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在何时变得文学化了?为何说它在爱情的表现形式中,是永恒主题

啰嗦翔子和你谈 2024-05-27 02:35:4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宋词”或者是“词”,是一种在11、12世纪文学史上繁兴的文体,“词”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语辞”。

当它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时,指的是为汴京、临安等城市,声色场所中的教坊唱曲所填的歌词,演唱曲子的歌女或官妓出身于各种不同的阶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客人的需要。

宋词:多情的恼女

尽管最初这些曲子的歌词甚是风靡,且之后填词的作者们都选择匿名创作,到了晚唐,这种娱乐性质的曲子,还是引起了士大夫作家们的注意。

他们发现这种形式很利于表现浪漫的情爱主题,便将其借鉴到了诗的写作中!由于词的格律和社会角色不同于传统的诗,它在表达方式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吸引了许多文人参与创作。

在唐帝国瓦解后的分裂期,一些文人群体,尤其是南方小国的宫廷文人们,产生了一种基于该演唱形式的特别的文学趣味,这在士大夫文化中尚属新创。

他们在盛宴与聚会中填词消遣,并让服侍的官妓们当场演唱出来,在10世纪和11世纪的许多时候,大部分词都是依曲而作并诉诸演唱的。

随后,词变得越来越文学化,不再与口头表演密不可分,由一系列长短句组成的曲子词,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诗律模板,词作者们大可就此模板填入新词,而无须考虑它们是否能够演唱。

一旦发生这些转变,曲子词便从表演形式过渡到书面形式,这两种形式的词,音乐性的和非音乐性的,一并存于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的文坛中。

一些著名文人的词集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刊刻和流传,一首词有什么样的曲谱并不广为人知,甚至连曲谱存在与否都无关紧要,而且它们也不会随着曲词一起流传。

这样,当这些乐谱过时后,伴随着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它们最终在14世纪时被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所取代。

尽管宋词最初皆是依曲谱或词调而填入的,但后来却是以一种纯粹的文学样态,即“词存音亡”的样态存在着。

无论从内容还是种类而言,宋词所囊括的范围都非常广泛,很难对其进行定义或概括,但一说到词,人们常会倾向于把它描述为一种“情歌”。

爱情和词之间的关系

当然,爱情是词的文学性格与表现形式中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词作为娱情歌曲,其着眼点与近代巴黎、纽约的小酒馆和夜总会中的歌舞表演“卡巴菜”有相似之处。

但若仅以“情歌”来概括词的特质,就实在太狭隘了,花木、珍玩、四季、节庆以及历史或人物典故等,都完全可以成为词的描写对象。

从情感基调上来说,词倒确实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无论处理什么样的题材,都倾注着多愁善感的情致。

在这里,我们无意将多愁善感作为一个贬义词,而只是将其视为一种表达方式,在这种表达方式中,主体之于客体的情感成为言说的中心,并得以突出。

“多情”在词中无所不在,但考虑到曲子词在勾栏瓦肆中的功能,这一点其实很可理解:无论是多情的歌曲,还是歌女与男客间多情的勾连,在风月场中都是既被接受又被期待的。

倡家女的歌唱和风流子的填词共同形成了宋词的女性气质,“主情”的原则又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

词不同于先前的“诗”,“诗”之于一个理想诗人(或许是一位儒生、国家官员,亦或是一个反抗成规的隐士)的经典意义应该是“诗言志”。

诗人写诗以言其志,这是最具权威的一种范式,这种传统范式在后世造成了诸多影响,其一便是浪漫的爱情被排除在诗”之外,成为一种边缘题材。

尽管晚唐时曾经有一些诗人,试图对流传于平康巷陌的曲子词进行雅化的改造,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吟”的原则又赋予了其独特竟不是“诗”传统的主流。

相较于爱情题材,词中那种无处不在的、占据了主调的女性气息(女性的演唱又使得这种气息更加浓郁)在“诗”中则更为罕见。

这并不是说此前的男性诗人笔下没有出现过女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诗作中都找得到女性角色,但她们之前的出现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诗人表达的需要而已。

古代宋词的地位

宋词在今天被认为是宋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并称,被看作是精致典雅、学养渊深的赵宋文化的缩影。

参考资料

但在历史上却不是这样,词是北宋各类文体中地位极低的一种,即便到了南宋末,词在某些场合依然会因其近市井欢娱之“俗”,或因其对爱情、浪漫以及情欲描写的纵容而遭到诟病。

如果仔细揣摩那个时代的词作就会发现,词在北宋一代争取认可的努力可谓举步维艰,整个过程进展得非常缓慢。

与此同时,文人们投身词创作的途径也是各式各样,词,这种以情事为其关注中心的诗体,从最初被诬蔑为肤浅甚至淫荡,到后来逐渐被接受。

其自身也在此过程中,不断经历着演进和变化(而非一种已经固化的文化遗产),这一切所发生的方式本身就非常有趣,对于它的研究也同样有趣。

当曲子词经历着挣扎、试图让文学界接受浪漫爱情和唯美物事之时,曲子词的作者们也在经历着困境。

参考资料

对于宋词而言,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视觉或感官诱惑,而是它所呈现出的那种创自男性作者笔下、或是该代言体的男性角色眼中的女性柔美和纤细敏感。

这些男性词人们在描述女子的妩媚和坠入情网的缠绵悱恻时,势必得先放下他们作为国家官员、作为学者的架子。

关于11世纪知识界中产生的对唯美物事的诸种欣悦之风中,词用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在尝试了各种各样、甚至相互矛盾的发展途径(有些起头就错,有些无果而终)之后,终于在文风上有了真正的突破。

关于词的批评,在词的地位得到承认之后,也方才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资料:

【1】中国知网——《开拓唐宋词乐多学科交叉研究》马里扬。

【2】中国知网——《唐诗宋词的美学特质》李萌。

0 阅读:0

啰嗦翔子和你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