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之后,五大门派激战洛阳,谁能攀顶权力的巅峰?

高旭评历史 2024-01-19 15:56:23
五大门派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士大夫集团看不下去,代表人物太尉杨震出场了。

杨震,字伯起,出身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在东汉是顶级豪门,杨家是怎么起家的呢,得追溯到高祖刘邦开国时。

当年,项羽兵败垓下,灌婴属下有一个叫杨喜的年轻人在项羽自杀的时候,及时冲上去砍得一块大肉,凭借这刀,刘邦封其为赤泉侯。到了霍光时,杨家还出过一个名气很大的宰相杨敞(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

杨震本人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五十岁才步入仕途,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位贤人,于是举其为茂才,杨震之后的仕途犹如坐火箭般,历任刺史、太守、太仆、太常、司徒。

从茂才到司徒,别人几辈子都跳不到的高度,杨震只用了十一年。

回顾下东汉当官的途径,大部分都是孝廉上来的:

一般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地方官员考察后向中央推荐人才,是入仕的正途,每年推举。地方上的人才被举孝廉后,做什么呢?

孝廉的出路最多的是在皇帝身边当郎官,然后再由郎迁中央或地方官吏。

郎官因为一直跟随在皇帝身旁,皇帝如果觉的这人不错,就会派他先进入尚书台学习锻炼,作进一步考察与培养。

茂才这种高级推荐权是不用走宿卫、郎官环节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系统的,所以当时三公征辟被视为当官的快车道。

和帝走后,皇帝们比较懒政,三公级的高官慢慢被几个豪族垄断了,像““家世二千石”、“世为二千石”、“世吏二千石”、“累世二千石”、“五世二千石”这种词语几乎充斥于魏晋史书的开篇介绍。

最顶尖的豪族控制了最高级的官员编制,从而拿到了更优厚的人才推荐名额,而这些名额自然就会给子孙、姻亲和老乡。

所以科举制度还是有很大的优越性,否则平民百姓何时有出头之日?而一个看不到希望的社会将会迅速板结化,稍有风吹草动国家就会陷入动荡之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将会响彻大江南北,无数的野心家也会趁乱而起。

来看看杨老夫子后代的当官情况

子孙辈几乎干过太尉这样的高官!

说回杨老夫子吧,杨震和袁安有的一拼,为人公正廉明,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担任涿郡太守时,家里人蔬食徒步,生活简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就劝他,利用权力为子孙布置点产业。

杨震义正言辞回道: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朝廷现在奸人当道,杨震挺身而出,决定重树朝廷纲纪。

杨震首先攻击乳母派:

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而无厌之心,不知纪极,外交属托,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

应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儿女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宜速出阿母,令居外舍,断绝伯荣,莫使往来,令恩德两隆,上下俱美)

王圣大怒(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

不久嫡母派的耿宝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不同意。

耿宝亲自询问杨震说:李常侍是陛下亲近的人,陛下想叫你推荐他的哥哥,我耿宝不过是传达陛下的意见而已。

杨震很干脆:如果朝廷想令三府推举,应该有尚书的命令。

耿宝恨极而去。

皇后派的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举荐其亲友,杨震仍不同意。

外戚这边在要官,宦官也不消停,樊丰、谢挥等人假造诏书,调拨大司农所管国库钱粮、将作大匠所管众多现成材木,各自大肆建造家舍、园地、庐观,花费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杨震上书要求皇帝严惩樊丰:抛弃那些骄奢之徒,杜塞妖言的来源,秉承皇天的警戒,莫令威福久移在下,大权旁落。

樊丰是刘祜的心腹,事情最后不了了之,樊丰对杨震从此心怀怨恨。

取消王圣的封侯资格,弹劾樊丰等人不尊法纪,拒绝耿宝与阎显的要官行为,一挑四,杨老夫子的确勇气可嘉!

被激怒的四大门派决定联手了,樊丰与耿宝出面诬陷杨震心怀怨恨,刘祜这次倒是从善如流,迅速罢免了杨震的一切官职,将其赶出洛阳城,遣送回老家。

邓后才死数年,朝廷就变得乌烟瘴气,不久是外戚、宦官专权,连乳母都上场了,时年七十余岁的杨震真的累了。

经过洛阳城西夕阳亭时,杨震把儿子及众门生都叫到跟前,他说道:我蒙受皇恩,居高位,眼看满朝妖孽却不能诛,有何面目得见日月!

交代完后事,杨震自杀身亡,时人皆为陨涕。

顺帝刘保即位,樊丰、周广等伏诛,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至朝廷申诉杨震的冤情。刘保念其忠勇,下诏任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钱百万。

一个家族的崛起,必然有一位开路者不畏艰辛、披荆斩棘,弘农杨氏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四世三公的顶级家族,杨震功不可没!

