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役他所部涌现2英雄团官至海军3把手,撤职后人问何故,他答机密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3-12-03 09:26:01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野蛮侵略冀中大地,广大人民群众在先进组织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投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河北深州成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军民浴血奋战,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日壮歌,在深州榆科镇东景萌村,有一名叫张清湖的青年,刚从学校毕业,年仅18岁的英俊小伙,回到老家后,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这股抗日洪流中去,后来通过战场上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成为村子里名气最大,也是我国最年轻的开国少将之一——张秀川。

本来,抗战时期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的,被称为三八式干部,有句不成文俗话:抗日不上将,红军不下校。意思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人一般不评将官,而红军时期参军的不低于校官,一般在1955年全军大授军衔的时候,成为开国少将的可谓是凤毛麟角。1955年全军一千多名开国少将中,没有当过红军而授予这一殊荣的只有十人,而张秀川是这十人之一,可见其含金量非常高,而且从侧面说明必须是立下过特殊功勋,那么,他到底立下了什么与众不同的特殊功勋呢?我们先看看他的履历——

1919年7月,张秀川出生于深县榆科乡东景萌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在村里颇有才名,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战乱纷飞,日本的侵略让老百姓生活倍加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毕业的他毅然投笔从戎,先是在村里的抗日政权工作,主要是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站岗,他发现一名可疑人员鬼鬼祟祟探头探脑在村里,便上前盘查,谁知此人见状拨腿便想逃跑,他奋不顾身追上前去将此人拿下,押送到上级机关,经过审讯,果然是日伪派来抗日根据地刺探情报的特务,他抓特务立了一大功。为此,上级领导认为他觉悟高,文化高,抗日信念强,吸纳他参加了先进组织,随后推荐他当上八路军。

他参加了八路军后,由于我军的一些中基层干部,大多数在参加革命之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当时他初中文化水平,在军中算是大秀才了,使他在革命队伍中如鱼得水,进步很快,一到军中上级就赋予他重任,让他担任冀中军区第19支队侦察队队长,在这任上他头脑清晰,持重周全,机智果敢,在几次深入虎穴侦察情报时,十分地沉着冷静,圆满地完成了侦察任务,与他共过事的人,对其评价很高,认为他眉宇间英气绝伦,稳重如山,既有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那种豪侠风度,又有正直坦诚,待人谦恭仁厚的出色表现。因此,到了抗战后期,职务提拔到了营级。

当然,抗战时期的营级干部,即使到后来解放战争上升到团级、师级,由于张秀川一直担任的是政工工作职务、非一线军事主管,一般来说,到新中国成立后大授军衔时,授予上校也算不错了。但与众不同的是,就在他担任东北野战军4纵队12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时候,他的这支部队打了一场名闻天下的战役,那便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张秀川所在的这个师三个团,一场鏖战同时二个团(34团、36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荣誉称号,这在我军战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个例,足显此战 份量之重,拒敌之决,将士之勇。这一殊荣是与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到位是息息相关的。

如今,时间过去将近八十年,穿越时空的硝烟,我们依然看到二个英雄团的铁骨铮铮、看到了一支英雄部队的铁血荣光。硝烟虽然淡去,历史的背影已经略显模糊,然而战斗誓言依旧鲜亮,战斗豪情依然滚烫在胸……那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依然清晰可见……

18.1高地上的生死搏杀历历在目,一个班打光了,另一个班顶上来;一个排打光了,另一个排顶上来。英雄毅然跃出战壕,拉响了捆在身上集束手榴弹的引信与敌人同归于尽。通讯兵不顾手臂负伤和电流的冲击,硬是用牙齿咬住电话线断头,保证了上级命令的畅通。连长久率领全连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拼死搏杀,多次负伤,双耳震聋。此役胜利后,仅12师一个师,虽然伤亡过半,但有二千多人荣立战功,这在我军史是,属于佼佼者。作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一线领导的张秀川,此役被上级认定是功不可没,自此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我们一提到解放战争,自然首提辽沈战役,而辽沈战役的重中之重,那便是切断北宁线、占领辽西走廊的锁咽重地锦州,阻击老蒋的所谓“东进兵团”救援,双方军事长官的目光聚焦在一个并不很大的村庄——塔山堡。对我军来说,塔山阻击之成败直接关系到辽沈战役的走向,对于东北乃至全国的战争进程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当年,小小的塔山两头牵动着双方大大的战略布局。

