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比肩武则天的女人是谁?她死后,威震朝堂的五大门派又是哪些?

高旭评历史 2024-01-11 15:18:02
四处救火的同时,邓绥对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方面还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四字:开源节流。

邓绥下令削减皇家祭祀大典的名目并俭省膳食。她本人带头一天只吃一餐,减少宫廷御马的食料,紧急喊停宫廷的多项改建工程。在邓后的亲身引导下,王侯公爵也自觉削减封地税收。朝廷由此节省数千万花销。

节流的同时,邓后也非常重视兴修水利,下令在几个重灾区比如三辅、河内、河东、上党、赵国、太原等地区修理水渠,通利水道,灌溉田地。

在邓绥的以身作则下,大汉终于挺过了持续数年的十多年的灾情,天下渐渐恢复平静,全国形势逐渐稳定下来。

搞活经济的同时,邓后也十分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她深知,治国需要大才。

永初元年三月,邓太后下诏让三公九卿,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直接举荐“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道术”,包括天文、历数、医方等方技数术)

永初五年,邓太后再度令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有道术”之人,同时派出公车特征入京,并表示“朕将亲览焉”,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终于入京了!

张衡的家族是当地豪族,祖父张堪自小被人称为圣童,光武帝时曾担任蜀郡太守。和帝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他没有接受。邓后上台后,邓骘极为欣赏张衡的才华,多次征召他,张衡还是不应命。

为啥呢?

张衡看不上这些权贵,认为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他仿照班固的《两都赋》,花了十年时间作成《二京赋》,用以讽谏朝廷。

邓后宽宏大量,不计较其对朝廷的讥讽,反而以公车特征张衡。张衡感动了,他决定入京辅佐邓后。先拜为郎中,继而升迁为太史令。张衡不仅为邓后出谋献策,起草文书,元初四年,更是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的天文仪器一浑天仪。

这玩意没有海量的物资作保障,就算财力雄厚的豪族也玩不起。

咱们这个系列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民间其实有大量人才,关键你得识货,更要有包容、虚心纳谏的胸怀。

邓后深谙其理,辟四门而开四聪,即使是刍荛(割草砍柴之人)的建言和谋虑,她也将其纳入决策范围,予以采纳。

同时为鼓励民间的言论,邓后还赦免了言论罪。永初四年,邓绥下诏:自汉章帝建初年间以来,所有因言论不当而获罪的人,一律赦免,准其回家。

光这一条,已经秒杀前朝很多皇帝!

此外,同为女性,邓后为解放妇女事业也是殚精竭虑。

邓后临朝执政后,邀请博学高才的才女班昭参与政事,为宫女提供教育,婢女们学成后,大多能对朝政得失有所毁誉,邓太后便将其中资历深厚且德高望重的婢女封为“中大人”。

当然最有人性化的无疑是下面两条:

释放守陵妃嫔。按照旧例,皇帝去世后,无子妃嫔都要到陵园守陵。和帝驾崩后,周贵人、冯贵人等嫔妃按例要到和帝的陵墓守陵,邓后亲自到洛阳北宫增喜观询问,听任她们自己决定去留,当日便释放了五六百人。

释放宫女。东汉开国至今八十多年中,因选妃、亲人犯罪等事由入宫的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延平元年六月,邓后下令因罪被罚入宫的,一律赦免为平民,并准其回乡,以解宫人思乡郁闷之苦。各官府、郡国、王侯家的奴婢,有生病或年迈的,也都一并遵照实行。

所以很多时候,皇帝执政和外戚专权又有什么区别呢?对老百姓好就行。

大权在握的邓后对权力的认识远甚之前的窦家。

当时,邓氏一族有两大“根据地”:一是老家南阳,二是京师洛阳。他对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下诏:邓骘等人虽安分守己,但邓氏子弟不少,难免有人会违法犯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严惩,不留情面。