杨震一死,五大门派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将目标对准了太子刘保。

阎后毒杀刘保的生母李氏后,怕太子继位以后会追究杀母之仇,一直处心积虑地要将刘保除去。但刘保自幼简朴淳厚,宽仁温惠,敏捷通达,阎后始终找不到机会。

既然正面突破不了,阎后决定从侧面出击,她指使王圣、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诬陷刘保的乳母王男和厨监邴吉,虽然都是乳母,但是王圣的分量显然更重。

王圣一告状,安帝马上就将王男和邴吉砍了,刘保还不到10岁,举目四望,竟无一亲人,年纪虽小,刘保却展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他未曾表露对等人的憎恨,仅仅是哀叹而已(太子数为叹息)

即便刘保不断退让,王圣等人仍然惧怕,担心日后刘保继位,会报复他们,于是和嫡母派进行利益交换,扶持耿宝为大将军,皇后派、嫡母派、乳母派、宦官四派联手向安帝进谗言,说刘保不宜处太子之位。

废立太子事关国本,刘祜于是召集三公九卿及以下群臣,讨论废黜太子。

按说杨震被扳倒后,朝中应无人敢于挑战四大门派,但是偏偏有一人不服,论背景,这人来头还真不小。

谁呢?来历。

来历,字伯珍,母亲是明帝刘庄的女儿,曾祖父是开国功臣,替刘秀打通陇西,灭了隗嚣的来歙。

来歙的性格有多火爆(咱们后面会补刘秀开国系列),当初他代表刘秀在隗嚣的大本营跟凉州豪族谈判时,一言不合当场就抽出剑来,要砍了隗嚣,被砍的隗嚣还不敢说话,乖乖把他放了。

耿宝等人迎合汉安帝的心意,都认为刘保应当废黜。

来历不服,与太常桓焉、廷尉张皓一起反对:经书上说,年纪没有满十五岁的人犯有错误,原因不在他本身。况且王男、邴吉的阴谋,皇太子也许有不知情的,应该挑选忠心贤良的乳母和老师,用礼仪来辅助太子。废立太子的事是大事,这确实是圣上应好好考虑的(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礼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

刘祜不听,当天就废黜刘保为济阴王(帝不从,是日遂废太子为济阴王)

来历不依不饶,联合光禄勋、宗正、太中大夫等高官,散朝后组团来到皇宫门前,证明刘保无罪,要求皇帝收回成命。

大臣集体示威,这是刘秀开国以来的头一回!

眼看事态升级,刘祜左右亲信开始慌了,但别忘了刘祜可是在邓太后阴影下撑了多年的人物,他太了解士大夫的想法了,刘祜让中常侍带给众人带了一句话: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

意思意思就行了,再执迷不悟,我就要来狠的!

将作大匠薛皓率先屈服,叩头说:本来就该照诏令说的做。

来历大怒:来之前是怎么说的!大丈夫岂能出尔反尔!处理国家的事务原来可以像这种多变的么!(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大臣乘朝车,处国事,固得辗转若此乎!)

这就是人性,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士大夫们那还和你谈什么正义、次序、公平。

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官位重要,类似的情况在靖康之耻、南明之乱还会不断上演!

各人纷纷起身离去,只有来历一个人守在宫前,连着几天不肯离去。刘祜大怒,当场将其罢免,连他母亲刘惠长公主的封号也一并废黜,不得参见朝会(帝大怒,乃免历兄弟官,削国租,黜公主不得会见)

太子被废终成定论,但别急,在那场终结对决中,刘保终会一雪前耻。

延光四年,车驾去南方巡视,巡幸队伍到达宛时,汉安帝突然得了急病,车队北返洛阳途,刚抵达叶县,就死在车上。

要不要对外发布呢?

樊丰给阎后献策:如今皇帝死在道上,废太子济阴王却留在京都洛阳。消息一旦传出,如果公卿大臣集会,拥立济阴王继承帝位,将给我们带来大祸(今晏驾道次,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

于是阎后谎称皇帝病重,将尸首抬上卧车,所过之处,贡献饮食、问候起居,和往常一样,车队则急行加速返抵洛阳(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行四日,驱驰还宫)

因为表现太过亮眼,樊丰由此成为了阎家的眼中钉,不久就被清洗。

车队到洛阳后,阎后诈遣刘熹前往郊庙、社稷,祷告天地,麻痹朝中大臣,阎后则利用这个时间差,将禁军和京城的武装力量全部换为阎氏子弟掌握

控制住洛阳军权后,阎后和兄弟阎显决定迎立章帝之孙、济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继位,随后阎后才发布安帝驾崩的消息。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众人无奈只得接受这个事实,按照旧例尊皇后为皇太后(其夕,乃发丧。尊后曰皇太后)

太后临朝主政,任命其兄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的意思,就是官位权力以及办公机构比照三公,享受的是三公的权力待遇。皇太后临朝,以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权力斗争是残酷的,没有了外部威胁后,四大门派很快就展开了窝里斗。

卧榻之侧岂容他睡!大权在手的阎后决定彻底铲除另外三大门派,目标就是大将军耿宝、樊丰、王圣三人,江京因和阎显结盟,拖过一劫。

显忌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惲、惲弟侍中笃、笃弟大将军长史宓、侍中周广、阿母野王君王圣、圣女永、永婿黄门侍郎樊严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这波打击范围太广,为了获得朝臣的支持,阎显对士大夫集团也做了利益交换,升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熹为太尉,同时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郃被任命为司徒​。

阎显的弹劾奏折一发出,阎后就下诏,将樊丰、谢恽、周广皆下狱处死,将其家属徙往比景县,同时贬黜耿宝与弟弟和儿子林虑侯耿承等皆为亭侯,遣归封国;耿宝在路上自杀。王圣母子被徙往雁门(丰、惲、广皆下狱死,家属徙比景;宓、严减死,髡钳;贬宝为则亭侯,遣就国,自杀;王圣母子徙雁门。于是景为卫尉,耀城门校尉,晏执金吾,兄弟权要,威福自由)

经过这次政治大洗牌,朝廷及宫廷里的大权全由阎氏子弟垄断,其弟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阎氏外戚并处权要。

继窦氏、邓氏家族后,阎家也实现了权倾天下的理想。

然而难看的吃相,也为阎家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1 阅读:183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