塔山堡位于锦州和锦西(今葫芦岛)之间,是个人口不多的小村庄,地势平坦,既无塔,也无山。当时,连接锦州的公路穿村而过,村东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北宁铁路(今京沈铁路)。村东紧邻渤海,从海边往西地势渐高,有座200米高台地,名叫白台山。村南有一条宽约30米的河,村里的老人说,在清初的时候,当年睿亲王多尔衮在这里饮过马,得名“饮马河”,当然,塔山阻击战后,河的名称改为“胜利河”。

塔山并不是山,中间的塔山村左右有8000米的开阔地带,基本上无险可守,地势易攻难守。东靠大海,易受海上军舰侧射火力威胁。左边虽是略有起伏的丘陵地带,但最高点白台山也才不过海拔261米。再从作战角度来看,塔山北距锦州外围国民党军阵地不到二十公里,南距锦西国民党军前沿阵地只有两公里,作战上“既无纵深又无制高”,毫无地利可言。

今天,我们站立在塔山堡东望打渔山、高家滩等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向西可以远远看得见白台山、虹螺山等高低错落;往南隔海葫芦岛港隐约可见;北面有公路铁路直通锦州。在这样的地方阻止敌东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打阻击,实乃艰!难!险!。非伟大胆略和英雄气概者而敢为之!非高瞻远瞩和神机妙算者而敢为之也!佩服!此时,耳边想起电影《大决战》中的下达的命令:“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

当时,东野4纵12师作为主力师,阻击敌军的第一梯队率先进驻阵地,而作为主力团的第34团被摆在最前沿阵地上,负责阵地正面防御,面对剑拔弩张的临战氛围充斥在塔山上空,作为政治部主任的张秀川,对英雄们进行战前动员,看着指战员们挺立的身躯,听着他们“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整理军装后庄严地行了个军礼,对指挥员们说:“我们这回是死守,一步不退!敌人打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第一线!后面就是锦州,往后没有我们的地方,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打到最后一口气,也要坚决完成任务!”这是一场人人准备好牺牲生命的战斗,装备工事都不再起决定作用,比拼的是决心和意志。

1948年10月10日拂晓,敌人纠集三个师约五万余人向四纵守卫的塔山阵地攻来,并以三个师的炮火、重庆号巡洋舰上的重炮和数十架飞机一齐向塔山进行狂轰烂炸,山石崩裂,血肉横飞,工事被毁,战士们被震得耳鼻出血,炮轰后,敌兵以集团队形问我主阵地冲来,在距我主阵地30多米处,指挥员一声令下,我军轻重机枪冲锋枪一齐开火,敌人一片片的倒下,敌人一排排冲来,被一排排的打死。

疯狂的敌人不甘心失败,接着一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冲锋枪,再一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轻机枪,一律使用自动火器。那些头戴大盖帽的军官,好像是吃了“刀枪不入护身符”的红枪会头子,远远地跑在队伍的前头,拚死卖命。他们把尸体垒作活动工事,向我阵地一步步推进,进攻的凶猛程度,是几年从来没见到的。还一举突破的态势,我部分阵地一度失守,此时,英勇的塔山守备部队奋起反击,与敌军绞在一起,在阵地上进行殊死肉搏,经过一天血战,终于将敌军击退。

据塔山阻击战幸存者、著名军旅作家高玉宝,当年是塔山英雄团友邻部队35团的通信员,彼时的战斗场景令他终生难忘,他记载:“我到9连传达命令时他们正在吃饭,指导员把小饼子一擎,说,‘同志们,大家要吃饱,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顿饭了。’大家吃完饭后什么也没说,没有一个人提‘我家有父母’‘我家有子女’‘我死了怎么办’,镇定地背上武器进了阵地,最后就活了2个人,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我们的指战员,就是这样地视死如归,用血肉和意志将部队铸成一枚打不烂、拖不垮的钢钉,牢牢地钉在了塔山阵地上。

