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紧张的大背景下,建议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并入宣传部!

点点人到中年 2024-11-02 17:02:51

曾几何时,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县级电视台是很多人获取消息的重要手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县级电视台也都更名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然名称变了,但是面临的生存压力却越来越大了。

首先,作为一家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受众越来越少了。现在的电视机,作为获取信息的载体的功能越来越小了,很多家庭购买电视机,仅仅是出于装饰的需求,并不是获取信息的功能。手机已是获取信息的第一平台了,很多人家中的电视机已经许久没有打开了。各种海量的信息来源,让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别说县级电视台了,就是市级电视台、省级电视台,也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这也就是很多电视台变成了“广告台”的重要原因,要生存,就必须要接各种广告。

第二,作为一家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舆论监督的功能和“看家本领”几乎丧失。媒体除了传播信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舆论监督。但是,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甚至地级市的电视台及其他各种官方的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越来越弱,几近丧失。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没有了舆论监督(这里的没有,更多的是客观原因),相当于丧失了“看家本领”,基本上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了。

第三,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原创节目太少,老百姓关注度低。以一个50万人的县来说,这个县的融媒体中心要配备各类工作人员少则5、60号人,多则7、80号人,甚至更多。在拥有这么多人员的情况下,每天只有一档原创的《XX新闻》,时长不会超过15分钟,政务新闻就要占好几条,普通老百姓关注度较低。其他原创类的节目也较少。再就是拍一些视频,能够作为爆款的,也是极少,很多都是自娱自乐。而电视台每天播出各类电视剧啥的,也需要花钱购买版权,实则看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还要购置大量设备,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避免播出事故。投入多、收益少。

第四,作为一家事业单位,财政供养负担重。刚刚提到了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人员情况。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财政供养人员,每年要有相当数量的财政拨款,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不足部分需要通过融媒体中心的经营收入,也就是广告收入来进行弥补。一个县的广告市场总量有限,就发布广告的总营业收入来说,一个县级的融媒体中心干不过当地很多的自媒体。

综合来看,现在的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其实发挥的就是宣传部的宣传职能,写写稿子、拍拍视频,维护一下县级的网站等等,完全可以并入当地的县委宣传部,作为宣传部的一个部门,人员只保留10-20人足够用了。下设采编一体的时政新闻部、新媒体部以及技术部等几个部门即可。原有的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等部门的职能,直接由宣传部的内设部门管理。而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可兼任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其他的班子成员在保留待遇的情况下,作为时政新闻部、新媒体部的负责人。这样,既可以满足各种宣传采访、拍摄视频的需要,又可以大幅度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财政负担。

而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如果想要生存下去,不想被并入宣传部,就要真正履行好传播信息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用好的作品来赢得群众的关注和认可。而不是等着财政拨款、得过且过。

你们说呢?

0 阅读:1020
评论列表

点点人到中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