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出名30首七言绝句,首首情深意重,可谓登峰造极

荔枝姑娘诗词 2024-05-29 09:20:34

01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这首诗与其说是记录故友江南重逢的情景,倒不如说是抒发对开元盛世的缅怀,是故国不堪回首的无可奈何。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崔九: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也是盛唐落幕的见证。

杜甫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演唱,如今在潭州(今湖南长沙)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

这首诗先是追忆李龟年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表现了当时的太平繁盛。第三句则刻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

第四句以“落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把前后两相对照,风光已不再,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特别是在时局上,这个“落花时节”包含着更广泛的含义。

它象征唐王朝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过去,早年在长安时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动荡萧条,使人不堪回首。

诗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后两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全诗并无直接的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

02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深沉的夜色中,一钩残月缓缓沉落西山,夜幕之上稀疏地点缀着几粒寒星。古树上,几声栖鸟的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

此刻,草地上和灌木丛中的霜层显得尤为厚重,宛如一层银色的纱幕轻轻覆盖在大地上,为这凉秋的深夜增添了几分寒意。

诗中的诗人此刻正泊船于枫桥边。枫桥,这个位于阊门外枫桥镇边的地方,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暂时的休憩之所。

他举目四望,江天寥廓,四野寂静,只有几树火红的江枫和江上闪烁的渔火为这冷寂的秋夜增添了几分温暖和绚烂。

然而,尽管眼前的景色如此美好,诗人却难以平复内心的愁绪。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满心的忧愁如同江水一般汹涌澎湃。

那么,为何诗人会在这宁静的夜晚感到如此愁闷呢?据历史记载,诗人张继在至德年间曾客游吴越,路过苏州。

当时正值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之际,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张继虽然刚刚进入仕途,但面对如此国难,他怎能不心怀忧虑,愁绪满怀呢?这种深重的忧国忧民之情,使得他即使在江南的美景中也无法释怀。

诗中的“寒山寺”更是为这凄清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这座位于苏州城外枫桥西边的古寺,据传是由著名诗僧寒山所住,因此得名。

每当夜幕降临,寒山寺的钟声便会穿越时空的隧道,回荡在江面之上,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遭际。

这悠扬的钟声不仅让诗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更让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描写手法,将残月、栖乌、霜华、江枫、渔火、航船等景物与寒山寺的钟声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

同时,通过对诗人内心愁绪的细腻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枫桥夜泊》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更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无奈。

0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十七岁写的诗,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当时王维的家迁到蒲州,在华山以东,故称山东。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诗人自己远离家乡在异乡漂泊,永远是那里的客人,一到节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就更加强烈,又到了重阳佳节,遥想今日兄弟们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却发觉少了诗人一人。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多少人因思念亲人的深情,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的心。

04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一首充满喜悦与轻快的诗篇,尽管它描述的是穿越长江三峡的艰险旅程。与当代文学家刘白羽笔下的三峡舟行相比,李白的文字更为飘逸,情感更为积极。

开篇两句,诗人便用“彩云间”来形容白帝城的高峻,同时借助初灿的朝阳给山岚云雾涂抹上缤纷的色彩。

他乘坐的小船仿佛是在这晴朗的早晨“辞”别这仙境。接下来的“千里”与“一日”的对比,更是强调了行程的迅捷,以及诗人内心的轻松与喜悦。

诗中的“江陵”并非诗人的故乡,也非此行的终点,但诗人却用了一个“还”字,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江陵的熟悉与亲切,更透露出他对于能够再次回到人间、重获自由的庆幸与喜悦。

诗的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将诗人的喜悦推向了高潮。

尽管三峡航道艰险,两岸猿声哀鸣,但在诗人笔下,这些声音却像是为他的归来而欢唱。他乘坐的轻舟仿佛穿越了重重山峦,一路疾驰,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这里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既是对三峡航程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在经历了人生的万般劫难之后,他最终重获自由,迎接新的生命辉煌。