原来,蒋介石对塔山格外重视,竟然亲自下令,攻下塔山,官升三级,过不去塔山,回来枪毙。还调来所谓“无坚不摧的赵子龙师和敢死队”,全身绑满炸药,一边高喊着“拿下塔山,官升三级!”,一边成批地往塔山阵地上冲。一时间,从葫芦岛北山上向塔山遥望,但见海空火力集中轰击,真是地动山摇,霎时间塔山成了一片火海,硝烟直冲云霄,凝结成一团巨大的乌云。

面对如此疯狂的攻势,34团全体战士同仇敌忾、前仆后继,誓死坚守塔山,以“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大无畏精神,坚定地执行“人在阵地在”的命令,在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战士们全部以一当十,有些战士子弹打光了,就绑上手榴弹跟敌人抱在一起。经过6昼夜的鏖战,战至最后全团仅剩下21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塔山钢铁阵地,将国民党部队牢牢地摁在了阵地之前,打得国民党看着塔山的红旗失魂丧胆败下阵去,距锦州仅三四十公里却始终无法寸进,东进兵团在塔山阵地前沿全线溃退。34团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阻击任务。

34团后被授予“塔山英雄团”荣誉称号,团长焦玉山成为了著名的英雄团团长,其战绩被美国西点军校写进了教科书,焦玉山,安徽阜阳曹集镇焦台村人,他17岁参加红军,跟随革命队伍南征北战,多次负伤,但从未退缩。在塔山阻击战中,敌人又以两营一千人为一波,采取波浪梯队式的轮番冲击,也未能踏进英雄团的阵地一步。1955年,焦玉山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

再说12师的另一个团36团,奉命防守塔山堡西侧的白台山阵地,这是东西长约2.5公里的一道丘陵,由数个起伏的高地组成,最高处海拔仅261米,但却是整个塔山防线中唯一的制高点,对防线的稳定至关重要,是敌必夺、我必守的雄关要隘。而白台山阵地分东西两段,东段是七号阵地,由4纵防御;西段是六号阵地,由4纵35团防御。

塔山阻击战全线打响!根据塔山全线“前轻后重”的战斗部署,以及白台山是植被很少的石头山、无法在短时间开掘战壕、敌重炮轰击下很难生存的实际,指挥员要求各连队将阵地大部构筑在山脚下的平川和土丘上,前后布下三道防线,组成梯次防御阵型。第一道防线的核心阵地,是一个高18.1米的土丘,距南面敌占刘家屯阵地仅300多米。为稳妥起见,团里留了充足的预备队,增加了战术上的“防御弹性”,以便随时用反冲击夺回可能丢失的阵地。

这是该团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残酷激烈的一次战斗,36团官兵英勇顽强、死守硬拼、浴血奋战六天六夜,经受住了敌军在海、空军配合下的11个师的轮番进攻,寸土不失。36团全团指战员在伤亡近半的情况下,连续击溃了敌军十倍于己的19次疯狂进攻,击毙敌正副团长以下1140余人,与兄弟部队死死卡住了敌东进兵团,为全歼锦州守敌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次战役,创造了“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阻击战”范例,36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荣誉称号。该团团长江海,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归城姜家村(原属文基镇)人,他是抗战期间参加八路军,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街,1958年晋升大校军街,后来担任过海南军区司令员。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北援计划。对保障攻打锦州部队的侧后安全,夺取锦州,进而取得辽沈战役的全胜起到了重大作用,这次胜利有着重大的意义,甚至一些国民党元老哀叹“国军之败,败于塔山。”使国民党的军队完全丧失了斗志,为后续的兵败如山倒埋下伏笔,后人有诗赞曰:塔山鏖战气如虹,不畏强敌建奇功,钢铁战士无敌手,勇敢顽强挫敌锋!

