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从恶毒后妈到护犊姨娘,柳如玉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大?

心向花生 2024-06-26 11:42:27

礼法不认,我认

“礼法不认,我认”,这是范闲大婚之时,对柳姨娘说的。婚礼进行到拜天地的环节,高堂上只坐着范建一个人,新郎嫡母的位置空着,其他人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范闲却说停一下,要让柳姨娘坐在高堂之上。柳姨娘觉得不合适,连连摆手说,自己不算正室,不能坐主位,这和礼法不符,哪有侧室坐主位的,况且范闲也不是她亲生。

但是范闲坚持,一定要让柳姨娘坐上边,这就相当于在众人面前宣告,他范闲认柳姨娘为范家主母,并且是他主动打破礼法禁锢,真心这样认为的。

这一举动让柳姨娘喜出望外,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缓和,和一家人没有什么两样,本来范闲结婚,她也打心底里为范闲高兴,婚礼上一直笑盈盈的,像是看着自己儿子结婚。

范闲说出让她上座的时候,柳姨娘感动地都要哭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范建也笑着让她坐自己身边,周围人也纷纷同意的时候,她像做梦一样,二十几年为范家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肯定。

回想柳姨娘和范闲的第一次见面,可谓是针锋相对。范闲初进范府就教训了范思辙,让一向溺爱他的柳姨娘起了护犊之心,暗讽范闲是个私生子,没有教养,行事鲁莽无礼。

范闲嘴上也不饶她,一边夸柳姨娘“好似”当家主母,别人不说都会以为她是当家嫡母,其实就是讽刺她是侧房,无论怎么装扮,都改变不了身份。哪怕生了儿子,也算不上嫡长子,没有资格嘲笑他这个“私生子”。

柳如玉心底里一直有个“逆鳞”,那就是别人不承认她当家主母的身份,范闲如此一说,可谓是直接点燃了她的怒火。

这么多年范建没有将他扶正,而且人尽皆知在老家有个私生子,她心中难免有恨意,此刻提起,恨不得让范闲从这个世界消失。

此次进京,在柳如玉的心中,是范闲要来争家产,范思辙的未来岌岌可危,所以对待范闲自然没有什么好态度。

还未等她发火,范建就要把儋州下毒的事问个清楚,叫来柳如玉当着范闲的面对质。因为管家是柳如玉的人,所以她就是最大的嫌疑,并且有着充分的借口去害范闲。

听到下毒的事情,柳如玉也慌了,坦言自己是讨厌范闲,要是没有他的话,出身名门的自己,怎么可能给户部侍郎当侧室,毕竟自己堂妹可是皇妃。

自己的确吩咐过管家,不要让范闲好过,但是绝对没有指使下毒这种事情。范闲知道参与者除了管家,还有鉴查院的人,综合柳如玉的智商和手段,幕后指使应该不是她,否则不会去让范思辙当执行者。

此时若是范闲想要报复她,可谓是轻而易举,管家动手下毒,作为主人的柳如玉,即便不算是主谋,也算是从犯,而做出这种事情,她和范思辙恐怕会被范府扫地出门。

可是范闲选择相信她的话,等于是给了她一份恩情,看范闲没有深究下的意思,范建也没有严厉处罚她们,而是选择小惩大诫。

从此在柳如玉的心中,也对范闲很是感激,倘若换了别人,就凭她指使管家,自小就给范闲使绊子的行为,遇到那种情况,不说落井下石,也要查个水落石出。

范闲的以德报怨,也换来了柳如玉的投桃报李,从那之后,和范闲的关系日渐缓和,初见面时剑拔弩张的氛围不复存在。

大婚之期即将来临,林婉儿虽然和长公主很少见面,但却是各宫娘娘的掌上明珠,听闻要和范闲成亲,都要见见他,看是否和婉儿相配,范建点名让柳如玉和若若陪着进宫。

也是在这个时候,范闲才知道,三皇子的母亲,和柳如玉一样都是出自柳氏,算是她的堂妹,由此可见庆帝对柳家也是极为恩宠。

能给皇家当妃子,那是家族是荣幸,毕竟皇后的位置只有一个,而皇帝要笼络的家族可不止一支。红楼梦中元春省亲时,贾母都要恭敬迎接,可见妃子也是地位超然。

范建作为户部侍郎,庆帝的潜邸之臣,母亲更是他的乳母,有着“司南伯”的爵位,在朝堂之中也是地位超然,柳如玉和范建的身份本也算相配。

只是作为侧室的话,多少有些不合适,两家联姻也应当做正室,更不要提范建有个人尽皆知的私生子养在儋州,随时可能威胁范思辙的地位,这就像一根针一样,一直埋在柳如玉的心里。

二十多年间,范建一直没有将柳如玉扶正,即便他为范建生下了范思辙,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要说心里没有对范闲的厌恶,是不可能的。

可是从她对范若若的态度来看,虽然也不是亲生母亲,但范若若在府中行事有长女风范,教训起范思辙来,柳如玉也不会多说什么,范思辙犯错后也是乖乖受罚,明显也是以亲生女儿来待她。

可见柳如玉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要说她非趁着召范闲进京的时候,指使管家来害范闲,倒也于情理说不通,机会有的是,何必要挑这个节骨眼呢?