《早发白帝城》不仅展现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希望。这首诗以其轻快的节奏、明快的色彩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篇。

05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感慨源自这条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边。)

古巷曾居住的王、谢两个显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

另一位是谢安,指挥肥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荷秦百万大军。

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以令后人追怀,更令人惊”奇的是:王、谢家族人才辈出,他们居住的这条古巷,还有“王家书法谢家诗”的风采。

王羲之与另外两位大书法家王献之、王洵,书法成就登峰造极。

朱雀桥畔长满了野草,到处盛开着一簇簇的野花。黄昏时刻,夕阳西下,乌衣巷内一片幽暗。那些曾经在王导和谢安的高楼华屋中筑巢的燕子,如今都飞到普通百姓家中去了。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不复存在了。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蕴深刻的意象,一丛野草,一抹斜阳,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的小精灵形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今那侯门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燕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全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06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生平不详。

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一片”句:比喻心地纯洁明亮如冰在玉壶之中。冰心:冰一般晶莹的心,喻正直清白。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的亲友如果相见就告诉他们,我还和原来一样,心地纯洁如冰在玉壶中一样。它含蓄地反映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愤满和孤寂心情。

诗一开始就描绘寒雨入吴,客路孤寂的氛围,然后一笔后开,写临别致意,请辛渐问候家乡亲友,诗人借玉壶冰心自喻,表白自己坚守操守的信念。

诗写得十分含蓄深沉,写送别而不言别,着重表现诗人的高洁,借以表达被贬的幽怨。

07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横渡金陵而入长江,六朝在此建都时,两岸酒家青楼林立,笙歌逐酒之声不绝干耳;

而六朝最后一个君王陈后主也正是因为沉醉在这个温柔富贵乡里而糊里糊涂地成了亡国之君,他的那首艳调《玉树后庭花》也从此成为了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表现了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

次句,写夜晚时分,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对岸酒家的地方,时间、地点、人物都在这里做了交代,为后两句做了铺垫。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诗人在船上听到对岸的酒楼中,歌女在演唱这首“亡国之音”,心中激起无限忧愤。

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感慨。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廉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犹唱”的“犹”字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不吸取失败的教训,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

诗人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对其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08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剪西窗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蕴含无限深情,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乡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乡之苦,便与夜雨交织,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之景而自然显现;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全诗仅28个字,但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不但不觉得累赘。反而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全诗跨越时空,把今日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和他日的彼时彼地彼情彼景交织起来写,艺术构思极为巧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09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四月,春天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初夏的气息悄然弥漫。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二年(817年),身任江州司马,与友人一同登上香炉峰,探访大林寺。

那时,他们或许只是期望远离尘嚣,寻求一份宁静与闲适。然而,当踏入大林寺的那一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桃花盛开,如同回到了仲春二月。

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大林寺桃花盛开的绮丽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他感叹春光在人间已难寻觅,却在大林寺中意外地找到了春的踪迹。这里的“人间”与“山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对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感到赞叹。

接下来的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难留的遗憾和对大林寺桃花盛开的惊喜。

他似乎在告诉我们,春光并没有真正离去,只是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这种“转入此中来”的描绘,将春光人格化,赋予了它生命和灵性。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照应的修辞手法,将“人间”与“山寺”进行对比,突出了大林寺桃花的独特与美丽。

同时,他还使用了自然人化的手法,将春光视为有生命的存在,这种构思既新颖又富有情趣。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的才情和诗艺,更体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在春天的尾巴上,他找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感动,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时光的价值。

10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琵琶马上催”,出征的号角已然吹响。在这庄严而肃穆的时刻,军营中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筵宴。

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即将踏上征途的将士们鼓士气,更是为了壮行色,为他们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

