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下肿物是什么?

张生的记事本 2024-02-20 03:31:23

一部分人做胃镜检查时发现"粘膜下肿物",那么这个黏膜下肿物是什么?

整个胃壁分为五层结构,即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黏膜下肿物是指来源于黏膜层以下胃壁结构的病变,主要是中间那三层,可以来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物是长在胃壁的里面,从里向外“拱”出来的,普通胃镜下看肿物表面的黏膜与周边黏膜差别不大。通常胃镜下描述为“黏膜下隆起”,或者“胃黏膜隆起,考虑粘膜下来源”。

胃黏膜下隆起

由于黏膜下肿物这一称呼容易让人误解为肿物是来源于胃壁的黏膜下层,所以目前国际上改称为上皮下肿物(肿瘤),但是黏膜下肿物(肿瘤)这一称呼在国内已被广泛接受,所以内镜报告多描述为“黏膜下”肿物/肿瘤/隆起/病变等。

胃粘膜下肿物包括多种不同的病变,比如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神经鞘瘤,转移瘤,血管瘤等,其中转移瘤就是恶性病变,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瘤是具有恶性倾向的病变,其他病变多为良性的。还有一些胃镜下看类似于粘膜下肿物的情况,其实并不是胃壁本身的病变,而是一些胃外的组织器官(比如胆囊,肝,脾,剑突等)或腹腔内病变压迫胃壁,使得胃壁向内部隆起,从内镜下看呈现出粘膜下肿物的外观。

胃镜检查发现的病变多数是来源于胃壁最表面那一层,即黏膜层的病变,比如胃炎,糜烂,溃疡,息肉,胃癌等,这些病变胃镜检查时可以通过肉眼直接了解其形态特点,大致判断是什么,并且可以用活检钳钳取部分黏膜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帮助诊断。活检钳一般只能取到表浅的黏膜组织,很难取到黏膜下肿物这样的深部病变的组织,除非在一个部位多次深凿活检,但是可能会导致出血,并不提倡。

粘膜下肿物就好比草原上的小山丘,看表面都是被植物覆盖,跟周边环境没有差别,只是这一块地面是隆起来的,但是隆起来这块地面的下面是什么从外观上就看不出来了,需要把地面扒开或者用专业的探测仪器探查。

从外观上无法判断地面隆起的下面是什么

胃黏膜下肿物也是一样,从内镜下通过肉眼来看很难直接判断出隆起的下面是什么。也有少数粘膜下肿物在胃镜下会有特征性的改变,比如典型的脂肪瘤通常是淡黄色,用活检钳去触碰肿物会凹陷,即所谓的“枕头征”,还有就是异位胰腺可以有中央凹陷,脐孔,开口等特征性的改变。

超声内镜相当于在胃镜的前端放置一个超声探头,可以贴近粘膜下肿物进行超声检查。相对于普通经腹壁的超声检查,超声内镜可以避免腹壁组织以及腹腔内气体的干扰,明显的缩短了超声探头与病变的距离,大大的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超声内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胃壁的五层结构,可以观察到黏膜下肿物来源于胃壁的哪一层,可以看到粘膜下肿物的完整形状并且准确地测量大小,可以通过超声的回声信息判断出肿物的质地是否均匀,可以判断出肿物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可以观察到肿物附近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等,上面的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黏膜下肿物的性质,帮助诊断。

超声内镜可以清晰的显示胃壁的结构。图片来源于www.researchgate.net。

此外,还可以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行黏膜下肿物的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组织标本。病理检查是诊断黏膜下肿物最准确的方法,可以直接确诊。但是穿刺活检有可能会损伤黏膜或造成粘膜下组织粘连,增加了后续内镜下或手术治疗的难度,还有可能增加出血穿孔以及肿瘤播散的风险,因此穿刺活检不一定是必要的。对于经评估后认为有治疗必要的黏膜下肿物可以直接通过内镜下或手术完整切除后进行病理诊断。超声内镜对于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前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供粘膜下肿物的深度,大小,血供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提前预估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因此,胃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超声内镜检查。此外,对于胃以外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物,比如食管,结直肠等部位,超声内镜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道理是一样的。

超声内镜也有不足的地方,超声内镜可以通过声学特征推测粘膜下肿物可能是什么以及良恶性,但是并不是确诊的依据,确诊还是需要依靠病理检查。对于小的黏膜下肿物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率偏低,只有40%-50%,不足一半。比如超声内镜很难区分小的平滑肌瘤或间质瘤,这两者的性质不同,平滑肌瘤是良性的病变,没有恶变风险,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间质瘤有恶变的风险,需要定期监测或直接治疗。此外超声内镜检查的准确性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经验丰富的内镜专家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一些。

除了超声内镜,对于大于2cm的病变或有恶性可能的病变,建议加做CT或核磁检查。除了能够显示粘膜下肿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是否强化,边界轮廓等信息, CT和核磁可以发现病灶邻近结构是否有侵犯以及周围淋巴结和其他的器官有无转移。对2cm以下的粘膜下肿物,CT和核磁的准确率不如超声内镜,通常单纯做超声内镜就足够了。

0 阅读:13

张生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