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贿赂的事情被揭露后,邓骘就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这在外戚、宦官轮流掌权的东汉确是少见之事。

邓家没有出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与邓后的严格约束是分不开的。

在她治理国家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东汉王朝顺利地度过了天灾人祸不断的十年,为了国家她当真做到了“鞠躬尽瘁”,与国于民邓后都是有功的!由此被视为历代临朝太后的典范。

然而她还是深深地得罪了一个人,一个可以将邓家彻底掀翻的人:刘祜。

刘祜已经二十七岁,然而他依然是个被人绑了手脚的“木偶”,朝中一切大权都在邓太后手上,他上朝只是摆设而已,大小事例,全听邓太后处置。就连自己的婚事,也要听邓后安排,册立邓绥弟弟邓弘的姨妹之女阎姬为皇后(这是个狠人,后面有大戏份)

洞察皇帝的心思后,一些投机分子开始围拢在刘祜身旁,不断诽谤邓后,激怒皇帝与太后的关系(王圣见太后久不归政,虑有废置,常与中黄门李闰、江京候伺左右,共毁短太后于帝)

邓绥的堂弟越骑校尉邓康看出了危机,他觉得邓家已经走到最高峰,如果不及时“悬崖勒马”,一旦刘祜亲政,很可能像窦氏那样摔得个粉骨碎身。英明的太后这次却犯了“糊涂”,将邓康免除官职,遣送边疆,更过分是,还开除其祖籍,踢除宗祠。

为什么要对邓康下此狠手呢?不久后,答案就会揭晓。

永宁二年春天,垂帘听政达十六年之久的邓后一病不起,临死前,她对刘祜提出一个请求:希望陛下能格外开恩,能和先帝(刘肇)合葬在一起。

刘祜一口答应。

然而邓后一驾崩,积聚多年怨气的刘祜就迅速展开对邓家的报复。

刘祜很谨慎,毕竟邓家现在掌握军权,一个不好,把他这个皇帝废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稳住邓家,邓绥还未下葬,刘祜再封邓骘为上蔡侯,地位特进。

随后他提出为自己的生父刘庆追封为孝德皇帝、生母为孝德皇后、嫡母为甘陵大贵人,以此来试探邓家的反映。邓家还沉浸在领头人离去的悲伤中,对刘祜的投石问路根本没有什么反应。

刘祜心定了,邓家不过如此。但谨慎起见,他决定先从邓家的盟友,宦官蔡伦下手。

前面介绍过,在扳倒窦宪时,宦官郑众立了大功,事后也得到丰厚的赏赐,一跃成了大长秋,蔡伦成了中常侍。邓后上台后,两人及时转舵投靠邓家,邓后也乐得重用郑众和蔡伦,让他们参预政事。

郑众死后,蔡伦成为宦官之首,替邓后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元初元年,邓太后以伦久在宿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后为长乐太仆)

刘祜对蔡伦下手还是一个原因,两人之前还有一段宿怨。

蔡伦曾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刘祜祖母宋贵人,最终将其致死,刘祜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那里认罪。耻于受辱的蔡伦选择了自尽(及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国除)

蔡伦富有才学,敦厚谨慎,常犯颜谏诤,匡正得失,性格孤傲高洁,每至假期便闭门谢客,从不结派弄权,被誉为“汉宦官之贤者”。他潜心研究的造纸术更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奉为造纸鼻祖。

只可惜,还是倒在了残酷的权力斗争下。

作为蔡伦的亲密盟友,邓家始终袖手旁观,根本无意搭救。邓家以为自己的乖巧表现会让刘祜放过他们,结果蔡伦一死,刘祜马上就对邓家动手,大将军邓骘和度辽将军邓遵,遣归封国,邓氏集团中另一位权高位重的的人物,尚书邓访被举家流放。

骨干解决后,剩下的残兵败将,如西平侯邓广宗、叶侯邓广德、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就很轻松了,全部贬为庶人。