酒,是珍贵的“葡萄美酒”,香气醇厚,回味无穷;杯,是华美的“夜光杯”,熠熠生光。在物质匮乏的边陲,这样的盛宴无疑显得尤为珍贵。

然而,尽管佳肴美酒在前,将士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战争的忧虑和不舍。

“欲饮琵琶马上催”,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他们依然留恋着这短暂的欢聚时光。

然而,出征的号角已经响起,他们必须放下心中的不舍,拿起武器,勇敢地走向战场。

在这关键的时刻,主人公发话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豪饮高歌,表达出了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死的无畏态度。

他知道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但他更知道作为一名将士的使命和责任。他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将士出征前的情景,表达出了他们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展现出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在诗中,我们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只看到将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主义。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更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凉州词》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它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表达出了边塞将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命的热爱。

同时,也展现出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表现了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风貌,诗人豁达开朗、放荡不羁的性格展露无遗。

11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一诗,苏轼以自然界的物候变迁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诗中,苏轼首先描绘了夏末荷塘的凋零景象,继而转入金秋菊花的盛开与凋谢,以此铺垫,引出他对“一年好景”的独特见解——“橙黄橘绿”之时。

这一时节,虽已步入初冬,万物看似趋于萧瑟,但橙与橘却展现出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成为诗人眼中“好景”的典范。

苏轼借物喻人,认为评判“好景”的标准在于内在的精神而非外表的绚烂。正如屈原《橘颂》中所赞美的橘树,即使在严冬仍能保持青黄杂糅的生机,展现出“岁寒心”。

唐代张九龄的诗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美德。

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界的象征,赞扬了刘景文面对人生逆境时应保持的勇敢与坚定,寓意即使处于不利环境,也能活出自己的风采,成就一番“好景”。

此诗创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与刘景文同在杭州任职,因刘景文性情豪迈却遭遇波折,苏轼以此诗相赠,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对友人品格的肯定与激励。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融合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期许,展现了苏轼深邃的人生哲学与豁达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即便面对困境,也要如“橙黄橘绿”般,保持坚韧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2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位心怀家国、正气凛然的南宋诗人,在其生命行将终结之时,留下了深情而激昂的绝笔《示儿》。

诗中,他首先展现了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深知死后万事皆空,但紧接着笔锋一转,透露出唯一让他无法释怀的遗憾——未能亲眼见证国家的统一。

这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凝聚了诗人对国家分裂现状的深切忧虑与不甘,以及对未来统一必然到来的坚定信念。

他坚信,总有一天,大宋能够收复失地,洗刷耻辱,故而在诗的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恳切叮咛后辈,待到胜利之时,勿忘将这份喜悦告知九泉之下的自己。

陆游的一生,是抗金斗争的缩影。从青年时代的前线抗敌,到晚年“僵卧孤村”仍怀揣“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志,他的诗词成为了抗金御侮、救国图存的号角。

《示儿》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民族大义的呼唤,体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正如后人评价,这首诗虽短,却字字沉重,忠愤之情跃然纸上,是陆游诗歌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的总结。

陆游的《示儿》超越了个人的情感抒发,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激励着世代中华儿女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保持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对国家统一的执着追求。

梁启超的赞誉“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陆游及其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民族精神史上的独特地位。

13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一夜春雨的洗礼后,天明时分雨歇,为探访友人,诗人毅然踏上了泥泞的路途,木屐吱呀作响,步步艰辛。

及至友人宅邸,却发现园门紧闭,任凭轻叩久候,未有回应。诗人揣测,友人紧闭柴门,许是为保全院内苔藓免遭践踏,此番细腻考量,足见其对自然之深爱与尊重。

正当诗人准备遗憾离去,一抹亮色吸引了他的目光——一枝红杏越过墙头,热烈绽放,如火如荼,洋溢着勃勃生机。

这景致让诗人不禁联想到宋祁笔下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内心随之欢愉。尽管未能与友人谋面,这意外的“红杏出墙”却赋予了此行别样的意义,春色满园,又岂是柴扉所能阻挡?

