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八一过,就要正式为过年做准备了,所以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定要在腊八之前做完。
腊月初七驱傩日,老话说“腊月初七不驱傩,一年到头病患多”,是啥意思呢?
1·初七为众生的生日
传说民间对“初七”的重视,源于女娲造人。
据三国时董勋的《问礼俗》中记载:女娲在最初创造世界的时候,在第一天创造出了鸡,第二天到第六天又分别创造出了狗猪羊牛马,第七天创造出了人类。
民间就把正月的前几天,按照顺序把初一称作“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就是人日,也就是众人生日。
《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铂为人.....可见,民间庆祝人日的习俗在南北朝之前就已经相当流行。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中也写:初七日谓之人日。可以看出,这种民俗流传了很多年。
在很多地方,人日都会有一些老讲究,比如吃“七宝羹”“捞鱼面”等,还有一些禳灾袪病的仪式,祈求新的一年健康顺利。
腊月初七就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人日,人们认为应该在这天,把病患伤痛都留在旧年里,以求新的一年都能无病无灾,吉祥如意。
2·腊月初七是驱傩日
《后汉书》中载: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季冬之月,指的就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这时候天地阴阳交替,斗转星移。人们就用捕来的的猎物在“腊日”举行祭祀仪式。
腊日就是腊月初八,“腊日”前一天就是腊月初七。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驱傩(音挪)”仪式,以驱除人间疫病,求得健康平安。
这种驱傩仪式,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那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落后,人们的认知也非常有限,对天灾、疫病等都充满恐惧,一有问题就认为是上天的惩罚,或者鬼神在作祟。
于是“驱傩”也就应运而生,最早的驱傩类似巫术,以驱鬼袪疫为重点。
到了夏商时期,民间已经有了“驱傩舞”,看文献描述类似于现代民间的“跳大神”。人们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边念念有词边跳舞,“以邪制邪”驱除病疫。
到了周代,驱傩更是被纳入了皇家礼制的范畴,还有一套相对完整的仪式。
3·全民一起来驱傩
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在周代,一年要进行三次傩祭。
第一次在仲秋时举行,这是专门为皇家举办的,被称为“天子傩”。这种傩祭范围很小,仅限于太社范围,百姓和官员都是不能参与的。
第二次是在季春举行,季春指的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这次傩祭是皇帝和诸侯、官员们一起参与的,也称为“国傩”。第三次是在季冬“腊日”的前一天。这次是要全民参与的,被称为“大傩”。
古代人认为,每到季节交替,寒暑交接的时候,疫病就很容易传播,这就是有神鬼在危害人间。在这种时候举行驱傩仪式,可以对抗疫病,驱除病魔。
百姓们也认为,过年之前的这次驱傩仪式,可以消除身上的病痛,使一家老小更加健康、百毒、百病不侵。
据《论语》中说,就连“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夫子,也会换上隆重的朝服,表现得十分恭敬,可见人们对于驱傩仪式的重视。大文豪苏轼,也曾在诗中写驱傩时的盛况,写: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直到现代,依然有不少地方会在腊月初七唱“傩戏”,也有人会在这天祭祀钟馗、二郎神以及关公等神灵,求神仙收走病魔,赐予健康。一些地方的大街上,还能看到小贩门出售面目狰狞的“傩”面具。
而正月初七的晚上,人们一般都会吃面条,称为“拉魂面”,一方面是驱疫,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自己,要过年了该收一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