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神龙政变,把武则天拉下马来;剪除后宫羽翼,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与盟友反目成仇,妄图登顶天下俯瞰苍穹,这就是唐朝太平公主的野心和抱负。
她集宠爱和权力于一身,又有母亲的女皇之路可以效仿,最后却没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她复刻女皇路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谁浇灭了她最大的期待?
对于太平公主,武则天曾经给出过四个字的精准评价:公主类我。
在她眼中,太平公主是最像她的孩子,虽然只是女儿身,却有勇有谋,胆识过人,还有一颗与男人打擂台的野心。
这对母女相爱相杀,你约束我,我提防你,乐此不疲。到最后,太平公主参与神龙政变,联合李唐皇室的势力,将年老体衰的武则天逼下龙位,扶持唐中宗李显继位。
李显是太平公主的哥哥,对她很是疼爱,又因为感念她在政变当中的贡献,所以特许她走进朝堂,和朝廷重臣一同参与国家事务。
这是太平公主的第一步,而她绝不满足于此。
和她一样野心勃勃的,还是李显的皇后韦后,以及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
这对母女并没有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魄力,只有满腹算计和阴谋。她们为了扳倒皇帝上位,不惜亲手毒死自己的丈夫和父亲。
李显驾崩,如果皇室其他成员没有应对之策,天下就会落入韦后手中。
好在太平公主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她联合侄儿李隆基发动起义,杀死韦后母女,拥护李隆基的父亲、她的另一位哥哥李旦登上皇位,这就是唐睿宗。
李旦软弱无能,没有野心,不愿与太平公主相争,一手把自己的亲妹妹提拔到二号人物的位置。所有的决策,只有得到她的允许,皇帝才能发布,可见她当时已经是权倾朝野。
可最终,这个权势滔天的女人还是败在了昔日盟友李隆基的手下,成为皇权政治的又一个牺牲品。
她像极了武则天,却没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究其原因,十分复杂。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和母亲之间的差距。
武则天的手段和魄力,非常人所能企及,即使太平公主遗传了她的惊才绝艳,也只不过遗传了五六分而已。
她对于天下大势的认知,从来不像武则天那样深刻。稳定政局,发展经济,促进文化交流,以及对外交往,这些宏观的领域,有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第二个原因在于,这对母女在姻亲制度影响下的身份有所不同。
李治在位时,武则天作为他的妻子,能够以天后之名直接参与朝政,享受与皇帝同等的权力,名正言顺号令天下百官。
李治驾崩后,她又是堂堂正正的太后,有足够的话语权操控皇帝,垂帘听政。
登基为帝,李代桃僵,只不过是她顺势而为的结果而已。
但太平公主不同,在以婚姻家庭为主要形态的古代社会,她嫁给了外人,与李家的联系就会逐渐薄弱。即使有心参政,受到姻亲制度的影响,她也不能堂而皇之站上朝堂。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政变和起义,她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野心勃勃的公主。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母女二人构建的权力集团核心不同。
武则天的权力集团,核心始终聚焦于她本人,无论是武家外戚,还是企图攀龙附凤的张氏兄弟,他们都是因为和武则天扯上关系,才能获得权力。
武则天是维系他们地位的核心力量,一旦武皇倒台,他们也就只能黯然退场。
但太平公主不同,她想进入核心圈层,只能借助皇室其他成员的力量,因为她代表的不是权力本身,而是外戚势力。
迫于形势,她只能选择和李隆基结盟。
偏偏李隆基又是个非常善于蛰伏的人,一开始太平公主权势正盛,他不会选择和姑母硬碰硬,而是暂避锋芒,韬光养晦。
等到唐睿宗地位稳固,他作为太子手掌大权,这才向太平公主发难,并且一举获得胜利。
武则天是君权时代仅有的例外,她的道路不能也无法复刻。
世人只会允许大唐出现一个武则天,在此之后,他们必然会提高对女性政客的警惕之心,不可能再让牝鸡司晨的现象重演。
周字旗只能落下,李唐皇室的旗帜再次高高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