要是因为恨意的话,明显小时候下手最方便,恨意也最浓烈。等到进京的时候,正是成为众人焦点,此时动手不明智,所以背后主谋另有其人。

既然本性不坏,又是家族受宠,柳如玉为何要委身给范闲做侧室,这更让范闲好奇了,没想到她傲娇地回了一句,“老娘乐意”,也让范闲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看得出来,柳如玉对待范建是真爱,也没有因为名分问题,而造成家庭不和,在府中对范建更是十分顺从,担得起贤良淑德几个字,唯一的不足就是对范思辙管教不严,太过溺爱。

之所以让柳姨娘跟着范闲进宫,一来是因为她的背景,多少和皇妃们熟悉,让范闲作为外臣进宫,不会显得太过突兀。二来是柳姨娘也是大家闺秀,那些皇妃们对范闲态度不一,也能帮着应对一下。

在其他人眼中,范闲属于是私生子,一直养在儋州,此时人们并不知道,他的生母是叶轻眉,所以对他的身世,多少带着歧视的目光。

在要和林婉儿成亲的消息放出后,很多人都觉得范闲配不上她,一个是长公主和当朝宰相的女儿,一个是户部侍郎的私生子,即便范建和庆帝的关系好,人们还是觉得两人地位不相符。

从范闲的角度讲,虽然自身带着记忆来到这个世界,但是从婴儿到成年,相当于是又活了一次,自己从小成长在奶奶身边,完全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

都说范闲有不少爹,五竹、范建、费介、陈萍萍、林若甫、庆帝等一大堆,但是对她好的女性,除了奶奶外就几乎没有,柳如玉在相处之中,慢慢填补了母亲这个位置。

范闲大婚前,柳姨娘和若若忙前忙后,单是试婚服就不下几十套,从家中布置到宾客迎来送往,待范闲已经和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分别了。

要说范闲的那些“爹”们,都是争着抢着给他送东西,武功秘籍、内库财权、提司腰牌、用毒技巧等,反而是她那个丈母娘,还未见面就要派人除掉他。

作为林婉儿的生母,长公主和和林若甫之间,只是一场政治交换,只为了绑住他这个当朝第一权臣,所以对待林婉儿,并没有多少母爱。

之所以不让范闲娶林婉儿,也不是她说的什么,范闲是乡野之徒,配不上宰辅之女,而是不想放弃内库财权,一旦成亲,她就无法牢牢把控皇家内库,失去权力根基。

因此长公主一直想置范闲于死地,无论是牛栏街刺杀,还是用宫女坏范闲名声,串通北齐,和庄墨韩交易,想让范闲身败名裂,都是不想放弃权力前的挣扎。

至于一见钟情的“鸡腿姑娘”,因为常年长在深闺,而范闲又屡次涉险,在朝堂和江湖上多次陷入危机,林婉儿既无能力,又不知晓其中利害。

在林珙被五竹杀死后,她第一时间怀疑的是范闲,甚至拿着匕首去质问他。而当初范闲遇险之时,滕子荆被杀,他被程巨树重伤,在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林婉儿却好像置身事外了。

作为她的闺蜜,叶灵儿让范闲不要追究,毕竟死的只是一个护卫,对藤子荆生命的漠视,直接激怒了范闲,也让他看清了京都豪门中人,对待普通人生命的态度。

范思辙前往北齐之时,遇到二皇子门下刺杀,多亏了海棠朵朵出手,才转危为安。他主动叫海棠朵朵嫂子,虽然两人并不是恋人,但海棠朵朵对范闲的帮助,比林婉儿更多一些。

相比于危机四伏的京都,只有范府之内,范闲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让范闲联姻,本来是范建的主意,目的是为了拿回他母亲的内库财权,安心当个富家翁。

而陈萍萍更想让他接手鉴查院,当一个权臣,只不过这都是他们的设想,接班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无论哪条路都充满荆棘。

在范闲孤身一人之时,她可曾想过把他带来这个世界的叶青眉呢?那个只存在于别人口中的奇女子,的确给他留下了不少东西,唯独缺少了亲身的关怀。

而柳姨娘的出现,弥补了范闲所缺的母爱。在范闲身世被散布于京都之后,柳姨娘对范建说,愿意承认范闲是她生的,可见她也愿意把范闲当自己孩子。

京都府来抓人,听闻是范闲打人,柳姨娘挡在众人面前,明着护犊子,直接说送客。燕小乙来范府时,她也是和若若一起挡在门外。

从敌对到亲人,柳姨娘更像是一个有着怨气的小女孩,以前把气撒在范闲身上,后来后悔又赶紧弥补,在渐渐相处中,也获得了范闲和家人的认可。

范闲也是作为一个大哥,虽然在家里教训范思辙,但是不能让外人欺负他,哪怕那个人是礼部尚书的儿子郭宝坤,太子的门客。

只有真心待人,别人才能真心待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朝堂尔虞我诈,对于范闲来说,只有在范府才能感受到温暖。

0 阅读:461

心向花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