸高,很多基本的投融资活动都会受影响。
春江水暖鸭先知,降息预期下,创新药容易先行。
创新药的成功率很低
创新药,是一种“探索金矿”的过程,赚的是一个概率的钱。
仿制药是一种“健康税”,民生属性决定了其一定是一个低毛利率的行业,创新药的终局都是仿制药,而专利期内的高利润则是对这种“探索成功”的一种奖赏。
Biomedtracker曾经统计了2011至2020年一共1779家公司共9704个产品中的12728项临床,分别得出来从临床一期至NDA不同阶段的成功率,如下图所示,分别是52%、28.9%、57.8%、90.6%。
这就意味着,一款创新药从立项到上市,不考虑其它外部环境因素,一路走向成功的概率只有7.9%。
国内创新药的分歧点
政策方面对于创新药审批加速,有利于创新,但医保压缩了创新药的利润空间,不少企业寻找新的突破点,出海成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点。
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在持续,从授权合作到自主出海,均看到一些已经落地的公司和产品。
诸如百济、康方、再鼎等企业的部分单品,我们能看到一个类似产品导入以及成长时期的商业化放量增速,这是一个正常市场里会发生的事。
不过市场上有人认为如果是出口,那么创新药要解决的就不仅仅是要做到国内第一,甚至要做到世纪第一,才能在出口方面具备优势,这对于创业药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估值低+政策利好
虽然说,在大的方向上来说,国内创新药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并不影响其短期的炒作。
看了一下目前机构相对认可的短线逻辑就是估值低+政策利好导向。
2021年是创新药公司股价高点。
随着创新药领域研发扎堆“内卷”加剧、PD1医保价格大幅下降及创新药门槛提升等问题,创新药投资降温,Biotech公司市值一路下跌。
直到2022年10月份,随着疫情管控逐步放开,以及创新药行业政策利好、医保谈判结果超预期等,创新药迎来较大反弹。
2023年4季度随着医疗反腐影响减弱以及宏观环境预期改善,创新药迎来新一轮行情。
2024年初随着大盘下跌,以及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等影响,创新药块大幅下跌,处于历史相对底部位置。
政策方面首先是创新药首次写入Z府工作报告中,其次2024年医改《任务》出炉。
有媒体表示《任务》侧面提示,新版基药目录和“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文件的发布或在今年完成,算是首次官宣明确全链条支持创新药。
此外,近期,北京、广州等多地发文促进创新医药发展。
(汇总相关企业,非推荐)
恒瑞医药:国内化学制药实力第一,最有机会挑战国际医药巨头的中国公司。
复星医药:国内创新药研发实力排名第二。
君实生物:国内单抗领域龙头企业,在研产品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类疾病。
药明康德:国内医药外包行业龙头,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的CRO和CMO一体化公司。
百济神州: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商业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主要产品百悦泽、百泽安、帕米帕利。
百利天恒:公司有9个创新生物药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