对比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叶绍翁之作《游园不值》同样以访友不遇为主题,却通过一枝越墙红杏,展现了生命之美不可遏制,寓意深远。

诗中虽未直接描绘人物,友人的超凡脱俗与热爱自然之心跃然纸上。此外,叶诗还寓言式地揭示:一切美好向上的生命力终将突破束缚,自由展现。让人在遗憾之余收获意外之喜,展现了生活中的不期而遇之美。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更蕴含了哲理,即在生活的不如意中,往往潜藏着不为人知的美好,只要心怀希望,便能发现那些“不值而值”的瞬间,体会生命的无限可能。

14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李靓的这首诗,深刻描绘了游子遥望故乡而不可即的深切乡愁。

诗的开头即设定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天的尽头,那是古人想象中太阳落下的地方,也是心灵寄托的最远端。

但即使将目光投向这最遥远的天边,仍旧看不见家乡的踪迹。这种描绘,一开始就将思乡之情推到了极致,仿佛已经触碰了情感的边界。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天的尽头尚且遥不可及,而更远处家乡的影子更是渺茫无望,这样的设定不仅强化了空间上的距离感,也将情感的无助与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层层深入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归乡无望的深深哀叹。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原本还能隐约看见的青山也被暮云遮蔽,视线被彻底阻隔。

这“碧山还被暮云遮”的景象,不仅在视觉上加深了隔绝感,也在情感上加重了乡愁的重量,使得“望而不得见”的主题更加鲜明。

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映射了内心深处对于家乡思念的逐渐深沉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望”这一动作的递进,从天边到青山,再到被暮云遮蔽的青山,每一次“望”都伴随着情感的升级,从最初的期盼到最终的绝望,构建了一个情感丰富、层次分明的乡愁世界。

李靓的诗作,以简练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与无法触及的痛苦,将个人的乡愁提升到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层面,触动了每个离人的心弦。

15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绝妙诗篇。

诗人将西湖的晴雨变化描绘得如诗如画,并用一个绝妙的比喻,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使得西湖之美跃然纸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晴日里,阳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粼粼,水波荡漾间,金光闪烁,仿佛整个湖面都在跳跃着生命的活力。

而到了黄昏时分,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湖面上,使得整个西湖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山色也变得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种“初晴后雨”的难得机遇,让诗人对西湖的晴姿雨态有了全方位的审美感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则是诗人用美女西施来比喻西湖的千古名句。

西施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代表,而西湖则是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是因为两者在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更是因为它们在本质上的相似。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保持着它独特而美丽的风光,正如西施那天生丽质的容颜一样,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其美丽。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6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诗。诗人在描绘庐山美景的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人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见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时,所见的景色各不相同。

诗人用“横看”和“侧看”两种观察方式,以及“远近高低”的多个视角,展示了庐山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暗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接下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问题:为什么我们无法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呢?答案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之中,被其局部景象所迷惑,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其本质。

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自然景观的欣赏,也反映了人们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时,常因立场和视角的局限而难以看到事物的全貌。

这首小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既要有微观的观察,也要有宏观的分析,要全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避免主观和片面。

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深入其内,了解细节,又要超越其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问题,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17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在瓜洲渡口停泊,正值月色朦胧、灯火初上时,回首眺望江南岸,那里的灯火隐约闪烁,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京口。

尽管京口与瓜洲只隔一条长江,钟山似乎触手可及,但由于几座山峰的阻挡,诗人无法直接望见。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对钟山的深深眷恋,更隐含了他对政治生涯的复杂情感。

熙宁八年早春,王安石奉诏进京,再次出任官职,这是他实现政治理想的机遇,但同时也充满了未知与风险。在离开钟山时,他心怀眷恋,对即将踏上的仕途既充满期待又充满忧虑。

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王安石讲究修辞的著名例子。这个“绿”字,不仅赋予了春风以具体鲜明的形象,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它描绘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的依依难舍之情。同时,这个“绿”字也象征着诗人对改革事业的期待与希望,希望新法能够像春风一样给国家带来新生与繁荣。

