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把艾滋病当皮肤病,身体若有4变化,可能是艾滋病发出信号

雨广评健康 2024-01-13 21:36:05

孙先生,47岁,在一家电子企业上班。一直以来,孙先生兢兢业业,目前已经当上了总经理。孙先生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并为他生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在外人看来,孙先生现在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

就在半年前,公司为孙先生安排了一个美女秘书,孙先生的生活也就此发生了变化。孙先生开始犯起了迷糊,对妻子的管制越来越不满,开始以加班为由不按时回家。

一次公司邮轮聚会,孙先生喝醉了两人便发生了关系,直到回来两周前,孙先生发现自己身体多个部位出现小红疹,一开始孙先生想着应该是被虫子叮咬引起的皮炎,就买了一些治皮炎的药物来涂,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

孙先生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除了皮肤表面的小红疹,身体还频繁发低烧,体温都在37.6℃以上,全身也出现无力感,孙先生赶紧来院就诊。

医生对孙先生的情况做了了解后,根据孙先生的症状,医生也怀疑是过敏,于是便为孙先生做了一个血常规检查,发现孙先生嗜酸粒细胞并没有增加,而白细胞数目为3×10^9/L,出现了降低的情况,这一检查结果排除了过敏的猜测,在医生的再三追问下,孙先生这才说出了事情,于是医生为孙先生做了一个艾滋病抗体检查,结果显示孙先生艾滋病抗体阳性。

这一结果可把孙先生吓了个半死,一想到艾滋病不能治愈,孙先生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孙先生越想越懊悔,却无济于事,自己犯下的错,也只能自己抗。

再三犹豫之下,孙先生还是将实情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孙先生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有些错误是无法弥补的,那么当我们不小心感染上艾滋病毒时,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呢?

一、身体若有4变化,可能是艾滋病发出信号?

孙先生感染上了艾滋病,最终在身体出现症状的情况下有所察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如孙先生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做进一步排查,很可能是由艾滋病所引起,尤其是以下这些典型的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①个:发热

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病毒(HIV)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当HIV进入人体后,会感染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CD4+T细胞。

免疫系统的受损使得患者变得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这些感染可能是导致发热的直接原因。

具体来说,HIV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不断向各种感染性病原体发起攻击,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病原体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发热的症状。此外,HIV感染导致机体代谢异常,从而引起持续性地发热,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艾滋热”。另外,HIV感染也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反应,使得体内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升高,这也会导致持续性发热的症状[1]。

第②个: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患者造成淋巴结肿大的原理与引起发热的相似,主要是因为艾滋病毒(HIV)引起的淋巴细胞感染和免疫系统的损害。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其中的淋巴细胞来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物。在艾滋病患者中,由于HIV攻击了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无法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和异常细胞,这就会导致淋巴结肿大[2]。

其次,HIV感染使得淋巴细胞的功能受损并且逐渐减少,这导致了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部的堆积,从而引起了淋巴结的肿大。这种现象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淋巴结肿大本身并不会对艾滋病患者的身体造成直接伤害,但它可能是身体免疫系统受损的表现,同时也可能是其他并发症的信号。因此,一旦发现淋巴结肿大,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第③个:皮肤干燥瘙痒

艾滋病患者出现皮肤干燥和瘙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艾滋病毒(HIV)对免疫系统的直接影响、药物副作用以及其他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当人体感染艾滋病后,机体免疫功能会变得更加脆弱,机体皮肤表面更容易受到侵害发生炎症,引起一系列皮肤症状[3]。

其次,艾滋病患者经常需要长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病毒药),这些药物同样会对皮肤造成影响,导致一系列皮肤问题,包括干燥、瘙痒、皮疹等。值得一提的是,营养不良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特别是在疾病晚期。由于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食欲下降或消化吸收不良,艾滋病患者往往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困扰,这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水和瘙痒。

第④个:皮疹

感染艾滋病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皮肤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例如病毒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等,这些感染往往会导致皮疹的出现[4]。此外,艾滋病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药物性皮疹,从而进一步导致皮肤病变。

另外,艾滋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问题,而这些都是引起皮疹的原因。因此,出现皮疹时,艾滋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皮肤治疗和管理。

以上是艾滋病的四种常见身体症状,除了这些,有的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艾滋病感染后便会伴随一生,因此,了解艾滋病是如何引起的对于有效预防非常重要。

二、艾滋病是如何引起的?

艾滋病的性传播是指通过性行为而导致HIV传播的过程。肛交和阴道性交被认为是艾滋病性传播的高风险行为,因为黏膜组织在这些部位相对薄弱,易受到HIV病毒的感染。口腔性交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如果存在口腔黏膜或者牙龈出血时。因此,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和使用避孕套是减少性传播艾滋病风险的重要途径。

艾滋病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注射设备的情况下会导致感染。其次,输血或血制品在HIV检测不普遍的地区很可能成为血液传播HIV的途径。此外,直接接触感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导致感染,特别是当有开放性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源时,如医护人员处理污染血液时不慎受伤。因此,医疗工作者在处理注射设备和血液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感染。

最后,孕妇感染HIV时,病毒可以穿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在哺乳期间通过母乳喂养传播给婴儿。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正确消毒医疗器械的使用、接受输血前进行充分筛查、防止接触感染源的血液或体液,以及在怀孕期间接受艾滋病毒筛查和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是预防血液传播HIV的关键方法。

以上是感染艾滋病的三大主要途径,在充分了解这些传染途径的基础上对艾滋病进行预防,才能精确有效的避免艾滋病的发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阻断这些传播途径,做好预防呢?

三、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在购买安全套时要确保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的安全套,并留意保质期和是否有损坏。安全套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紫外线和高温。

其次,静脉输注和注射用品的安全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是关键,确保只使用质量可靠的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以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严禁共用注射器、针头和静脉输注用品,在家庭、医疗机构或吸毒活动中,共用注射工具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使用完毕后,注射器和针头应按规定进行处置,以免再利用或造成刺伤事故。

母婴阻断艾滋病的传播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途径。对孕期妇女进行HIV筛查是至关重要的,对HIV感染的孕妇可遵医嘱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降低母体体内病毒载量,减少垂直传播的风险。

在分娩时,采取避免母婴传播的措施,如剖宫产手术和静脉输注抗病毒药物。出生后,对有HIV感染风险的婴儿进行抗病毒药物的配药并长期进行随访和护理。对HIV感染的母亲,婴儿要确保喂养方式的安全。

像孙先生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很多人生活在幸福之中而不自知,觉得生活过得太平淡而不满足,最终犯下不可挽回的后果而懊悔。因此,性生活也好,打针输液也罢,都要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能去接触,否则将会像孙先生一样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杨雪娟,艾宇,王利等.单纯肺结核患者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23,21(04):208-214.

[2]高光萍. 需要知道的艾滋病真相[N]. 山西科技报,2023,12,28(A06).

[3]高坤平,杨春艳,柳研等.中药辅治皮肤瘙痒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07):1380-1383.

[4]邓碧云,唐运福,徐志勇等.壮药三扶当归饮治疗艾滋病相关性痒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2):86-88.

13 阅读:17877
评论列表

雨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