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厦门集美学校百年校庆,学校收到一份神秘礼物——两幅大尺寸油画,画的题款写着“1937年留级学生”。
这位留级学生,外号“黄逃学”,3年留级5次。
校庆上,他的一个初中同学,不相信这是他认识的那个“黄逃学”,说他读书时,全学期的总分,都不超过100分。
可就是这位“学渣”,后来成了一位国 宝级艺术大家。
2019年,董卿首 次走出《朗读者》演播室,走进他的故乡,采访已经90多岁的他。
2017年,白岩松采访他后说,老了就要做他。
他就是黄永玉。
黄永玉90岁的自画像“九十啦”
011924年8月,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数月后,父母带他回到了凤凰老家。
祖父初见黄永玉,便说:“这孩子肿眼泡,扁鼻子,扇风耳,大嘴巴,近乎丑。”
对爷爷的“嫌弃”,爸爸打趣地说:“这孩子胖,所谓一胖遮百丑。”
儿时的黄永玉
黄永玉的家族是凤凰的高门大户。
祖父是清光绪年间的举人,与谭嗣同很有交情,是当地的风云人物。
父亲毕业于常德师范美术学校,后来是一所男子小学的校长。
外祖父曾是宁波知府。母亲上过女子师范学校,学的是音乐、美术,后来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
表叔是大作家沈从文。
黄永玉与表叔沈从文
出生在这样一个有名望的大家族,一家子的知识分子,黄永玉又是长子,被寄予厚望。
大家都觉得他也会是个学霸,可偏偏不是。
旷课、逃学、留级,黄永玉在“学渣”的路上,一路通畅。
他说自己zui长的一次逃学,逃了半个月。那时跑到山坡上,看到有个苗族女孩在放马,他就去骑人家的马,结果把腿摔断了。
还有一次逃学,他和父亲说:“学校放假。”
父亲说:“走,咱们一起去学校看看。”
临近学校大门,听到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谎话就此戳穿。回到家,黄永玉低着头,等着挨批。
可父亲看着他,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人说谎,不要老是说同样的谎嘛。你老是说学校有事情,你看看你多好笑!”
这一来,黄永玉反而很不好意思,慢慢也就不逃学了。
父亲用一种幽默,而不是说教,让黄永玉自己认识到错。
也是这样的教育,让黄永玉保持了内心的那份自 由,有了他日后的恣意人生。
再大的家族也不可能一直兴旺。很快,黄永玉家道中落。
1937年,12岁的黄永玉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外出谋生。之后的8年中,他到过安徽、浙江、福建,又辗转到上海、香港等。
兜兜转转,走了半个中国,以木刻为生。当时他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个事:“做木刻,要刻出一 流的木刻。”
少年黄永玉
黄永玉走南闯北的包袱里,除了木刻、刀、木板,剩下的就是书,装一兜子的书。
路上有个老人看到他,说:“这孩子流浪,带着书流浪。”
他说自己和表叔沈从文一样,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也在读社会这本大书。
书本给了他知识,社会给了他阅历。
没有学历不要紧,他在社会这所大学,终生学习。
晚年创作中的黄永玉
02很多人认识黄永玉,是从他画的“1980年版猴票”开始的。
黄永玉设计的“猴票”
那是第 一张生 肖邮票,当时面值8分,而如今的收购价,一张zui低2万。
在很多画家喜欢画大题材时,黄永玉喜欢画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比如他很喜欢画荷花,被称为“荷痴”,仅是荷花的速写,就画了8000多幅。
录制《朗读者》节目时,董卿来到凤凰采访他时,就是坐在他家的一片荷花池畔开始的。
黄永玉画荷
“我们这荷花多。小时候,一闯祸,我就躲到外婆家城门外的荷花池里,弄个小木盆。”
黄永玉说起荷花,眼里带着一种光。那是唤起儿时记忆时,发自内心的一种幸福感。
“我所看到的荷花,和别的画家画的不一样。我画的是荷花底下的事,荷花底下有很多的苔、草。”
《荷花》以黑显白
他还画了很多幅水墨荷花。国画讲究“计白当黑”,而他偏来个“以黑显白”。
同样的事物,换个角度,趣味就来了。
《荷花》
《荷花》
黄永玉还喜欢画猫头鹰。
一次他看百科全书,看到:“一只猫头鹰一年大概可食一千只老鼠,为人类节约一顿粮食。”
这让他喜欢根据所画猫头鹰的数量,题上“一吨”“五吨”的字。
黄永玉画的猫头鹰,几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上去风趣幽默。和别人画得很不一样。
《猫头鹰》
《猫头鹰》
《猫头鹰》
很多人喜欢画猫头鹰的智慧,旺盛的精力,可他黄永玉眼里,这些都太俗套,不好玩。
有趣好玩,总是他的出发点。
《猫头鹰》
《猫头鹰》
03水墨画也好,泼墨重彩也好,黄永玉画的大部分画,都是人们所说的中国画。
可一次,有人告诉他: “某某说你的画不是中国画。”
黄永玉听了转身说:“你告诉他,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
为什么他不承认自己画的是中国画?
