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中国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总数上千。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位于贵州的赤水到习水一带,2010年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贵州赤水的丹霞地貌十分有名,但习水却默默无闻。今天,就介绍一下习水的丹霞谷景区。
丹霞谷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三岔河,地处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北面与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山之隔。峡谷四周都是森林,这是地球同纬度上面积最广,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每年夏季,都有大量的四川、重庆游客前往这里避暑。
丹霞谷内有一条小河,名为龙潭河。河流弯弯曲曲,九沟十八岔。小河呈现一定的落差,因此多有小瀑布,适合玩水。因为这里属于丹霞地貌,因此河水表面看起来像红色的。阳光洒在河流流过的石头上,十分靓丽。河谷的两岸是森林,偶然也能够露出一些丹霞石壁景观。
清朝中期,有一位叫做袁锦道的人在这里的丹霞石壁上创立了望仙台石窟,这是贵州第一石窟。袁锦道,出生于1739年,名翔之,字宗圣,习水人,但祖籍在江西省泸陵县。其入黔先祖叫做袁世盟,宋朝末期人,被派遣到习水一带镇守边疆,“留世盟镇其土”。于是袁氏就在习水定居了下来。
袁锦道是一个实业家,或者是企业家。他年轻时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成功,于是弃文从商,兴办实业。他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许多的作坊,以生产扁担、香扦、筷子等。后来,作坊的规模扩大,产业也逐渐扩大,开始炼铜铸铁、打造各种工具,甚至制造铜币。
铸币货币,这可是违法的行为。因此,当时清朝的官员就来查办此事,袁锦道也陷入了一些麻烦。还好袁锦道在当地的名声很好,而且没有任何谋反的意思,于是皇帝饶了他的嘴,并赐封“征仕郎”,从七品。
当时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水运,而重庆则是西南的水运枢纽。为了让作坊生产的货物能够运输到重庆,袁锦道就在重庆设置了两个商号。为了方便运输,袁锦道就招募乡民在山间修建道路,他们剪碍除险,凿石为梯,劈山为路,为习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806年,道路修好了,当地百姓鸣炮庆功。不久,他在大溪沟和两岔河各立一座“善功志庆”碑,碑上刻有袁锦道坐像,上方刻有“功垂千古”四字。碑文主要记载袁锦道出资修建道路的事情。这一年,袁锦道已经67岁了。
这一年开始,袁锦道又开始修建望乡台石窟寺。袁锦道比较崇尚佛教,因此他希望能够在晚年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拜佛诵经、颐养天年,他选中了丹霞谷的望乡台。这里距离他的造纸作坊200米,在悬崖的中间,距离岩顶20余米,坐南向北,前临深渊,后倚绝壁。
石窟长25米,面积200余平方米,东窟供奉佛像,为主窟,西窟为袁锦道塑像祠。石窟雕刻了48尊形态各异的神像,雕工精细,脸上的皱纹、鱼尾纹也十分清楚,就连裹小脚的情形也看得一清二楚。1982年,望乡台石窟成为了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丹霞谷一带是贵州丹霞风光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除了丹霞谷景区之外,这里还有飞鸽林场、四面山等景区。飞鸽林场,是一处人工营造的杉树林场,是习水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飞鸽林场除了森林之外,主要有两大看点,一是景区内的有中国唯一的天然板状丹霞石水上公路;第二,景区的云海景观十分壮观,早起的游客可以欣赏到。
四面山景区和丹霞谷、飞鸽景区就是一山之隔,是重庆市著名的景区。这里有9个高山湖泊,有高度超过80米的瀑布10多个,是一个瀑布群。其中望乡台瀑布高达158米、宽48米。在丰水期,望乡台瀑布就是中国最壮丽的瀑布之一。
丹霞谷、四面山一带,是四川、游客来贵州旅游的必经路线之一。而习水县除了丹霞谷、飞鸽景区之外,还有土城古镇、小坝景区、天鹅池景区、箐山森林公园等,游客在此避暑一点也不会显得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