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建了个模拟仓,想看看在A股一动不动会是什么结果,结果就是相当惨烈。价投就是这么件事儿: 投对了,你在4200点,比如长江电力和中国移动;投错了,你在2400点,此处省略掉一堆名单。别看大盘年内还是红盘,今年个股平均涨幅却是-16%。
模拟仓中最显眼的当属中公教育,从巅峰时期的43跌到现在不到两块钱,跌幅超过95%。上轮牛市中机构疯狂重仓这玩意儿,两年涨了7倍,现在看来这些机构到底是水平菜还是揣着基民的钱装糊涂呢?拖欠工资,终止激励,甚至还被传出破产传闻,虽然随即被董秘否定,也不影响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的中公教育正在走向市值消亡的边缘。
A股市场真的太魔幻,曾经教培A4文件把行业搞崩时,我也一度觉得中公教育的膝斩是错杀。从逻辑上来说,我国城镇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大学毕业生增加,就业压力下考公意愿增强;中公品牌度好,网点覆盖广,教研投入大,无论是基本盘还是转型能力理应都是稳定的。2020特殊时期中公教育业绩逆势增涨,还扩张了50%的网点数量,一切看起来歌舞升平,谁能想到这竟是公司赚钱的最后一年?
其实当时就有端倪: 公司大存大贷,投资楼房,资本性支出占营收的比例超过40%,负债率持续暴增至90%以上,把教育做成了重资产高杠杆行业。教培公司跑去炒房,其中的经营风险和不透明的财务成分不言自明,只是在牛市里压根儿没人思考: 这种经营模式真的适合教育行业吗?
果然,20年后公司情况急转直下,连亏三年。股东也开始卖公司,前4大股东持股比例从75%降低到20%出头,从解禁开始就一直卖,卖到4、5块钱还在减持,套现几百亿。突然明白过来,管理层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好好做公司,滚雪球式的经营方式就是为了把市值做大,最后把公司卖给你。目前公司3/4的股份都已经甩给了二级市场的小散们,股东们给的理由是套现借钱给公司纾困,搁你身上你信吗?
另外,2020这个时间节点很关键。为什么即使在出行受限制最大的2020年,中公的利润都是优秀的,结果放开后反而开始年年亏损了呢?中公当初借壳上市时有个对赌协议,要求2018、2019、2020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13亿和16.5亿,然后这三年全部顺利达标。上市前两年分红29亿,超过了当时的利润总和,这一套放现在已经很熟悉了,但在当时没人觉得异常。众所周知,利润是个财务概念,而非真实数字游戏,在对赌协议完成后的第二年,中公教育直接从赚23亿变成亏23亿,很明显就是因为家底掏空,做不出利润来了。
要知道,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在放开后的两年,业绩明显是持续回暖的。
好了,今年一季度,中公教育利润也回暖了,但这业绩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公司去年已经把研发人员裁了一半,一季度销售支出降低了4.74亿,可以说利润是靠精简组织和支出省出来的。这种优化对于未来业绩影响是否正面并不重要,先避免退市风险再说。公司上期向股东借款10亿,本期偿还1个亿,大股东减持确实也借了点钱给公司;可股东转换身份成为债主,说明他们也认为教育行业风险很大,不值得冒险,宁愿做债主也不愿做股东。公司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在好转。
这家公司聊到这里基本也差不多了,一个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动是暂时性的,不能一棒子打死,但一旦管理人员开始无底线减持,这就是原则性问题了。没救,也不值得救。我在雪球上看见这玩意儿6、5、4块都有人抄底,还煞有介事的分析基本面和k线、趋势,套了一批又一批人,我实在感到费解。在我看来,这种公司就连思考基本面反转的价值也没有,反转了又怎么样,股权都给你,你自己去经营吧。公司都要卖给你了,怎么还有人心存侥幸呢?指不定哪天就真的破产了,你大概率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远离圈钱的公司,买好股得好报。今天就聊到这里,祝大家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