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说:“不是我不承认,那是一种玩笑话。我是不把说我的那些老朽们放在心上。画画的人,要去研究画画,不能整天重复地画熟悉的画。"
在他眼中,只要是中国人画的,就是中国画。其他都不重要。
“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得好就行嘛。好就是受到广大人 民群众的欢迎。”
谁说圆的就得是太阳,方的就得是盒子。黄永玉的画无拘无束,没有定式,画风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这也让他被称作“画坛鬼才”。
“我就是要突破,管你是国画、油画,还是什么画,我就按自己的想法去画。”
看看,这就是黄永玉的任性,也是他心里的那份自 由。
他总在想办法画一张生的(创新的)画,用陌生的技巧去探索一些题材,或者克服一些难度,或者是其他。有时,要想好多年。
内心不束缚,走自己的路,始终在想突破自己。
《65岁自画像》
042009年,黄永玉写了一幅字,“世界长大了,我他 妈也老了”。
2015年,他被北岛拉去,为“给孩子”丛书画一部《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在序言中,他写道:“动物比人好,动物不打孩子,人常常打孩子。人真不是个东西。”
都说中国画是字画一家,看看黄永玉在给孩子画老鼠时,提的字: “我丑,但我妈喜欢。”
《为孩子的动物寓言》插画“我丑,但我妈喜欢”
他送日本朋友一幅画中题词:“嗓门在唱歌中,远不如真挚重要。”
真 善 美中,“真”排第 一。他的画随性,不拿腔调,不端着,让人感觉很真实。
而这份真实,又是zui打动人的。
他还为家乡的“酒鬼酒”设计包装,书写酒名,让湘西出产的土酿,变成名酒,名扬世界。
画如其人,有趣画的背后,是颗有趣的灵魂。
《鬼酒鬼》画
《鬼酒鬼》包装
05到了多60岁,很多人开始养老生活,含饴弄孙,可黄永玉却背上画板,又做了件让人没想到的事。
他跑意大利去写生了。
有记者问:“为什么要出国写生,不担心吗?”
他说:“没觉得,也没担心语言不行。当时想着,出去好玩嘛。只要好玩,碰到点困难,就都不算啥。”
到了80岁,他“玩”的步子更大了。给时尚杂 志当模特,参加时装秀。
还重新拿起笔,开始写作。他的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已经写了10几卷,还没写完。
到了93岁,他竟然开着跑车跟人飙车。
黄永玉与他的跑车
也就是那年,白岩松去采访他,看到院子里的那辆红色跑车。
白岩松诧异地说:“老爷子,你都一大把年龄了,还玩这个!”
他说:“我怎么不能玩?”
白岩松说:“这不是年轻人玩的吗?”
他说:“我又不是老头。”
自称“90后”的他,从来没觉得自己老。
在他眼里,年轻与年龄无关。喜欢就去做,不给自己设限。
90多岁的黄永玉
06有人问他,如何画出让人喜欢的作品?他没先说喜欢,先说了不喜欢。
“有的人为了钱,老婆、孩子总动员,裁纸的裁纸,不停地画。钱也不多,人也不快乐,因为他没有创作性的快乐。”
“你不要去想着钱,你认认真真地去画画,很诚心地去画画。你不为了钱,钱来了,你挡都挡不住。”
那些为了画而画、为了钱而画的人,在黄永玉的眼里,就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太想得到,就会花更多心思在如何得到上,反而弱化了对作品的专注度。
《独乐》
还有人问他,画怎么能画得有趣?
他说:“要对人好,要感谢人家对你好,这能培养你的艺术,把艺术的素质提高。”
“一天到晚满肚子怨言,满肚子仇恨,怎么能够画出让人看着开心的东西呢?”
你快乐地去画,让自己快乐,才能给别人快乐。
“90后”的黄永玉,不装,有趣,玩出了斜杠艺术家。
人在“玩”的状态下,zui放松,内心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便容易发挥得zui好。
老小孩黄永玉
他的画模仿不来,但可以学他的状态:
起点低不要紧,读书可以弥补。
做不好不要紧,专注、认真可以弥补。
找不到自我突破不要紧,“玩”中可以发现。
你喜欢黄永玉的画吗?喜欢他的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