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到底靠不靠谱?

辛毗渡己 2024-06-19 08:38:18

前段时间,和一个搞创投的同行聊天,我说:“最近好像没啥风口!”

其实我本意是想说“最近没啥赚钱的行业”。

朋友说:“有啊!低空经济啊!”

我改口道:“我说的是,最近好像没啥赚钱的行业!”朋友不说话了,确实,赛道、风口、概念、题材,总是不缺的,但这个风口到底赚不赚钱,就是另一回事了。

自从搞了量化交易,我确实是远离A股很久了,我知道低空经济,知道它火了一阵子了,但我一直没有时间和兴趣去研究它,因为朋友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

“新质生产力有那么多东西,为什么偏偏火了这个低空经济?”

为什么是低空经济?

低空,一般指低于3KM的空域,一般以民用客运飞行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也就是直升机和飞机等通用航空之外的其他新应用,比如可以载人(短途出行),可以送快递、撒农药、航拍之类。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领域,低空经济最近备受关注。为什么偏偏火的是它?拆了几份研报,发现卖方的分析师们,说法都一样:低空经济的三大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基础设施支撑、政策推动。

然后列举了许多政策利好,哪里又出补贴了,哪里又发文推动了。

和其他产业相比,低空经济之所以火起来,原因有三:

首先,这个行业太大,大到能牵引出诸多产业。

既然要搞低空经济,要不要基建?这不经济就拉动了?你得搞机场,要建围栏、道路,要配备车辆,还得搞诸多设施。除了硬件之外,软件也得上:控制系统、调度系统、管理系统等……

接下来,是不是得造飞机了?跟汽车一样,造一辆飞机,产业链多了去了:三电系统、碳纤维、新材料、螺丝钉、控制系统、软件、飞行员培训……

有了机场、飞机,是不是得飞了?后端的服务也得跟上:各类运营服务(撒农药、救灾救援、测绘、航拍)、保险、维修、售后……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理论上可以带动诸多产业发展,从而刺激经济。

其次,咱们搞这个有优势。众所周知,我国新能源走在国际前列,一台飞行器(eVTOL)的主要成本结构和电车一样,主要也是三电系统、飞控系统,现有的产业链完全可以接上,如宁德时代的电池等。而且飞行器对这些系统的技术要求更高,同样是电机,地上跑的和天上飞的,要求完全不同,顺带把产业升级给做了。

最后,其实是其他行业没啥想象力了。再搞半导体、汽车?没意思了。领导正在车里苦思冥想,为堵车心烦意乱,突然灵光一闪:堵车?如果能飞起来,堵车不就解决了?低空经济,似乎是一种解决方案!

但,我看来看去,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

一个行业要发展,它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一个行业要发展?因为政策支持?中国投资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但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吗?

一个行业要发展,第一推动力,应该是需求。飞行器做出来后,摆在那,最终需要有人用。

而政策,是从供给侧发力的。

看来看去,我发现这个行业之所以突然火起来,并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引致的行业爆发,并不是老百姓口袋有钱了,堵车问题实在无法解决,让老百姓极度难受了,于是刚好需求、技术都在一个点上爆发了——不是这样。这个行业之所以会火起来,是熟悉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关键在于政策支持。

也就是说,依然是基建思维。因为顶层要搞,所以各地领任务、发补贴,于是吸引资金、人才进入这个行业,开始增加供给,但然后呢?

各地政策相继推出,热火朝天,似乎形势一片大好。而包括股民在内的大多数中国投资者,都习惯了“政策市”思维,似乎顶层出了政策,要搞啥,啥就会发展起来,但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些因为催熟而过剩的产业。

比如从上海到苏州,老百姓坐高铁出行,大概需要30分钟~1小时,花费286元;即便是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用得起的豪华汽车,成本也要900元;何况券商推算出,低空经济出行一趟,成本要1500元。我们知道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净出口,低空经济一开始是因为政策支持引起的投资拉动,但投资下去的资源最终会变成产能和库存,最终需要依靠消费(内需)和净出口(外需)去消化,但出行一趟花的钱比豪华汽车还高,需求能不能消化得了到时候的产能与库存,我打个问号。

除此之外还有:

从南通某医院转运病人到上海某医院,救护车的成本是934元,花费100分钟;换成低空经济出行,花费25分钟,但成本是6273元。事实上医院现在的救护车调度也成熟了,除非危在旦夕,多少人愿意,或者出得起这个成本坐飞行器?

从虹桥枢纽到浦东的清水湖,坐地铁虽然慢(150分钟),但只要11元;坐飞行器只需20分钟,但需要花费1188元(注意即使是豪华专车,成本也才890元),请问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花这个钱?

企业包机,飞行器的成本是6596元,比专车贵了一倍。能出得起这个钱的企业,能有多少?