这仅仅是开始,刘祜照搬父皇对付窦家的方法,指使地方郡县威逼恐吓,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河南尹邓豹等承受不住压力自杀,数月后,邓骘与邓凤也都绝食而死。

曾经辉煌一时的邓家一夜时间灰飞烟灭,只有两人躲过了这次政治清洗,一个是阎皇后的姨表邓广德,还有一位就是劝邓绥归政而被开除邓氏宗籍的乐安侯邓康因祸得福,得到重用,一跃成为太仆。

这会不会就是邓后为邓家所留的后路呢?顶级家族最擅长的就是两头下注,从而确保家族香火持续传承下去。

刘祜的清洗在朝廷引发了极大的动荡,毕竟邓后执政水平有目共睹,邓家在朝中的口碑也相当不错,大司农朱宠挺身而出,他哀痛邓骘无罪而遭祸,脱光上衣,抬着棺材,上书为邓骘鸣冤说((众庶多为骘称枉,帝意颇悟,乃谴让州郡)。

为了安抚天下,刘祜将逼死邓氏兄弟的地方官装模作样地处理一通,召邓家其余的成员尽数返京,同时准许将邓骘等人的尸骨运回北邙山安葬。

公卿皆会丧,莫不悲伤之。

邓家的案例也警示了其他外戚,既然安分守己还是逃不过皇帝的清洗,还不如向窦宪学,之后的那位就霸道多了!

独揽大权后,刘祜并没有什么勤政的想法,他将嫡母耿家,祖母宋家,皇后阎家这帮外戚又提拔了起来,刘秀费劲心力从官僚集团那把权力抢了过来,结果后人们是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懒政,底下的权力斗争就越演越烈,此时的权力结构就很梦幻:

嫡母派:牟平侯耿宝为羽林左军

皇后派:阎姬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担任卿、校,统御皇家禁军。

宦官派:亲信的宦官江京和樊丰分别担任大长秋和中常侍。

乳母派:刘祜的奶娘王圣及女儿伯荣。

祖母派:尊祖母宋贵人为敬隐后,宋氏家族担任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官的有十余人(这一派因为和安帝关系较为疏远,后续没有参与权力的斗争)

来看看各自的底色。

皇后派:

阎姬名门之后,祖父阎章精晓国家典章制度,在明帝永平年间任尚书,两位妹妹被明帝选入宫中,封为贵人,阎章一跃成了皇亲国戚。然而,刘庄对外戚防范甚严,有兴趣的可以移步这篇:阴丽华的两位驸马爷为何都被他儿子干掉了?宫斗的王道是什么?

阎章仅坐到了二千石的步兵校尉,但是看到马、窦、邓三家的事例后,阎家坚持走后宫之路。元初元年,在邓家远方亲戚这层关系加持下下,阎姬终于被选入掖庭,第二年,就被立为皇后,入居中宫。

然而阎姬还有一位强大的对手,太子刘保的生母李氏。阎姬很直接,常规的宫心计比如诬陷、造势等她都不屑为之,一杯毒酒就解决了李氏(后专房妒忌,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鸩杀李氏)

乳母派:

乳母王圣因抚养安帝有功,依靠帝恩,大肆受贿,生活极其奢侈。刘祜在国库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坚持为她修建宅第,屋舍毗连不绝,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攻山采石,转相迫促,花费巨亿。

宦官派:

宦官樊丰更加肆无忌惮,竟敢假造诏书,调拨大司农所管国库钱粮各自大肆建造家舍,花费人力、财力不计其数(丰、恽等见震连切谏不从,无所顾忌,遂诈作诏书,调发司农钱谷、大匠见徒材木,各起家舍、园池、庐观,役费无数)

这些货色齐聚一堂,东汉政局开始步入了诡异奇幻的过程,废太子事件即将上演。。。。。。​

1 阅读:40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