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题材之一,它并不只是“妓女创作的文学”,还涉及与官妓、私妓有关的文学。那么,青楼文学自何时出现?它又为何在唐代得以兴盛?
陶慕宁教授在《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研究了青楼文学产生的条件,青楼文学与青楼之间的关系,以及科举、士风等对青楼文学的影响。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古代娼妓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的情感寄托。
“青楼”一词开始与妓女并无关系,它只是一种阀阅之家的代称,到了唐代,才渐渐广泛的用于指代妓女的居所。因此,青楼文学也是从唐代开始兴盛,大量的诗词、小说、笔记中有所体现。
至于青楼文学为何在唐代兴盛,这与唐代重视科举有密切关系。唐代每年到长安应试的举子有两三千人,其中多数是地主阶级,这些人奢纵放恣、流连声色场所,而他们日夜奔走也需要精神寄托,青楼无疑是最适宜的场所。此外,唐代的婚姻制度造就了很多同床异梦的夫妻,一些士大夫为了维护家庭稳固,又想摆脱家庭、伦理负担,获得心理的平衡,也是选择了青楼这一场所。
这些士大夫中,不乏房玄龄、白居易等人,如此大人物自然也是妓女们愿意接纳的。一来,他们风流倜傥、出手阔绰;二来举子的身份往往能使人产生一种深浅莫测的敬畏之感;三来唐代妓女名声地位的起伏,与名士举子的品题月旦有关,这直接影响妓女的衣食来源与青楼的营业收入。
可以说,唐代青楼文学的兴盛,是士子文人与青楼妓女之间彼此依倚、互相推毂造成的。这对于唐诗的繁荣其实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除了出自士人之手的诗词之外,妓女也有创作出作品的,比如薛涛,她的《风》《月》等诗显示了她的才情与个性意识。只不过在当时社会,她的理想终究无法照进现实。
只不过,到了宋代,官妓、营妓等地位都低于前朝,这主要源自士大夫对她们的歧视。明代的青楼文学流露出所谓的平等意识,尤其杜十娘形象的出现,才真正把妓女的人格问题提升到议程上来。到了明末清初,名妓也得到了一定的尊重与认同,譬如我们熟知的秦淮八艳,柳如是甚至可以以平等的人格参与党社名流的集会。清代随着小说、戏曲的传播与改编,青楼文学更加兴盛,当然我们也可从中看出古代女子婚姻状态与女性的心声。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是一部梳理青楼文学发展的著作。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品文中涉及青楼文学题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