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准备要攻打犬戎的时候,祭公谋父从圃郑之地来到王城里进谏,请求周穆王不要带兵出征。祭公谋父的进谏之言中,曾有“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毕、伯士刚刚去世,新即位的犬戎主就到王城里进贡。
祭公谋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犬戎族群此时对于周天子还是有臣服之心的,而且大毕、伯士这两个人去世了,犬戎主也还是到王城里进贡,如果周穆王要以“不享”的罪名去攻打犬戎,那么就会让犬戎族群失去对周天子的敬重之意。
那么,祭公谋父说的这个大毕、伯士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他们死了以后,犬戎就会到王城里来进贡,犬戎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单纯表达对周天子的臣服吗?还是说大毕、伯士代表着某种特殊的意义?
这个可以看看周穆王的表现。大毕、伯士去世之后,犬戎就来到王城里,显然犬戎对于大毕、伯士是有着某种情感的,是畏惧?还是敬重?这个时候,周穆王却“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周穆王为什么要在大毕、伯士去世后就发动大军攻打犬戎,而犬戎又正好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王城里进贡。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可能指向某种可能。
大毕、伯士很可能就是周天子委任的专门掌管犬戎事务的人物,大毕、伯士去世,周王室和犬戎族两者之间都有担忧。
周王室担忧的是大毕、伯士去世,周王室又暂时没有培育起可以掌控犬戎族群的人物,因此周穆王要用攻战之事来表达周王室的决心,那就是没有了大毕、伯士,周王室依然还是可以控制犬戎。
犬戎族担忧的问题,就是大毕、伯士去世以后,周王室这边没有一个相对信任的人物。犬戎族在这个时候来到周王城里,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周天子表达自己的臣服之意,是为了打消周王室的担忧。另外一方面,来到周王城,也想要找到一位如大毕、伯士这样可以很好联络周王室和犬戎族的人物,如此才能延续周王室与犬戎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那么,周王室信任犬戎族了吗?犬戎族又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吗?显而易见的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周穆王没有听从祭仲谋父的进谏,还是对犬戎发动了战争。此后,周王室和犬戎族彻底决裂。
史书中关于大毕的记载或是少见,但对于“伯士”的记载还是有的。
《竹书纪年》载:“后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
《后汉书》载:“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西戎灭盖。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这两段记载中都出现了伯士,而这个“伯士”已是在周幽王时期了。可见,“伯士”之职在周幽王时期尚存,也即是说周穆王之后,“伯士”这个职爵还是存在的,只是到底是不是掌管犬戎之间关系的人物,却是没有明确的说法。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伯士”是要掌管征战之事的。周穆王时期,“伯士”或许应该也有征伐之职,这也才是犬戎在大毕、伯士死后,就要到周王城中来进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