然而,这个“绿”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矛盾与忧虑。江南大地年年回黄转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诗人担心自己再次回到钟山时,是功成身退还是失意而归,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改革的忧虑都凝聚在这个“绿”字之中。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展现了王安石对家乡、对政治生涯的深深眷恋与复杂情感。

18

《绝句》

元·赵孟頫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赵孟的《伤春》一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春寒料峭、庭院寂寥的伤春图景。

诗开篇即描绘了刚刚卸下冬装,却迎来春风中的丝丝寒意,这种“恻恻春寒”不仅让人感受到外在的寒冷,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诗中主人公居住于重门深锁的富贵府邸,本应享受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诗人却在这温暖的春天里感到了彻骨的寒意。金鸭香炉中微弱的温度,仿佛也预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冷淡与寂寥。

望向窗外,春社已至,却不见归来的社燕,只有落花在风中飘散,显出一派凄凉的景象。这种凄清的风雨和黯淡的黄昏,让庭院显得空荡荡的,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伤感也因此油然而生。

赵孟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春天逝去、时光易逝的感慨,更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他身为皇室后裔,面对国家危亡、江山易主的现实,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可想而知。无论是入元之前还是之后,他都难以摆脱这种深重的情感负担。

王国维先生曾言:“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颜色。”赵孟正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赋予了春天以“恻恻”的感伤色彩,使这首《伤春》成为了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留恋,更可以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19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的《墨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蕴,在诗画艺术中独树一帜。

开篇两句看似家常闲聊,实则蕴含着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自信。

这两句不仅展示了画作的生动与鲜活,更透露出画家对艺术的深厚造诣与执着追求。

诗人巧妙地利用“洗砚池”这一意象,既是对前人王羲之的致敬,也是对自己艺术实践与探索的肯定。

接下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境界。

诗人认为,绘画不应仅仅追求色彩的鲜艳与表面的华丽,而应追求内在的神韵与品质。

这种追求体现在画作上,就是追求风神秀逸、朴素清雅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人生上,就是追求清高傲岸的襟怀与冰清玉洁的品格。

这两句不仅是对“墨梅图”的评价,更是诗人人生境界的升华与展示。

整首诗通过对“墨梅”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独特的艺术追求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

诗人借助“墨梅”这一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诗人的深邃思想和广阔视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意蕴丰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20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诗中通过描绘石灰的制作过程,赋予了物质形象以深刻的道德内涵,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气贯长虹,成为了激励后世无数华夏子孙的座右铭。

诗句中的“粉骨碎身”和“留清白”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正义事业,勇于献身、保持清白的崇高品质。

诗的前两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通过描述石灰岩被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制作过程,展现了石灰岩坚韧不屈、视困难为等闲的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诗人所赞美的,也是诗人自我写照的生动体现。

接下来的“粉骨碎身全不怕”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石灰为了成为有用的物质,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甚至“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

这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是诗人所追求的,也是他所倡导的。

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石灰一样,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始终保持清白无瑕的品格,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自己的贡献。

整首诗以石灰为喻,通过描绘石灰的制作过程,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勇于献身、保持清白的崇高品质。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而且语言清新质朴,语语双关,堪称咏物诗的绝唱。

于谦作为明朝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土木堡战役中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勋,同时他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品质也深受人们的敬仰。

他的一生,正如他在《石灰吟》中所表达的那样,始终保持着清白无瑕的品格,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品质的写照,更是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寄托和美好祝愿。

21

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送明卿之江西》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吴国伦无辜遭贬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祝福。

开篇“孤舟飒飒雨凄清,遥看楚色有无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雨图,孤舟在飒飒秋风中摇曳,秋雨迷蒙,前方楚地的景色若隐若现。

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好友吴国伦孤独远行的情感写照,奠定了整首诗凄凉、沉重的基调。

“迷”字在此处运用得尤为巧妙,既描绘了楚地景色的迷离难辨,也暗示了吴国伦前程的扑朔迷离,吉凶难卜。这种“迷”不仅是景物的“迷”,更是诗人内心对好友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接下来,“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诗人对吴国伦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祝福。