塔山阻击战后,作为12师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主管张秀川,得到上级嘉奖,逐渐声名鹊起。职务晋升也很快,很快就当上了师政委、军副政委、政委,参加了一系列战役,后来成为志愿军奉命到朝鲜战场,参加了夏季反击战,并任命为军事停战委员会志愿军委员,中方委员。参加板门店谈判,因表现出色促进《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很快升任三兵团的政治部主任,成为兵团级别的将领,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以张秀川副兵团级将领的身份,本来可以授中将,只不过他参军比较晚,没有经历土地革命战争,虽说后来屡建战功,进步很快,但资历仍然不够,最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授予开国少将时,张秀川才36岁,是最年轻的开国少将之一,随后调入总政治部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当年正值年富力壮,前途一片光明,果然,不久之后,海军出现了几个突发情况,1959年底,东海舰队在舟山群岛附近执行训练任务时,一艘舷号为418的苏式潜艇,意外撞沉了同在参训的护卫舰,导致近40名舰员丧生。而在这起严重的训练事故发生的第二年初,东海舰队2师5团在宁波进行编队训练时,二大队飞行员杨德才驾驶着飞机脱离了训练,一路沿东海海面逃往台湾,但最终却在台北宜兰机场附近撞毁。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接连发生了两起如此重大事故,这让海司令员及东海舰队领导感到头痛不已。于是他赶忙召开了海军大会,并在会议中提出了,要以提升部队作战实力为第一要务,同时积极发挥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基层政治思想建设的工作方针。然而,没有过多久,东海舰队又发生了一起少尉飞行员刘承司驾驶主力战机米格-15机叛逃事件,因为这我空军第一起“成功”叛逃事件,本来影响极其恶劣,加上台方的无限放大的宣传力度,不仅震动了海军,也惊动了军委,引起了中央军委高层的震动,就这件事,随即派出当时担任军委军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军部长的李作鹏、组织部副部长张秀川组成的检查团,来到了海军东海舰队进行检查。

张秀川等先后检查了东海舰队舰艇、航空兵、驻岛部队等二十多个单位,听取了舰队、基地、东航等军、师以上单位领导的情况汇报,实际调查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检查团还召开了几十次座谈会,有师团干部参加的座谈会,有专门飞行员参加的座谈会,还有基层干部、战士参加的座谈会。认为领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写出《海军三年基本总结》,上纲上线写出报告上报领导,最后对海军系统进行了全面整顿,导致海军司令员、政委、及一些高层领导都受到冲击。

接下来,李作鹏和张秀川都调到海军工作,担任海军政治部主任。后来又晋升海军副政委、候补中央委员,一时间无比显赫。然而就在他仕途顺风顺水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1971年,张秀川被停职审查,后来甚至连党籍都开除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张秀川在海军任职期间,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反而编造材料,打压和诬陷他人。张秀川与海军政委李作鹏、副司令员王宏坤搞到了一起,三人号称“李王张”,他们犯了一些错误,造成很恶劣的后果。1971年9月,李作鹏与黄永胜等人被隔离审查,撤销一切职务,十年过后还被判刑入狱;王宏坤也被停职审查,待遇降为兵团级;至于张秀川,自然也难逃其咎,好不到哪里去。他告别了往日的辉煌,前途尽毁,令人唏嘘不已。

撤职后张秀川才52岁,他远离官场,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由于他只是和李作鹏关系走得太近,可以说只是跟着起哄的人物,因此,只是由兵团级别降为师级,免于起诉,退出现役,工作由地方干部待遇安置。

张秀川离干部队伍,成为普通的老百姓,自然也会接触不少的人,不过他这师级待遇,生活也足够保证了,作为有过战功的人,后来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生活等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了,一方面,在被停职的那段时间里,他早已习惯了普通人的清贫生活。另一方面,相对于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他对如今的平淡生活已经感到十分知足了。以后的生活中他很豁达,想得开,没事打打太极拳,和一群离休的老红军战士、老八路们在一起打打球,其乐无穷。

后来,接触的人多了,还是有些熟人对他觉得好奇,毕竟当过这么大的官,便向他探究文革中海军发生的一些事,他生气地扭头就走,给问话的人弄个难堪,他曾告诫他人:“不要问我敏感的事,这些都是涉及机密,我不会跟你们说的。”2005年,张秀川因病去世,终年86岁。至于他的功过是非我们也不好评价,只有留给后来人,让他们去评说!

0 阅读:10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