然而屁股决定脑袋的卖方,依然乐观:2030年,eVTOL有望突破10000架!万亿市场!水大鱼大!

而这所谓的10000架飞行器,在我眼里,属于库存,最终是要消化掉的。摸摸你的工资和钱包,你愿意为了一趟市内出行,花1000多块钱吗?你愿意为了去省内隔壁的某个城市,花掉6000多块钱吗?我愿意,但我没那个财力。

分析师道:“没事!你要是从事低空经济,未来有望赚上百万呢!”我把它这表拉出来一看,发现核心假设就在我圈出来的这条,“每年执飞次数”是否真有这么乐观?是否真能支撑起你年入百万的梦想?比如你从事空中游览业务,如果每年执飞次数是2500次,那么意味着一天差不多能接待到7个愿意坐飞机上天游览的顾客。

再看城际出行,如果真如上表所言,每年执飞次数能达到3800次的话,意味着你一天可以接待10~11个愿意花6000块钱从上海坐飞机去苏州的人。

真有这么乐观吗?读者自己把握。

如果最终的需求,内需也好,外需也罢,消化不掉这10000架飞行器,那么热火朝天搞出来的飞机,可能就是摆在机场里,吃灰、折旧、结蜘蛛网……

没有从第一性原理去思考问题是很可怕的,容易人云亦云,当年光伏的教训还没受够,又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记得林教头当时在公司里看研报,满眼都是“XX公司又上了多少GW的产能!牛逼!”我是越看越冒汗,因为满眼都是“供过于求”,可整个市场热火朝天,谁上产能,谁股价就涨,我问同事:这不意味着供过于求吗?

同事呵呵一笑:电是用不完的!yyds!

现在隆基股价都砍到脚脖子了。

那么,就没有生意机会了?

不是的。

如果目光不要放得那么长远,就看眼下,因投资拉动的基建,依然会带来产业链供给侧的一系列需求。

什么意思呢?基建本身确实能拉动需求,不然这招就不会屡试不爽了,只是基建投资最终要变成产能和库存,如果不注意最终需求,可能引发副作用——产能过剩。

想象一下,顶层出台文件,要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于是各地跟进,出台各种补贴。这就是最初的需求。

因为有这个需求,于是基础设施、飞机生产,以及相关产业链开始带动起来。造飞机的要补贴,入驻了某市的科技园;产线要买,引发设备需求;产线弄好了,要开搞,对碳纤维、大宗商品、零部件等,又有了需求。基建本身就是一种需求,只是飞机造出来后怎么办,大多数人没想过。

所以,如果你要参与的话,一定要注意经济周期,从经验上看,要注意3~4年一次的库存周期,可能到2027、2028年的时候,就会看到一对无人机放在地上吃灰的可能。幸运的是,此时此刻,低空经济还在起跑线上,很多东西还没开始,远远没到需要担心产能过剩的阶段。

当然,如果一个产业还处于起跑线上,也有可能根本没法开始,最终发现是Tree New Bee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当年的元宇宙。

一个新兴产业,存在机会,也存在不确定性,难两全,要不要入局,看你自己了。

既然还是有搞头,那么能搞啥呢?

整个产业链中,前置条件是基础设施建设,但这是郭嘉的事情,除非你从事工程行业的,愿意当包工头,那另说。对于大多数创业者,以及投资者来说,价值量最大的环节,应该是在飞行器eVTOL的产业链上。如果你是工程师,可以考虑整机的制造,如果造不了,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以及飞控系统的价值量最大,也比较有壁垒。

如果你不是工程师,但你也想插一脚,可以考虑其他配套服务,如飞行培训。如果真如分析师所说,到2030年,eVTOL要突破1万架,那么对低空飞行员的需求将催生大量新行业。

如果你是投资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话,一定要记住,现在的低空经济渗透率还不高,行业处于导入期而非高速增长期,你现在买的股票大概率是买梦想和概念,别把自己骗了。

不过,最近股票真的看得少了,兴趣也减小了,偶尔会关注一些有意思的行业,比如今天说的低空经济,以及AI。我对AI寄予厚望,我希望AI能引发新一轮康波的复苏,自己也试着去使用这些工具。AI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都必须去了解和学习的行业,即使你对技术一窍不通,也要懂得使用工具。

说了这么多,研究低空经济主要是因为兴趣,最近我在个股上的行动会比较少。

我应该会继续精进宏观品种的对冲交易

我越来越觉得,在一个注定长期下行的周期里,你也得顺势而为(做空也是一种顺势),一定要在粪坑里挑宝贝的话,你的很多努力,注定是无效的,哪怕乐观点说,也是事倍功半的:

《》

0 阅读:1

辛毗渡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