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太守

是禅牛呀 2024-08-16 01:43:12

自古,百姓就渴求能遇到好官。

早在汉代初年,就有了了对官员优劣评价的纪录。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把好官坏官分门别类,好官称“循吏”,恶官称“酷吏”。中国的历史上,官员优劣的标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崇尚法治的战国、秦汉之时,守法是做官的主要标准。《史记》中,“好官”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循规蹈矩,所以叫“循吏”。到了汉代中后期,“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重要标准之一。三国时期,“清、慎、勤”成为好官的标准,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中国的历史上恶官无数,也不乏好官。

战国时魏国的西门豹就是个好官。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时,主持治理漳河水患,处置恶吏邪巫,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受到百姓的拥戴。

东汉时的会稽太守期刘宠也是个好官。在任上,刘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清廉温厚,家无积资。”他“体恤民瘼,兴修水利,重视农桑、奖励耕织”。尽管东汉末年官场极为腐败,多数地方官吏贪赃枉法,唯独会稽郡却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后汉书》中说,后来朝廷招刘宠回京任职。临行前,几位老人赶来送行。他们对刘宠说:“自您上任以来,百姓生活越来越安定。听说您要离任,我们几个凑了点小钱送给您,聊表心意。”刘宠一再推却,却难拂扫老人们的盛情,刘宠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但他一出县境,就把这几文钱钱统统丢到江里。刘宠投钱,表明他分文不取,清廉自守。传说刘宠投钱后,投钱地段的江水更加清澈。为纪念这位勤政清廉、为民造福的太守,人们在绍兴建了个“一钱太守庙”来纪念他,称此地为“钱清”,称刘宠投钱的这段江为钱清江。

后来,乾隆皇帝南巡经过钱清,得悉此事,当场题写七绝一首:“循吏当年齐国刘,无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唐代的狄仁杰是个好官。狄仁杰从政后,历任大理丞、侍御史、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按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护佑无辜百姓,他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被后人称为“唐室砥柱”。狄仁杰担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后,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的17000多件案子,没有一人上诉伸冤。

宋代的包拯更是个好官。包拯为官多年,清廉简朴,铁面无私,对官场的贪腐深恶痛绝。他不徇私情,不避权贵,执法如山,深受百姓爱戴。

明代的况钟是个好官。在苏州知府任上,况钟想方设法减轻百姓负担。他大力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清理冤狱,为民伸冤。到任八个月,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做到秉公执法,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此外,他还主持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造福一方。况钟任职十三年,三次离任三次因百姓挽留而留任,最后病逝于苏州任上。

戏剧《十五贯》况钟探案

清代的汤斌也是个好官。汤斌为官一生,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之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施救、兴利除弊。汤斌为官清廉,去世之时仅只存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

历史上,有关清官的佳话传说不胜枚举。明代的兵部尚书于谦是个好官清官。明英宗时,太监王振擅权,每逢朝会,各地官员入朝前,必须先要拜见王振,还要献纳白银百两。而于谦每次进京,从不带礼品。有人劝他:“您不送金银财宝,那就带点土特产去也好。”于谦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他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来于谦遭到陷害,被抄家时,却发现身为朝廷重臣的于谦家中经没有余财,只有正屋里保存完好的皇帝赏赐蟒袍剑器。还有明朝末年的蓟辽督师袁崇焕,也是个好官。《明史》记载:“籍其家,袁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钱财),天下冤之。”身为守边重臣,袁崇焕死后,家中连安葬他的钱也没有!还有那位敢于直面皇帝的清官海瑞,也是位清官。1587年,身为高官的海瑞病故于任上。由于他没有儿子,所以去世后,佥都御史王用汲前去主持海瑞的丧事。在海瑞家,王用汲看到海瑞住的仅只是葛布帏帐和破烂的竹器,而且身无分文,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便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

历史上,除了“一钱太守”刘宠,还有个“二不”的范景公。

明代的范景公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恪守不贪不腐的做官原则,还在在自己的家门口写下“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字,故而被百姓尊敬。而清代顺治朝的江西岭北道道台、礼部尚书汤斌为政多年,两袖清风,每日三餐皆以豆腐清汤为佐菜,后人称其为“三汤道台。

后汉的史学家、东莱太守杨震,一次出差路过昌邑县。晚上,曾受到杨震举荐的县令王密送十斤黄金给杨震,还悄悄说道:“天黑,无人知晓。”杨震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深感羞愧。后人由此赞叹杨震为“四知先生”。

北魏时袁聿修,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等五个朝代。他为官五十多年,却始终恪守清贫,连一升米的薄礼也未曾收过,人称“五代清郎”。

唐代杜暹,因其孝名远扬,被推举任鹜州参军。杜暹任满离职时,州吏送给他一万张当地特产白纸作为礼物,他只拿了一百张留作纪念,被赞为“百纸参军”。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又何止这几位。

当今,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清官。

0 阅读:0

是禅牛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