他质问道:“谁向孤舟怜逐客?”这不仅是对吴国伦孤独境遇的同情,也是对世态炎凉的讽刺。

而“白云相送大江西”则运用拟人手法,以白云象征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既有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祝福。

诗人通过描绘凄清的秋雨、迷离的楚色以及象征友情的白云,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22

《客中夜坐》

明·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客中夜坐》一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的孤独与思念。

诗的开篇便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景象为引子,虽非直接描写,却巧妙地借用了杜甫的名句,将读者引入一个萧瑟的深秋夜晚。

这样的景象不仅点明了时令,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与不安。

紧接着,诗人用“更茫茫”来形容“故园归路”,不仅指空间的遥远,更暗含时间的无情流逝。岁月匆匆,年华易逝,而诗人却仍旧羁留他乡,归期难定,这种无奈和悲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

夜深人静,窗外雨声簌簌,这原本应是安眠的时刻,但诗人却难以入眠。此时,一声凄厉的雁鸣划破夜空,诗人由此想到了那些同样思归的游子。

他们或许正冒着冷雨,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前行,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渴望和思念。这样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然而,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而是通过描绘“行人”的归途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无奈。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使诗歌更具层次感和深度,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

最后,诗人用“雁归人不归”的对比,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在这万籁俱寂的雨夜,听到雁声阵阵,而自己却仍旧无法归去,这种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无疑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客中夜坐》一诗,以其独特的构思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的孤独与思念。

通过描绘深秋景象、雨夜雁鸣等场景,以及“行人”的归途和诗人的内心活动,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23

《真州绝句》

清·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江岸边,柳荫覆盖的小路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菱塘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诗人以“钓人”的居所替代了常见的“渔人”村落,赋予这片土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悠闲。

他用一个“疏”字,巧妙地描绘了这里的景象:没有拥挤与喧闹,只有鸡犬之声相闻的间隔与疏阔,营造出一种萧疏悠闲的情调,隐隐透出与世无争的民德归厚的古风。

当夕阳西下,风平浪静,正是渔人满载而归的时刻。诗人用“好是”二字,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也传达出渔人丰收的欢乐。

此刻,火红的夕阳映照着火红的江枫,江水也被染得通红,形成了“半江红树”的壮丽奇观。此情此景,令人遐想连篇,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境。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述渔产时特别提到了“鲈鱼”。这不仅是因为鲈鱼美味可口,引人垂涎,更是因为“鲈鱼”这一元素在传统文化中积淀了丰富的内涵。

从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考》到《晋书·张翰传》中的故事,鲈鱼成为了诗人们寄托情感、表达人生价值取向的载体。在这里,鲈鱼不仅代表着美味,更象征着一种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小诗之所以受到广泛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在色彩、景物布局和环境氛围上的巧妙对比。

色彩上,“红”与“绿”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绚丽鲜明;

景物布局上,“疏”与“密”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环境氛围上,“静”与“闹”的对比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渔村晚景图》通过描绘江岸边渔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通过对“鲈鱼”这一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对色彩、景物布局、环境氛围的对比描写,使得这首小诗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4

《响屧廊》

清·蒋士铨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

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响屧廊》是蒋士铨的一首充满历史感慨的诗歌,通过对吴国夫差与西施的故事的重新解读,表达了对荒淫误国、不重雄图伟业的深刻批判。

诗歌开篇即点明主题,以“遗踪犹自慕倾城”揭示吴王夫差虽然失去了国土,但其遗迹仍令人对西施的美貌与多情产生倾慕。

然而,这种倾慕之下隐藏着深深的哀痛——夫差在拥有“雄封”与“艳情”的同时,却选择了后者,忽略了国家的安危,最终导致了吴国的灭亡。

诗人通过“响屧廊”的描绘,将夫差的荒淫生活具象化。廊下空置或置有大瓮,西施与宫女们穿着木屐行走其上,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

