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春季茶博会,热闹中的冷清,消费降级,高价茶叶、茶具难成交

明强紫砂收藏 2024-06-24 18:28:31

会期四天的春季深圳茶博会今天就结束了,在朋友圈大家都在晒展会的现场视频和照片,貌似很热闹,尤其是主办方举办的茶文化茶产业活动,好像参与的人也较多,说实话,前夕年在深圳茶行业社团组织任职期间,了解到很多深圳茶业现状,据说,深圳茶叶消耗的数量从全国人均量来说是比较高的,超过了全国人均消耗量的一点五倍到两倍,主要是先富起来的人群喜欢藏茶投资,这一点受香港的影响很大,香港茶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有人囤积普洱茶,近年来国内拍卖场上的“古董茶”基本是香港回流的,看到香港藏家赚得盆满钵满,于是,深圳人也开始大量收藏茶叶。

当下全深圳大约有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茶叶专业市场,从业人员数万人,所开的茶叶茶具店比粮油米店还多,据说,深圳如果不再进茶,其藏茶量可供全市人民喝上十年还有多,这里说的主要是普洱茶。

举办茶博会,主要是产地茶农参展卖茶,再就是几个大的品牌商,在逐渐透明的茶叶市场,暴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往年的金融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断崖式下跌,那种不靠质量靠忽悠的情况越来越少,理性收藏与理性消费成为主流。

昨天,看到一位年轻的深圳本地茶商在茶博会现场直播,他主要经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所谓中期茶,上万元到几万元不等一饼(357克),面对这样贵的茶有网友直接回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高毒农药泛滥的时代,有人为了追求口感而不去关心农药及重金属残留含量,无异于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负责任,花钱遭罪受。”这话听起来有点慌张,又似乎说的有些道理,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普遍采用低毒农药,使茶叶的农残降到了安全的标准,这是事实。我觉的这个观点应该引起喝茶人的重视。

作为紫砂人,说完了茶叶总要说一下紫砂,紫砂壶专业馆里的摊位人气依然不足,装修简陋,在直播网络上99、199、299元的冲击下,当下的会展消售变成了鸡肋,要么跟直播一样卖低质低价,要么卖高端收藏品,中端几千上万的紫砂壶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茶博会上卖壶,90%以上的展商只能靠低质低价来迎合喝茶人的日用需求,这也是想要消化摊位费用的唯一办法,卖高档投资收藏系列的紫砂壶很难撼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人们捂紧了钱袋子不敢消费,茶城里的茶叶茶具都没有生意,参展商的收成想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0 阅读:0

明强紫砂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