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能查出来什么病?为啥一抽就好几管,剩下的会用来干啥?

雨广评健康 2024-01-28 15:26:00

李爷爷最近感到身体不适,头晕乏力,经过几日的观察与休息,症状并未得到缓解,于是前往医院看病,医生在初步问诊和检查后,建议先进行抽血化验明确病因。

当李爷爷看到护士拿着好几只真空采血试管过来时,他疑惑地问医生:“为什么看个病要抽这么多血呢?”医生耐心地解释说:“你现在的症状不明显,每一只采血试管会做不同的检查,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指标,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如果只做一种检查,不太容易鉴别出究竟是哪种疾病,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导致您不适的真正原因。”

医生进一步解释道:“医院可以检查的血液指标包括红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血糖、血脂等等,这些指标的异常分别提示着体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疾病;例如,如果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是因为贫血;如果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您体内已经感染细菌或者病毒。”

李爷爷听后表示理解:“原来抽血检查这么重要啊!我明白了,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就好。”

医生说不要过于担忧:“抽血是诊断疾病必要的检查,我们会根据血常规准确判断出病因,确保您的血液指标尽快恢复正常,请您放松心情,配合护士完成采血。”

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李爷爷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含量增多,医生分析可能是因为受凉免疫力差导致的病毒感染,医生根据结果给开了抗病毒的药,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李爷爷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在这段经历中,李爷爷体会到抽血化验的方便和快捷,以及不可替代性。现如今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抽血化验要抽好几管,他们会认为抽血化验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方式,会给自己带来不适和痛苦。而且,也有人会担心抽血化验是否会抽取过多血液,对身体造成损害。

其实,抽血化验所需的血液量是很少的,通常只有几毫升到几十毫升,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为了消除老年人的疑虑和担忧,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抽血化验的相关内容。

一、抽血化验可以检查哪些疾病

1)感染性疾病

抽血检查可以检测出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如果报告中显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升高,则提示体内存在细菌感染。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抗体可以说明体内存在病毒。

特别强调的是,抽血化验能检查出经血传播病毒疾病,例如通过静脉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以诊断感染梅毒;通过对静脉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抽血化验只能检测出体内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或病毒,但不能确定患者当前是否处于感染状态或是否有症状。因此,还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2)代谢性疾病

首先最常用的抽血检查就是有关血糖的检查,患者可以通过指尖血糖测试仪采集指尖血进行日常血糖的监测,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是3.9-6.1mmol/L,抽血化验有助于诊断糖尿病以及预防其继续恶化出现并发症。

其次,抽血化验还可以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液中总胆固醇高于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1mmol/L时提示可能出现高血脂,通过化验结果可以及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然而,验血时只能检查出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具体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

此外,抽血化验在甲状腺疾病和痛风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甲状腺疾病,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和相关抗体水平,如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有助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甲状腺疾病。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在痛风诊断中,抽血化验也可以用于检测血尿酸水平,如果血尿酸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多数与痛风有关。

3)肿瘤性疾病

抽血化验可以对肿瘤疾病进行初步筛查和诊断,主要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但不同类型的肿瘤诊断方式有所不同。

第一,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或刺激机体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异常升高可以反映出体内肿瘤的存在、生长和进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大于400mg/l时有助于诊断肝癌、癌胚抗原大于5ug/l时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准确率,但确诊仍需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第二,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异常的癌症细胞,通过抽血化验对血液细胞进行分析,可以做出明确的癌症诊断。而对于患有淋巴瘤的病人,除了抽血检查外,淋巴结活检也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除了以上三大类疾病外,抽血检查还可以与提示其他疾病的诊断。例如,当化验结果显示心肌酶谱高于4.3ng/ml和肌钙蛋白超过0.4ug/ml时,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通过检测补体C3和白蛋白等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肾功能状况;通过检测包括抗体和抗原在内的免疫相关指标,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对抽血化验结果的解读需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出现异常结果或化验结果不具有显著特征时,医生会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或寻求其他专科医生的意见,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抽血检查结果与某种疾病等同起来。

了解完抽血化验的许多诊断功能之后,我们明白每支试管里采集的血可以提供不同类别的诊断项目,除此之外,我们不禁好奇剩余的血液通常会被如何处理呢?

二、化验剩下的血会用来干啥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对于每一个需要化验的患者,医生都会根据其具体的化验项目来决定需要抽取多少血液,当化验结果出来后,如果发现某个指标异常,医生可能会需要再次对剩余的血液进行化验,以确定是患者的指标异常还是实验误差。这样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保障患者的健康。

其次,这些被使用过的血液最终会被如何处理呢?医院会按照规定将使用完毕的血液进行高温高压消毒以及化学方法灭菌,确保标本的安全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和病毒,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之后,这些经过处理的血液就变成了医疗废品,由专门的废品处理单位进行处理。这些处理单位通常会采用高温焚烧的方式对医疗废品进行处理,确保其安全无害。

抽血化验是最常见的医学检验手段之一,我们在了解完剩余血液的处理方法后,还需要在采血时配合医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抽血化验的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需要保持平时的饮食结构,避免前一天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以免影响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其次,还有一些检查要求患者必须保持当天空腹采血包括肝功、肾功等等,医生建议的空腹时间一般不得少于八小时。在采血前不宜剧烈运动,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采血结果。

此外,某些检测项目对抽血时间还有特殊要求,例如女性的性激素相关检测需要在月经周期中的特定阶段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要保证检测前3天饮食正常,检测当天先空腹采血,随后于5分钟内喝完葡萄糖后再次进行采血化验。

在采血时,保持放松稳定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患者在采血时要尽量放下内心的恐惧和紧张,避免增加医生采血难度。采血后可以使用棉签进行按压局部,不可使劲揉搓,避免局部出现青紫。总之,抽血检查需要患者在一定准备下进行,遵循医生的指导,配合护士的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检查项目对血液标本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检查项目需要采集静脉血液,而有些则需要采集指尖血或耳垂血。静脉血液可以提供更为稳定和准确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大部分的检查项目。而指尖血或耳垂血则适用于快速检测和筛查,如血糖、血型等。

总之,抽血化验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检验手段,而“抽血要抽好几管”是为了同时进行多项检查和增加医生诊断的准确性。虽然采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但在医学上是非常必要的,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要求,放松心情,健康饮食,不熬夜,做好采血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血液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抽血的那些事《科学之友》2023.12.01

[2] 抽血化验前可以吃早饭吗《人人健康》2023.01.15

[3] 抽血检查应掌握这六点《食品与健康》2021.10.05

[4] 血常规相关指标及心肌酶谱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临床研究》2024.01.03

[5]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2.10

0 阅读:0

雨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