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理应排上春节档

人间夜谈 2023-01-17 23:59:49

新春唱大戏,文化惠百姓。看戏,是古人逢年过节的娱乐项目之一。有这么一出戏,在戏曲舞台上、各剧种中历演四百余载而不衰,它就是中国古典戏剧作家汤显祖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牡丹亭》。

那么,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很爱看《我们来看看汤显祖的《牡丹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

《牡丹亭》讲述的是在南宋,富家千金杜丽娘在花园春游时,梦见了穷书生柳梦梅,杜丽娘梦醒之后却找不见柳梦梅,后来杜丽娘因伤春而死亡,在杜丽娘死前,她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自画像。哪知在乱世之中,书生柳梦梅恰巧捡到了这张杜丽娘生前的画像。

于是就有了人鬼幽会,两情相悦的情节,之后柳梦梅帮助杜丽娘起死回生,再后来柳梦梅经历了重重考验考取功名。最终,他俩冲破了阴阳之界和杜丽娘父亲的反对,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出身于江西临川的书香门第,少年时就以文章博学而声名鹊起。之后多年蹉跎的经验教训,也没改变汤显祖耿直的个性,反倒加强了他对官场的鄙视。他隐身南京,专心写作戏曲与诗歌。近五十岁时完成著名的《牡丹亭》的创作,在玉茗堂得以公开演出。当时整个临川城内,万人空巷,令著名的《西厢记》也黯然失色。

汤显祖笔下的爱情,逾越梦境与真实,前世与今生。汤显祖通过杜丽娘等居多角色的塑造,努力冲破秘而不宣的少女情怀,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四十九岁就离开了官场的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亭》。”他的这本书,写尽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对汤显祖历史地位的评价有各种各样。清朝修史仅看到他在政治上的清流角色;二十世纪的人只强调他在戏曲上的成就,甚至只讨论《牡丹亭》;只有明末学者的理解较为全面,他们钦佩汤显祖政治生涯中的取舍,同时也充分肯定汤显祖在戏曲上的成就,还赞赏他在诗文方面的见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醒世界,要缅怀三大文豪:中国的汤显祖,英国的莎士比亚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联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成功,之后进行了世界巡回演出,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从上海演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地。

汤显祖作品有很强的现代性,这是他的作品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现在的《牡丹亭》遵循戏曲艺术求生存、求发展的观众意识,时刻想着戏剧的接受对象,吸引了大量观众,也培养了年轻的观众群,尤其是培养了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群体。

青春版《牡丹亭》的诞生,引起了青年观众一片观剧热潮,尤其是在各类流行文化充斥的今天,青春版《牡丹亭》不惜花费巨资聘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舞台、灯光、舞蹈、服装、剧本、配乐等等各方面均有创新之举,为符合现代剧场美学,把近五百年传统戏曲,做了崭新的呈现,用以吸引青年观众的关注。

导演团队将戏曲的抽象写意、抒情诗话,戏曲的丰富成熟、婉转优雅传达给观众:将以美为中心的形象和戏曲的经典告诉现在的观众。 从苏州大学的首演开始,青春版《牡丹亭》已经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两岸三地众多著名高校的舞台上展演,在当代大学生中倍受欢迎,好评如潮,使得看《牡丹亭》、谈《牡丹亭》成为时尚。

无论在哪所大学的演出,剧场里都是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演出的时候观众席鸦雀无声,学生们观赏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每场演出结束后,年轻的观众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愿离去。

青春版《牡丹亭》还迈向了国际舞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四所大学做过巡回演出,也曾在英国与希腊商演,无不好评如潮,引起哄动。

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成功,是传统艺术与当代观众审美的成功结合,让古老的戏曲焕发了时代的青春,同时也遵从戏曲的古典精髓,保持了精美细致的表演风格。为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推动戏曲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领域的传播。为青春版《牡丹亭》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现代版的《牡丹亭》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认同。中国古典戏剧作家汤显祖的著名剧作《牡丹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各剧种《牡丹亭》历演四百余载而不衰,理应排上春节档。

0 阅读:9

人间夜谈

简介:古今多少事,尽在夜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