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林苑说到文化的前后左右

报人商子雍 2024-05-07 20:50:58

与秦岭野生动物园以及华商报负责人合影。

先说几句:

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和华商报5月1日下午联手举办了一个文化活动,要我以“从上林苑说到文化的前后左右”为题,作一个小时的讲座。5月1日是小孙女的生日,她从日本大阪飞回西安与家人团聚,这个活儿接不接呢?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去讲吧!事后,主办方要一个简要的文字版讲稿,只好把原来仅有几行字的演讲提纲,拓展为如下文字——

从上林苑说到文化的前后左右

商子雍

上林苑是西汉时期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建造的大型园林,地跨如今的长安区、鄠邑区、咸阳市、周至县、蓝田县五个区、县、市,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出入,人工建造的昆明池、以及豪华奢侈到极致的宫殿,星罗棋布于绿树红花掩映之中。只是,这个依山傍水、风光宜人的好地方,与现代社会里的公共园林迥然不同,西汉时,上林苑是平民百姓的禁地、皇帝和皇族的乐园,所展示的,是皇权的霸道与无耻;而拍案决定建造这个供皇帝和皇族“独乐”之处的,是汉武帝刘彻。

如果不算吕后的话,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五代最高统治者。大家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手段,即所谓的楚汉之争,才登上帝位的,一个刚刚走出战火的新王朝,不可能立马达到人民富裕、国库充盈这样的美好程度,汉朝,是通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才在经济上有了长足发展,到汉武帝接班时,已经是“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诚如后人苏轼之所言:“承文景富溢之余。”

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掌握着不受限制、不被监督最高权力的皇帝,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便会暴露无遗、甚或张扬到极致,所以,尽管建造上林苑的倒行逆施之举,遭到一些头脑清醒的朝臣反对,却依然建造成功,唐人杜甫写有如下两句诗:“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记载的就是这么一段史实。

当然,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常常会给自己的陋行,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具体讲到昆明池的开凿,据说就是为了操练水军,以满足开拓疆土之需,而汉武帝,后来也的确曾在这里检阅过水军。但尽管如此,也丝毫不能改变上林苑乃皇帝、以及皇族穷奢极欲之处的属性。在这里,我不准备对汉武帝刘彻做全面的评价,要说的仅仅是,在追求享乐、渴望长生不老这一点上,他与古今中外的独裁统治者倒是毫无二致——甚至还很有点儿出类拔萃!

不妨再举一例: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因嫌弃原先的未央宫太过狭小,便下令在汉长安城西侧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建章宫。神明台是建章宫中最为壮观的建筑物,史载,其高达50丈,台上有铜铸的仙人,仙人手掌有7围之大,至于仙人身躯之巨大,可想而知。仙人手托一个直径27丈的大铜盘,盘内有一巨型玉杯,用玉杯承接空中的露水,故名承露盘。已经当了好几十年皇帝,深感独裁专制之乐,一心想长生不老,以便永远高踞皇帝宝座的汉武帝刘彻,相信道士、巫师的胡说八道,以为玉杯中的露水就是天赐的琼浆玉液,久服可以益寿成仙,与死亡无缘,故而经年累月地乐饮不疲。神明台上除“承露盘”外,还设有九室,象征九天。常住道士、巫师百余人。仍然是这帮家伙的胡说八道:在高入九天的神明台上,凡世之人可和神仙为邻通话。

汉武帝生前曾经在神明台上与某位、甚或一众神仙交谈甚欢吗?不知道;但承露盘玉杯中所谓的琼浆玉液,却显然没能帮助这个独裁帝王实现他长生不老的黄粱美梦。并且,西汉王朝尽管在汉武帝执政时达到了高点,但由于此人“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的瞎折腾,很快便开始了衰落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没等到西汉王朝覆灭,上林苑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2017年9月底,西安昆明池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完成,向公众开放,有关方面搞了一场盛大的开园活动。长达一个小时的电视直播“名家对话昆明池“,就是开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摄像机镜头发声的对话嘉宾,有北京的历史学者纪连海、山东的一位年轻历史学者(水平不低,但名气似乎不是太大),还有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姚敏杰副主任(后来升职为主任)、一位我仰慕的学者型官员,忝陪末座的,是区区在下。

在这次对话的最后,我说了这样一席话:“汉代的上林苑,是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专门供皇帝和皇族享受。如今的昆明池,是档次不低的公共园林,平民百姓皆可逍遥其中。我们在这里既乐享湖光水色、树绿花红的自然之美,也感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文之美,当然会由衷地叹一声:不亦快哉!”

把西汉时代的上林苑、和现实生活中的昆明池遗址公园,放到一起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前者显示的是帝王至高无上的腐朽理念,后者展现的是民为贵、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认知。在经历了2000多个冬去春来之后,中国社会在文化层面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历史的必然。若问中国文化的这种进步、升华是如何取得?这就说到了今天讲座后半部分的内容:文化的前后左右。

围绕着文化的前后左右这么一个命题,我准备与诸位分享如下几点认知——

文化的定义。

辞书诠释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家不妨自己去查一查;而我解读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时下人们常常说到的文化软实力),却更喜欢这样来表述:人类社会中小到每一个个体生命,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总合,即为文化;三者之中,生活理念最为重要,而所谓先进文化,就是在正确的生活理念的影响下,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构成和谐的生活形态。人的所有行为,大到治国平天下的举措,小到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之需的努力,都是在展示着被称为软实力的文化,无一例外。

文化是一种永恒、广泛的存在。

小时候,曾接受过这样的错误灌输:香港是文化沙漠;美国没有文化。但事实上,既然人的所有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展示着文化,那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时间段和人类社会的每一处空间里,文化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到。文化当然有优劣之分,但断言别的民族、别的国家没有文化,则是彻头彻尾的狂妄和无知。

文化绝非凝固的、僵化的,而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本质是文化的发展进步。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固然也会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断变化,却是一种绝对的形态。这种变化,总体而言是向前、向上、向善,但也不排除在某段有限的时间和某个有限的空间,文化会发生向后、向下、向恶的变化。比如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历时几千年的中国帝制,这是文化的进步;而时隔不久,1915年12月,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自封皇帝,建元洪宪,这就是令人发指的文化倒退了。

文化发展进步所仰仗的两个资源库。

本次讲座的题目中有“文化的前后左右”之谓;文化的前和后,指的是未来的文化和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的根本、是建设现代文化并给未来文化的繁荣兴盛打好基础的重要资源库,万万不可有任何的小觑。不过,就像一条大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变身为下游的浩渺水面,除过需要源头之水,还必须把大大小小的支流汇聚到自身一样,建设现代文化在坚定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必须努力从另一个重要资源库外来文化(即文化的左和右)那儿汲取营养。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外来文化也好,传统文化也罢,都是精华与糟粕杂糅的混合体,对它们,我们必须先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一丝不苟加工,然后再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两个资源库都不可轻视,在加工过程中绝不敢马虎,我们文化的“前”,才能够光辉灿烂!

2017年4月,在秦岭野生动物园接受南非白犀牛征名文化顾问聘书,并从历史和文化层面解读白犀牛的前世今生。

2017年9月底,在昆明池遗址公园开园仪式上的电视直播论坛现场留影。

0 阅读:0

报人商子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