这种生活上的奢侈与享受,让夫差忘记了国家的忧患,陷入了迷醉之中。诗人借此质问:“可怜几双响屧屐?踏破山河是此声。”西施的木屐声,成为了吴国山河破碎的罪魁祸首,这既是对夫差荒淫误国的讽刺,也是对“女人祸水论”的批判。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指出,当一个政权覆灭后,再去追究责任已无意义,更重要的是总结教训,以昭鉴后世。

他批评夫差“不重雄封重艳情”,正是这种对权力和美色的追求,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而最后一句“踏破山河是此声”则是对这一历史悲剧的深刻总结,也是诗人对后世的警醒。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融诗情与史识于一体,不仅是对夫差荒淫误国的批判,更是对历史上所有因追求个人享乐而忽视国家安危的统治者的警示。

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富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5

《论诗五首·其二》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

提起李白、杜甫的名字,人们无不赞颂他们是中国古代诗坛上两颗最为耀眼的明星,是后人难以超越的两大高峰。

然而,赵翼在《论诗》中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话乍看之下似乎是对李杜诗歌的质疑,但实则不然。

赵翼作为乾隆年间的文学大家,深知文学发展之必然规律,他的观点恰恰是对诗歌艺术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客观评价。

赵翼认为,尽管李杜的诗歌被万人传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这并不是说李杜的诗歌失去了价值,而是说诗歌作为时代的产物,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

正如他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领军人物,他们引领着诗歌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赵翼的这首《论诗》不仅揭示了诗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创新的重视和推崇。

他鼓励后人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新的诗歌形式和表达方式,以推动诗歌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此外,赵翼的这首小诗之所以备受读者青睐,还因为它质朴清新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

他用口语化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文学观点,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这种自然亲切的风格使得诗歌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传播。

《论诗》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洞见的诗歌作品。它揭示了诗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了文学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赵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文学见解。

这首诗不仅是对李杜诗歌的评价,更是对整个中国诗歌艺术的思考和展望。

26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的《别老母》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之中与母亲告别的场景,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无力尽孝的愧疚。

诗的开篇“拜母河梁去”,诗人用“拜”字代替了“辞”或“别”,凸显了他对母亲的崇敬与愧疚。

他深知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但自己却无法在家中尽孝,这种无奈与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而“河梁”一词,则暗示了这是一次离别,与母亲即将长久分别的沉重心情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诗句“白发愁看泪眼枯”,进一步描绘了母亲的衰老和痛苦。斑斑白发、愁苦的面容、干涸的泪眼,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因生活困苦和儿子离家而遭受的磨难。

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关怀和痛苦同情,在这一句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后两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则是诗人对未来情景的想象和感慨。他想象自己在风雪之夜远离家乡,而家中白发苍苍的母亲只能孤苦无依地倚门盼望。

这种想象不仅加深了对母亲孤独无助的同情,也表达了自己无力尽孝的愧疚和自责。诗人感叹,此时此刻,有子如无子,这种深深的自责和无奈,令人动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与母亲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愧疚、无奈、痛苦和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不仅是对母亲的深情告白,也是对孝道精神的深刻反思和颂扬。

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应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时刻铭记孝道,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

27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新雷》一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时代感,展现了张维屏作为爱国诗人的独特风采。

诗中的“造物”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神灵,而是对自然界和宇宙间无形力量的拟人化表达。

诗人借“造物”之口,揭示了“无言”与“有情”的悖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然界虽不言,却以其规律性的运转,展现出对世间万物的深深关怀。

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暗示了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着“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规律。

这一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清朝末年,国势孱弱,民生凋敝,诗人在此以自然现象象征社会现象,呼唤着人民的觉醒和变革。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坚信,新的理想生活已经“安排著”,只需等待“新雷”的炸响,即可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

