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放学美与秩序》:回归生活本身的美学

鹏程谈文化 2023-09-17 13:21:00

骆冬青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审美精神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形而放学:美与秩序》一书选取了一个新的角度,把世界还原为一个“有形的图像时代”,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中抓住了欲望这个主线,着重分析和阐释在欲望得到充分释放以后的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并将这种分析和研究方称为:形而放学。

书以“形而放学”命名,意在反思美学中的“形而上学”“形而下学”,拆解形而上的“道”的规制,打破精神等级,也自拔于形而下的“器”的工具性生存——以“放”的精神动向,革命旧规矩。作者主张重视人的感性存在与感性扩张,让美学聚焦感性世界、现象世界与经验世界,关注活生生的人的审美体验与生存方式,回归“人的世界”。

是“美与秩序”,而非“美的秩序”,副标题已透露出作为一种美学风格的“放”的内涵。作者说明,“形而放学”的“放”,乃开放、放开、释放,是一种释放心灵的力量,是对观念的解放、革新与创造。

经济关系人的“生计”,自然格外影响生命的“痛痒”,和生活的“冷热”。作者指出,经济学与美学的共同根基,乃人的世俗欲求及其满足,而经济学的归宿,就是审美式的满足。这为经济增添了“感性学”色彩。

本书还从伦理、身体、艺术等角度入手,强调了美学的根基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欲求。从审美与道德的关系中,可见现代人的感性结构的嬗变。艺术伦理与人伦秩序具有审美共通性,前者为后者带去了伦理突破与审美定义。作者以此提出,伦理学的边界,也就是审美的边界,尤其不可轻视打破道德防线回归原始人类体验时,从无意识世界释放出来的精神能量。

在身体美学方面,作者则通过对儒、道身体观的探求和对比,探讨了“人体”与“天体”的关系。经由外在的身体形貌与自由的内在精神的关联,作者探讨了被功能化的身体所体现的秩序,以及身体的价值观念。身体以及对身体的技术改造是自我展示的手段。同时,身体也是隐喻。身体以及身体的延伸契合着社会秩序结构。探求身体的本体性,有益于反思人的本体。

在艺术美学方面,作者从中国文化的叙事智慧入手,通过强调艺术之“虚”对“实”的反抗,突出了虚构与想象对世界秩序的建构与维护。而虚构与想象正源自欲望。科学与艺术亦正是在虚与实的对立中获得分化。电影等图像艺术所映现的独特的时空观和感知结构,以真实与幻象,反映着独特的生存意识和终极关切,激发着关于人的形而上归宿的思考。

该书通过对政治、经济、伦理、艺术等的直觉与想象,多维度地体察了人的感性欲求和生命机能,并借此探讨人的生存结构,颇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色彩。各章思想观念均具备独立成书的潜力。与此同时,该书始终以“观看”自我呼应,注目于“看”的“直观”,展现其感官含义和认知经验的意义,亦究察其视觉隐喻。结语对相—象—像的关涉,亦可见近年作者钟情“汉字美学”的先兆。全书将人世感性哲理化,将神圣之美世俗化,通过观看事物本身,观照人欲与人的活动,以欲望哲学,向爱智慧者示范了对己身的观看之道。

0 阅读:5

鹏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