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标准排名助理研究员 杨荣曼
销售额持续增长
从施工建设情况来看,2018-2021年,龙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光集团”)合约销售额分别为701亿元、915.2亿元、1206.9亿元、1402亿元;新增建面分别为747万平方米、574万平方米、484万平方米、394万平方米;可开发土储建面分别为3626万平方米、3667万平方米、3922万平方米、3431万平方米。
从土储方面来看,2021年,龙光集团新增29个新项目,建筑面积约394万平方米,新获项目长三角区域占比多达38%。集团可供开发的中短期土储为3431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土储面积占比71%。
从区域市场贡献来看,大湾区、大西南区域是销售业绩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比56.5%、15.7%,合计占比超过7成。大湾区作为大本营及核心深耕区域,总计贡献792.2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深圳、佛山、惠州销售额均过百亿元。大西南区域表现稳定,贡献220.67亿元,同比增长4.8%,南宁继续保持百亿贡献城市地位。
“三道红线”仍处黄档
从“三道红线”来看,2018-2021年,龙光集团现金短债比分别为2.07倍、1.38倍、1.84倍、1.07倍;净负债率分别为63.2%、67.4%、61.4%、82.0%;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0%、76.1%、69.8%、71.0%。龙光集团踩中一条红线,位列黄档。
从盈利情况来看,2018-2021年,龙光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441.4亿元、574.8亿元、710.8亿元、782.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3.7%、31.5%、30.0%、21.9%;净利率分别为20.4%、20.1%、18.8%、13.3%;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8.8%、19.6%、18.3%、12.8%。
2021年,龙光集团的交付结算进度保持稳健,实现营业收入782.9亿元,同比增长10.1%。但由于销售成本上浮22.9%,利润规模有所下行,毛利润为171.4亿元、净利润为103.8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9.7%、22.4%,归母核心净利润为96.3亿元。此外,利润率也持续走低,毛利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2021年首次跌破30%,为21.9%,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核心净利率为12.8%,显著低于2020年17.4%。
污染排放持续增加
从污染气体排放来看,2018-2020年,龙光集团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550千克、1905千克、2317千克;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960千克、1180千克、1379千克;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7918千克、9436千克、11189千克。污染气体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用水和废水排放情况来看,2018-2020年,龙光集团污水排放量分别为548903吨、674826吨、832198吨;总用水量分别为3616847立方米、4267830立方米、5251277立方米。
从能耗情况来看,2018-2020年,龙光集团总电力消耗分别为45274394千瓦时、54524783千瓦时、64349493千瓦时;燃油消耗分别为423686公升、520108公升、653768公升;天然气消耗分别为20423立方米、37139立方米、85809立方米。龙光集团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看,2018-2020年,龙光集团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1041吨、1301吨、1717吨;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26670吨、29758吨、32998吨。
2020年,龙光专门成立了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形成由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及各职能部门共同构成的ESG组织架构体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2020年开始,龙光集团要求所有的新项目都100%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旗下所有住宅产品至少满足绿色建筑一星要求,高端项目力求达到绿建二星及以上相关要求。截至2021年年末,龙光集团累计建造绿色建筑总面积超400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及以上项目面积超1600万平方米。
从碳排放来看,2020年龙光集团耗水碳排放为477.87万吨;用电碳排放为50514.35吨;天然气消耗碳排放为16.3吨;燃油消耗碳排放为1765.17吨。上述碳排放数据为标准排名粗略测算所得。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准确评估龙光集团对环境的真实影响,不仅要全面对以上环境数据进行披露,对房屋建筑施工建设隐含碳排放、建筑垃圾排放量等数据的披露也很重要。因绿色发展发展水平欠佳,龙光集团并未入选中国投资协会、标准排名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榜单。
从受理投诉总量来看,2019和2020年,龙光集团投诉总量分别为323次和634次,2020年较2019年增长近一倍。龙光集团积极披露所受投诉次数,这一做法走在了房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数据披露的前列,值得在业内宣传推广和效仿。
龙光集团应继续努力将绿色、健康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建造之中,促进供应链绿色升级,积极打造满足美好生活的绿色建筑,构建安全健康的绿色社区。同时,完善环境信息数据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