这里的“新雷”,象征着变革的力量,是诗人对革命斗争的呼唤和期待。他强调“只待”,表达了对变革的坚定信念和迫切心情。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规律为引子,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用“造物”的“无言”与“有情”,揭示了自然界的深邃哲理;用“新雷”的炸响,象征着变革的力量和人民的觉醒。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更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革命精神,成为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篇中的佳作。

28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写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他辞官南返,途中创作了三百十五首七言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其中第五首,不仅表达了作者深广的离愁,更蕴含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个人的坚定信念。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开篇“浩荡”二字,本用于形容水势的广大,这里用来修饰“离愁”,无疑赋予了这离愁以深沉而广阔的内涵。

诗人并非简单因辞官而感离愁,他所愁的,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在“万马齐喑”的时代背景下,他的离京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而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逃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人以落花自喻,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即使离开了朝廷,他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愿意化作春泥,滋养新生的花朵,这既是他对国家的忠诚,也是他对未来的希望。

诗人在这里所表达的情感,不仅仅是“忠君恋阙”的情怀,更是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在当时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刻,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关注。

他的离愁,是对自己无法直接为国家效力的无奈,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龚自珍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更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传达了爱国、忧国、强国的情感,这种情感,至今依然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9

《己亥杂诗·其一二五》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不仅是一篇用于祭祀的“青词”,更是一首饱蘸着爱国激情的政治抒情诗。

在鸦片战争前夜,诗人目睹了清王朝的衰弱与腐朽,以及朝廷上下的沉闷与无力,深感国家的危机与民族的悲哀。

诗开篇便以“九州生气恃风雷”为引子,借用“风雷”象征变革的力量,暗指国家需要一场疾风迅雷式的社会变革来恢复生机。

接着,诗人以“万马齐喑究可哀”描绘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死气沉沉,表现出对朝廷上下缺乏生气和活力的深深忧虑。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向“天公”即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发出呼吁,希望他能振作精神,重新激发国家的活力,并且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以强国强兵。

这里,“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他对改革开放、任人唯贤的渴望。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诗人借用了“青词”这一形式,通过双关手法,将祭祀神灵的祷词转化为了对政治现实的批判和呼吁。

诗中的“天公”既是道教中的玉皇大帝,也暗指了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充满了政治意味。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龚自珍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与关切,以及他作为近代史上第一位启蒙思想家的远见与勇气。

尽管他希望通过最高统治者来实现国家的变革与复兴,但这只是他的善良愿望,反映了他认识的局限。

然而,他敢于大声疾呼改革,呼吁时代风雷的勇气和决心,无疑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0

《赠柳生》

清·毛奇龄

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

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柳敬亭,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说书艺人,本名曹逢春,以其非凡的才情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一生,如同他的说书技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小诗开篇便提到柳敬亭“流落人间”,这简单的四个字,便蕴含了深深的感慨。他本是名满江湖的说书大家,却因时局动荡而流落他乡,重操旧业。

诗中“鬓星星”三字,更是直观地描绘了他晚年的形象,两鬓斑白,尽显沧桑。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柳敬亭这位以豪气著称的侠骨义士,晚年却似乎“消除豪气”。

这其中的原因,诗人并未直接道明,但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测,这或许是他在国难之际,面对无力回天的现实,所感到的深深的无奈和沮丧。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柳敬亭在晚年选择说的内容,不再是那些他擅长的《隋唐演义》和《水浒传》,而是“前朝事”。

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用意,他希望通过讲述前朝的故事,激发人们的民族义愤,点燃抗清救国的怒火。

然而,在一个文恬武嬉、明争暗斗的南明小朝廷中,这样的努力又能有多少效果呢?

最后两句“说与人间不忍听”,更是将柳敬亭的孤独和无奈推向了极致。他的说书,不再是为了娱乐或谋生,而是用心灵与听众交流,用真实情感掀动人们的情感波澜。

然而,在这个乱世之中,人们却难以承受这份深沉的感动和强烈的感召。

柳敬亭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也是抗争的一生。他的说书技艺,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在国难之际,用自己的方式为民族的复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尽管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0 阅读:11

荔枝姑娘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